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暴跌,中方管制芯片,德国跟风挨打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保时捷利润暴跌,中方管制芯片,德国跟风挨打-有驾

你盯着保时捷第三季度利润暴跌99%这个数字,你什么感觉?

我第一反应不是“德国车要完”,而是想笑。真的,有点黑色幽默的那种笑。这感觉就像你看着一个穿着顶级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壮汉,信心满满地走上拳击台,结果被一个你压根没注意到的角落里的小个子,一记掏心窝拳给打蒙了,直接跪在地上,口水混着血往下流,眼神都散了。

那画面,你说惨不惨?惨。但你说滑不滑稽?也挺滑稽的。

因为所有人都以为,能把德国工业这头巨兽干趴下的,怎么也得是核弹级别的贸易战,是那种硬碰硬的科技封锁。结果呢?是一颗小小的、甚至有点“土”的芯片。一颗安世半导体造的,技术不算顶尖,但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芯片。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出现实版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但更深一层,它根本就不是什么供应链危机,而是一场大型的、集体性的“认知失调症”总爆发。

你先别急着反驳,咱俩慢慢盘。

这故事的开场就透着一股子荒诞。荷兰,那个以郁金香和风车闻名的国家,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山姆大叔的“欧洲讨债队”。他们翻出一部上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的老古董法律,就像从爷爷的遗物里翻出一把生锈的枪,对着中国闻泰科技合法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就来了一下。理由?“资产与知识产权结构调整”。你听听,这话说得多文雅,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这东西现在归我了,因为我觉得你拿着不安全。”

这操作骚不骚?简直是西装暴徒,用最文明的词,干最野蛮的活儿。法院连个庭都不开,直接就把中方老板给罢免了,股权托管。这吃相,连基本的遮掩都不要了。

然后呢?你猜怎么着?德国,作为这起“抢劫案”最大的潜在受害者,它的经济部长哈贝克居然站出来给荷兰人鼓掌,说这事儿干得“明智”,符合“欧洲经济安全”。

看到这儿我就彻底看不懂了。这操作像什么?就像你邻居带人冲进你家粮仓抢粮食,你不仅不吭声,还帮你邻居把风,嘴里念叨着:“抢得好!抢得对!这有助于维护咱们小区的粮食安全!”

你是不是觉得这逻辑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类的理解范围?别急,魔幻的还在后头。

中国这边一看,嘿,你都骑到我脸上来了,那还客气啥?直接一个反手,关键半导体元件出口管制。这一下,往滚油里浇了盆凉水——炸了。

大众停产,奥迪告急,保时捷利润直接归零。整个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瞬间就像被掐住了脖子,脸都憋紫了。德国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开的不是“德系车”,而是“中芯德系车”。他们引以为傲的工业心脏,血管里流的,竟然是他们刚刚参与“抢劫”的那家公司的血。

保时捷利润暴跌,中方管制芯片,德国跟风挨打-有驾

更逗的是大众管理层的回应:“我们已经找到了替代供应商。”

这话我听着耳熟。每次公司要裁员,老板都会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为了优化结构,让公司走得更远。”每次项目搞砸了,项目经理都会在PPT上写:“我们在挑战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都是一个味儿。

所谓的“替代方案”,就是一句用来稳住军心的屁话。安世这种成熟工艺的芯片,不是说你今天想换就能换的。它已经跟你的整条供应链长在一起了,换一个元件,整个体系都要重新认证、重新测试,那流程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全球能替代这产能的也就那几家,人家凭什么优先给你供货?就凭你长得帅?

所以你看,从头到尾,这就是一出傲慢与偏见引发的悲剧。德国,或者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这病的第一个症状,叫“肌肉记忆依赖症”。

过去几十年,德国人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左手是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右手是中国广阔的无限市场,中间是自己牛逼了几百年的精密制造。这三板斧一抡,躺着都能把钱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忘了,这世界是会变的。

他们把生产线外包,把技术积累的重心还放在燃油车的活塞和齿轮上,觉得只要发动机的轰鸣声够性感,就能永远赢得市场。结果呢?时代变了。赛道从机械变成了电子,从硬件变成了软件。当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车机系统里给你玩出花儿来的时候,大众的软件部门CARIAD还在因为一个平台延期18个月而焦头烂额,亏了75亿美元,搞出来的东西还卡得像十年前的安卓手机。

