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开车,对不少人来说,确实是个头疼事。
平时熟悉的路,一到下雨天就好像变了个样,视线不清、路面湿滑,开车的心情也跟着变得紧张起来。
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雨天开车和平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
其实,只要咱们把雨天行车的各个环节都想清楚,做好准备,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安安稳稳地到达目的地。
首先,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其实在咱们还没摸到方向盘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就是要学会看懂天气预报,特别是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
这可不是随便看看今天下不下雨那么简单,预警信号里的颜色,直接告诉了我们这场雨的“脾气”有多大,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这个预警系统是国家为了大家的安全建立的,非常科学,咱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它分成四个等级,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区分。
蓝色预警,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提醒,告诉我们雨要来了,路上可能会有积水,交通可能会比平时堵一些,开车出门要多留个心眼,特别是计划去山区的朋友,最好改变行程,因为雨天山路风险更高。
如果预警升级到了黄色,那就意味着雨势更大了,这时候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根据路况,对一些积水严重的路段进行临时交通管制。
咱们出门前最好用手机导航查一下实时路况,看看有没有封路信息,提前规划好绕行的路线,免得开到半路才发现走不通,进退两难。
当预警变成橙色或者红色时,这已经是非常严肃的警告了。
这说明降雨量极大,很多地方的排水系统可能已经不堪重负,城市里很可能出现严重的内涝。
这种天气下,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待在家里或者安全的地方,尽量不要开车出门。
强行上路,不仅自己的车有趴窝、被淹的风险,也给道路交通和救援人员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所以,读懂预警信号,是咱们雨天安全出行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假如天气情况允许,我们必须开车出门,那么在行驶过程中,就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
雨天开车,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视线问题。
车里外温差大,前挡风玻璃和侧窗很容易起雾,白茫茫一片,严重影响观察。
这时候,千万不要一边开车一边用毛巾去擦,这个动作非常危险,手一离开方向盘,注意力一分散,车子就可能跑偏,后果不堪设想。
正确的做法是利用车上的空调系统。
打开空调,开启前风挡除雾模式,让气流直接吹向玻璃,很快雾气就能散去。
除了车内的雾气,车外的雨水也会干扰视线。
雨刮器要确保能正常工作,如果刮不干净,说明胶条老化了,得及时更换。
同时,合理使用车灯也至关重要。
雨天开灯,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让别的车能清楚地看到你。
在雨不是特别大的时候,打开近光灯就足够了。
记住,绝对不要开远光灯。
因为雨水会把远光灯的光线散射开,在车前形成一片白色的光幕,不仅晃得自己看不清路,更会让对向来车的司机瞬间“致盲”,极易引发事故。
如果雨势很大,能见度非常低,那就应该打开前后雾灯,雾灯的穿透力比普通车灯强得多,能有效地警示后方车辆。
在高速公路上,如果遇到倾盆大雨,感觉视线已经严重受阻,甚至可以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提醒周围所有车辆注意避让。
解决了视线问题,接下来就是对车辆的控制。
雨天路面湿滑,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会大大减小,这意味着刹车距离会比平时长很多。
有数据显示,在同样的速度下,湿滑路面的刹车距离可能是干燥路面的两倍。
所以,雨天开车第一要务就是“降速”。
把车速放慢,给自己留出更长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
同时,要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急打方向盘,所有的操作都要尽可能地平缓、柔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车辆发生侧滑或失控。
保持安全的车距也格外重要。
在城市道路,可以参照“三秒法则”,就是当前车通过一个固定的参照物,比如路灯杆或指示牌后,你心里默数三秒,如果你的车头还没到这个参照物,那车距就相对安全。
在高速公路上,可以观察路面的白色虚线,每一段虚线加上它和下一段虚线之间的间隔,总长度大约是15米,可以以此来估算和前车的距离。
在选择车道时,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建议尽量行驶在中间车道。
因为道路设计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便于排水,所以中间车道的积水一般会比较少,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发生“水滑”现象的风险。
我们还要特别留意路边的行人和非机动车。
他们可能因为打着伞、穿着雨衣而视线受阻,也可能为了躲避水坑而突然改变方向。
作为机动车驾驶员,我们应该提前预判,减速慢行,并适当拉开与他们的横向距离,避免把积水溅到他们身上,这既是文明驾驶的体现,也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安全着想。
当我们安全地把车开到目的地后,别急着锁车走人,还有一些后续的检查工作要做。
首先,绕车走一圈,检查一下车牌是否还在。
在通过积水路段时,强大的水流冲击力有时会把固定不牢的车牌冲掉。
其次,要对车辆的状态做个简单的检查。
对于燃油车,可以听听发动机启动的声音是否和往常一样,有没有异常的杂音,这有助于判断发动机气缸是否进水。
对于新能源汽车,要重点关注电池包部分,看看有没有磕碰、破损,仪表盘上有没有显示电路故障的报警信息,因为电池进水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还要检查一下刹车系统,因为刹车片浸水后,制动效果可能会暂时下降。
可以在安全的地方,低速行驶时轻点几下刹车,让刹车片上的水分蒸发掉,恢复正常的制动性能。
最后,检查一下车内,特别是脚垫下面,有没有渗水,如果有的话要及时清理晾干,防止车内发霉产生异味,甚至腐蚀车身。
做好这些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也是对自己和爱车负责任的表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