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快的速度能有多快?如果你问我,我一般都是在家里从床上爬起来冲向厕所的那一刻。不过现在,床和厕所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够用了。有人把电动车开出了高铁的速度,这让我对厕所的坐垫生出了敬畏——或许早晚也能装个电机,比谁都快到“终点”。
472.41km/h,这个数字比我上班迟到赶地铁的节奏还高。是的,比亚迪旗下仰望品牌的U9工程测试车在德国ATP测试场干出的成绩。这不是速度,这是在告诉全体地球居民,我们过去理解的电动车就是个慢悠悠的环保玩偶,现在人家已经可以跟高铁并肩跑了。你说这不是人类造车的一小步,而是王传福往友商心口狠狠踩的一大脚。
我一直以为,车辆的极限速度基本就跟人类的极限一样——不出圈儿,别出事儿。毕竟高铁都才450km/h,商用也就400km/h,普通老百姓的坐骑无非200km/h都嫌快。以前有个凯迪拉克追高铁的视频还火过一阵,我觉得那司机真是生活所迫,但如果他当时开的是仰望U9,下一站别说等“纯爱战士”了,估计连高铁上的乘客都得问,咱们是在高环还是在“老司机带你飞”节目现场?
当然,472km/h这事儿,看数据实在太抽象,像是“我的充电宝年销量突破十亿只”,听着很牛,但实用起来连手机都不够保命。许多朋友掂量一圈:咱们最多高速上限速120km/h,实在想飙也就140km/h,再高基本是通往拘留所的VIP通道。你让我开着仰望U9上高速?对不起,我顶多去菜市场买个茄子,超速用不上,倒是不怕茄子压坏车。
说白了,这类极限数据,就是汽车行业的“九阳神功”,没用还是得有。像比亚迪这种车企,一边给大众制造省油小康车,一边时不时把技术天花板拔高到没人能碰得着。友商看着羡慕,但除了拍手叫好,也只能眼红到调色板上调出嫉妒的绿色。
你想,市面上那些三四十万块的电动新贵,最高时速180km/h就已经开始冒汗了。为什么呢?因为电机的转速不行,工程师原话一般都是“你再开快,发动机见了阎王我不赔”。转速再向上、风再一点,散热就跟不上,这下不光是电池着火,连驾驶员都得跳车跑步末班车。于是厂家为了安全和续航,情愿让你慢慢开。毕竟,电动车续航这种东西,哪个不是“一踩油门就是没电,一开空调就像给地球降温”的尴尬。
仰望U9直接拿四台电机怼上去,每台555kW,这就相当于四个健身房猛男拉着你冲刺,单电机转速飙到30000转,四台一块儿嗨,总功率突破3000马力,推重比1217Ps/吨。你说车重吗?那只是车标上的数字,实际动力给你一种“什么重力都不算重”的错觉。这动力,就是弯道、风阻、非议和友商的酸溜溜嘴脸都推着走。硬核到让其他品牌的双电机车看了都想改行去造电风扇。
但,把车造快不算完,这时候得问一句“谁敢开?”毕竟你不是在柏油路上跟摩的抢生意。300km/h已经是拿命在测试,470km/h?得让老司机吃下整瓶速效救心丸再上车。万一一手操作不稳,除了保险公司哭,公司法务都得提前准备讣告。
比亚迪当然不会让驾驶员“自取灭亡”,U9配了易四方和云辇-X技术,听上去像是武侠里的招数,实际功能堪比外挂。真出急事时,车不会因为你转方向一抖成太空漫步,系统本身能帮你稳住场面,前提是别学马路杀手瞎作死。你只要配合,车辆就能在大时速中维持安全与操控冗余。技术这玩意,就是要做得比你好,你还要装得像不需要。
再往深了说,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心里明白自己不可能开上仰望U9,更别说开到472km/h。工资的极限也不支持我买这样的车,家里限速能到拖鞋2km/h都得谢天谢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技术没有意义。它像是田径场上破世界纪录的选手,你不可能跑得那么快,但知道有人能做到,这就是希望。
所以,比亚迪仰望U9的演示,就是一场对友商的公开“肌肉秀”,王传福打开保险柜把家底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老百姓买不起,不代表不该骄傲。毕竟,你有一天开着比亚迪小车堵在路上,也可以骄傲地摇下窗户大喊:“我们家老祖宗能破高铁!” 科技与梦想本质上就这路子——极少数人冲破天花板,为大多数人塑造故事。然后媒体天天跟你讲“国产骄傲”,你心里清楚,骄傲归骄傲,堵车归堵车,现实离理想还是有四百个时速的距离。
这是技术的“炫技”,是厂商的野心。仰望U9这种车,注定要成为朋友圈炫耀的背景,而不是菜市场蹭茄子的道具。比亚迪这一步,是对中国电动车科技的“仰望”,对友商的降维打击,对用户而言,是看看不买、买不起但很过瘾的那种“新鲜玩意”。
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一边是民用安全与成本的顾虑,一边是技术壁垒与博弈。王传福手里的“家底”就是断层式领先——别人还在为马力数着算盘,他已经在德国开出高铁都得回头看的速度。有人说这没用,我觉得这就在于,你有做个“马斯克”的气场,哪怕最后造出来的车只让基地保安开两圈,也能成就朋友圈新段子。
你想,这类科技突破,表面是对极限速度的证明,本质上是王传福给友商盖棺定论:我们不止会造能让丈母娘满意的车,还能造出能让丈母娘惊掉假牙的车。这不是技术的极限,是“技术的极限加一口气”,——至于你买不买得到,那不是比亚迪的问题,是你晚了十年的问题。
小家庭装不下这种速度,你能感受到的或许只是邻居开电车回家不用自己推。472.41km/h是什么?是厂家证明“我可以”,是媒体造梦“你可以拥有”,是车迷幻想“我们终将超越”,是友商提前吃下安慰剂努力做自己,仿佛看到仰望U9的官方宣传海报就是一片“生生不息,友商不敢息”。
可话说回来,技术再牛让你在高速上开也得遵守限速,买了顶级跑车用来等红灯、逛菜市场买个五花肉,人生的极速大部分时候都在“慢性子”里浪费掉。不是你不够快,而是生活本来就不让你快。比亚迪和王传福也许早就参透了这个道理,于是才选择在技术上“放飞自我”,实际上一辆车,一场秀,满足了无数不能拥有极速的普通人最后的幻想:“看看,咱国产车也能牛到让高铁喊妈妈。”
世界纪录是造出来的,但生活的速度还是被钱包和限速牌决定。你说仰望U9是打破电动界壁垒的奥特曼,我说还是电瓶车里的哪吒,脚踏风火轮,一脚下去,友商们在后面喊:“家人们顶住,我上不去了!”
最后你问我,这么快有什么用?我只能说,这让我更愿意相信中国造车有了“做得出来”的勇气,至于买不买得起,开不开得上路——我先骑着我的自行车去趟菜市场,路上慢慢想,等哪天堵到快疯了,再做个小梦:“仰望U9要是能飞,绝对比我家楼下那只麻雀还快。”
国产骄傲是被制造出来的,生活的无力则是上限速牌时被提醒出来的。仰望U9划破风的那一刻,剩下的速度,都是给发朋友圈的人用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