这就好比,你是个顶级的铁匠,能打出削铁如泥的宝剑。但现在人家打仗都用枪了,你还在跟人吹嘘你的剑淬火工艺有多牛逼。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病的第二个症状,是“精神分裂式外交”。

这病就更有意思了。德国政客们似乎活在两个平行宇宙里。在一个宇宙里,他们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的供应链、中国的投资来拯救自己快要熄火的经济。在另一个宇宙里,他们又必须扮演“人权教师爷”和“价值观捍卫者”的角色,跟着美国大哥的指挥棒,对中国指手画脚。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极其拧巴的一幕:这边德国车企CEO们排着队来中国表忠心、求合作;那边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之流,天天把“系统性竞争对手”挂在嘴边,对中国的内政说三道四。那位叫瓦德富尔的外长,想来中国访问,发现居然“没人愿意见他”,被迫取消行程。

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你一边在网上骂人家祖宗十八代,一边又指望敲开人家的门,人家会给你端上一盘热气腾lingling的饺子?你以为你是谁啊?

这种精神分裂,说白了,就是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结果往往是面子丢尽,里子也输光。他们天真地以为,经济和政治是可以分开的。我骂你,是我在行使我的“言论自由”;你不能断我财路,因为那是“全球化自由贸易”。

全世界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一个选择都有代价。你选择了政治上的站队,就要承担经济上的后果。你想当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假装危机不存在,但你的屁股还露在外面,熊过来一样会给你一口。

现在,这口已经咬下去了。德国GDP连续萎缩,工业产值跌回去了二三十年,宝马、奔驰、大众的利润集体腰斩。德意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都说了,这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下滑。

这已经不是“感冒”,这是ICU级别的重症。

而法国的马克龙,似乎还嫌这火不够大。德国这边还躺在地上哼哼,他那边已经开始威胁要动用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了。这玩意儿是啥?号称“贸易核武器”。听着挺吓人,但问题是,这武器从造出来就没开过火,上次美国加征关税,欧盟也就是嘴上嚷嚷了两声。现在拿出来想吓唬中国?

法国自己的财政赤字都快爆了,信用评级一降再降,还好意思威胁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和贸易国?这就像一个欠了一屁股债的赌徒,拿着一把塑料水枪指着赌场老板,让他把钱交出来。你觉得赌场老板是会害怕,还是会笑出声?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我有点幸灾乐祸。

还真不是。我只是觉得可惜,也觉得可悲。

可惜的是,德国制造曾经真的是一块金字招牌,代表着严谨、可靠和品质。如今这块招牌,正在被一群短视、傲慢又愚蠢的政客亲手砸得稀烂。

可悲的是,他们至今还没搞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儿。他们还在纠结于“我们怎么会被一颗小芯片卡脖子”,而不是去反思“我们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解药其实就明晃晃地摆在桌子上,原文作者也点出来了:深化中德合作,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说得再直白一点:低下你那高傲的头颅,正视现实吧。

未来五到十年,汽车行业的主战场就在中国。决定市场风向的,是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定义行业标准的,是在中国市场卷赢了的技术。德国车企唯一的活路,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创业公司,扎到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创新孵化器里,去学习、去适应、去重生。把研发中心搬过来,把决策权交出来,跟中国的对手们在同一个泥潭里打滚,你才有可能活下来。

保时捷利润暴跌,中方管制芯片,德国跟风挨打-有驾
保时捷利润暴跌,中方管制芯片,德国跟风挨打-有驾

还想着靠牌子、靠情怀、靠那套老掉牙的“德味儿”来卖车?醒醒吧,大人,时代变了。

中国已经不是三十年前那个用市场换技术的学生了,现在,某种程度上,该轮到你来当学生了。

这个弯,德国人转得过来吗?我估摸着悬。让他们承认自己落后了,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他们可能还会继续挣扎,继续搞些不着四六的“替代方案”,继续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狂奔,直到工厂彻底熄火,工人彻底失业。

拳击比赛里,最危险的不是被击倒,而是进入那种被打蒙了的“眩晕”状态。因为那时候你还站着,还以为自己能打,但其实你的大脑已经不受控制,离最后的KO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的德国汽车工业,不,是整个德国工业,就处在这种眩晕状态。

我就说到这儿。这事儿你怎么看?是德国人咎由自取,还是我们下手太狠?评论区里,咱俩接着唠。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