吉利星耀6被喷抄袭?这次我真看不下去了!

【吉利星耀6被喷抄袭?这次我真看不下去了!】

这两天朋友圈刷到好多吐槽吉利银河星耀6的帖子,说它“抄完比亚迪又蹭奔驰”——这话听着就让人忍不住摇头。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这种论调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吉利星耀6被喷抄袭?这次我真看不下去了!-有驾

我有个干了十五年汽车设计的老朋友说过一句话:“外行看轮廓,内行看门道”。很多人压根没仔细对比过实车,光看两张渲染图就开始喊抄袭。其实从造型语言来看,星耀6的灯组设计源自吉利“银河之光”原生架构,腰线处理和奔驰EQS的流线型根本是两种思路,更别说连专利局都没立案的“抄袭指控”,说白了就是键盘侠们的自嗨。

再说技术层面。吉利早在五年前就推出了SEA浩瀚架构,这回星耀6用的三电系统完全是自研体系——电池是宁德时代定制配方,电机用了西门子联合调校方案,电控系统还融入了北斗高精定位。这些底层技术,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奔驰的EQ平台压根不是一条路线。就像有人说“所有燃油车都在抄卡尔·本茨”,这不是搞笑吗?

咱们不妨看看汽车发展史。当年丰田推出雷克萨斯LS400时,媒体也说它抄袭奔驰S级,结果呢?这款车用十年时间证明了东方豪华的独特哲学。现在中国品牌正在经历同样的阶段,银河星耀6的智能座舱搭载的银河NOS系统,语音交互延迟不到300毫秒,比很多新势力还快——这些创新难道都该被一句“抄袭”抹杀?

其实这种争议背后,藏着个特有意思的心理现象:有些人总觉得国外品牌才是原创标杆,国产车稍有点突破就是“模仿”。但数据显示,吉利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超千亿,在杭州、哥德堡、上海三地都有设计中心。光去年就申请了3257项专利,比某些国际车企还多。

说到底,汽车工业发展百年来,相互借鉴与融合从来都是主流。大众和丰田共享过变速箱技术,宝马和丰田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难道这些都叫抄袭?健康的行业竞争本该如此:在共同进步中保持各自特色,而不是动不动就扣帽子。

记得去年试驾星越L时,工程师说过一句话:“我们追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用户需要的体验。”星耀6身上能看到这种思考——8155芯片加持的智能座舱、2600mm轴距带来的舒展空间、全系标配的L2.5辅助驾驶…这些实实在在的升级,难道不比“像谁不像谁”更重要?

下次再看到有人说国产车抄袭,建议先去4S店实际对比看看。摸着方向盘感受下转向调校,体验下车机流畅度,比对着参数表研究下三电配置——你会发现,中国品牌早就不活在谁的阴影里了。

本文部分数据参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度报告、吉利汽车专利公示信息、汽车之家实测数据库

经典语句:创新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交流与碰撞中焕发真正的光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