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开空调油费高,风量温度有讲究,滤芯更换别大意

一到夏天,咱们这些开车族就懂了:阳光底下,车厢就是个蒸笼,一上车那感觉,把人蒸得差点都要熟透了,这时候谁不想立刻开最大风、猛吹冷气,好像一键速冻能救命似的,但这个习以为常的“豪横操作”,真是好用又高效吗?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种自以为的“爽快”,其实正悄无声息掏空你的钱包,顺便还把车空调折腾坏了?

上车开空调油费高,风量温度有讲究,滤芯更换别大意-有驾

其实,绝大多数人把“开空调”这件事都想简单了,甚至不少老司机,也没能免俗,图个省事、图个凉快,反而陷入了不少隐藏的“空调大坑”,不仅没省油,空调倒是越用越鸡肋,甚至开出一股暗黑料理的异味来,想想头皮都发麻。

咱们不妨挨个把这些车友圈里的“空调误区”拉出来晒晒,看看你到底踩过几个坑,又能躲过哪些雷?

说实话,我就见过太多人,上车就开最大风,硬是要和太阳下的热浪刚一刚。

一进车,身上的汗透了半截,第一反应就是拧到最低温,那风口呼呼的,恨不得能让人飘起来!

但这里面的问题,大了去了——你想啊,从车外进到高温车厢,空调压缩机可不是神仙,它得为你“强行降温”拼命干活,当你把风量和温度都拧到极致时,发动机怨气冲天,油耗“嗖”地一下提上来,一次百公里,能多喝下整整1-2升油,你说冤不冤?

有时候你还没凉爽几分钟,剩下的那股“心疼钱”早已从心底冒起,恨不得伸进油箱把多烧掉的油捞出来。

可亏大了的何止是钱包?压缩机要是长年累月这么“卖命”,早晚脾气见长,衰老提速,空调制冷效果走起下坡路都无声无息,等你哪天正热得惊天动地,才发现凉气“稍微委屈点”——那场面,多刺激大家自己脑补。

有人会撇嘴:那不用最大风,难道上车要被活活烤熟吗?说真的,聪明人早就用上了物理降温的“骚操作”——直接把四个窗子(或者带天窗的也别客气)全打开,开外循环,风扇调到最大,任由热气呼啦啦地往外抽,但空调还别急着开。

闷个两三分钟,仪表盘显示车内温度和外面接近时,才老老实实关窗,启动空调,温度调在24-26摄氏度,让人舒服也不败家。

这一套流程下来,其实才是“高手的冷静”,省油养车两不耽误,那点提前出汗的尴尬,和后期省出来的油钱、时间、清爽,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再来说说“内外循环”这个事,很多老司机也分不清楚,甚至车主群里三天两头有人发问:内循环是不是更省油、更凉快啊?

说实话,这事有点像手机一直插着充电,刚开始挺带劲,久了保不齐电池早晚憋坏。

你看,内循环是什么?就是车里的空气自己打转,再怎么来回折腾,也是熟悉的味道,更凉快是没错,可问题也来了。

空气本来就有限,一台车里要是坐俩仨人,还都不舍得开点窗子,闷出个氧气欠费套餐来,那可是实打实的头晕。

再说了,车内长期开内循环,空调的蒸发器一直捂着湿气,久而久之,谁见过长时间湿着的地方不发霉?等什么时候空调一开,冒出来的霉味和奇怪气息,那真比吃榴莲还冲。

估计有不少人都尝过这个“刺激的冷气”了吧?口罩都想二话不说戴上。

所以正确的打开方式,根本不麻烦,降温的头几分钟内循环,降下来的时候切换外循环,隔一会儿再轮流换着开,别让车里空气“闭门造车”,也别让新鲜空气一直堵着进不来。

遇见隧道、堵车,这种味道堪比炒锅里煎排骨时的油烟,还是乖乖保持内循环吧,不然外面什么味道,车里全收录。

不少人还吃过这暗亏,到地方停车,顺手直接拧熄火,又懒得摸空调开关。

曾经我以为无所谓,一熄火,大事告成,谁给你考虑冷凝水的问题?但实际呢,空调一停,但蒸发器上的那层冷水珠可没立马蒸发掉,就这么窝在空调管道里,时间长了,灰尘、细菌啥的,全跑去开party,下回你再开空调,“大香肠味”现场报道,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就算不是灵敏型鼻子,时间久了,车厢里那股阴湿味也会跑出来“蹦迪”,跟你死缠烂打。

那该咋整?其实超简单,停车头三五分钟,提前关掉A/C制冷,风扇继续开一会儿,吹个一两分钟,把管道吹干,等再熄火,就能把异味提前消灭在摇篮里,下次用空调,也不用提心吊胆吸“免费混合气”了。

说到健康,谁还记得“空调滤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角色?没错,它是空气里的“最后一道防线”,本事就是过滤外界灰尘、花粉和一切让人喷嚏连连的东西。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不像手机电池那样会“自己报警”——滤芯脏了,无声无息,出风更慢、制冷效果摸鱼,空气里的脏东西直接上岗,没人挡得住,不仅难受,过敏体质的直接后悔。

上车开空调油费高,风量温度有讲究,滤芯更换别大意-有驾

其实规矩也很容易记:一般一年换一次,城市里问题不大,可谁要是经常跑土路,半年多瞧两眼,滤芯灰头土脸的时候,赶紧下单,自己拧螺丝都比4S店省钱。

上车开空调油费高,风量温度有讲究,滤芯更换别大意-有驾

网上一搜对应型号教程一大堆,自己动手,“省钱小分队”成员再添一员。

关于空调“只会冻人不觉得热”这套操作,真不是吹,有些人冬天冻成“冰雕”,宁愿裹成粽子,也死活不舍得开热风,还怕烧油。

但这空调的热风,可不是白给的,它用的是发动机散发出来的余热,根本不烧油,早开晚开都是一个结果。

有人还觉得等水温表走上中间刻度再开热风比较安全,其实没这么玄乎,早开正好缓解冷气难熬,配合外循环,温度慢慢回升,全程不用纠结油耗问题。

小技巧一句话:别把热风开到最大,对着脚底送点暖风,整个人都舒适多了,比一股脑往脸上吹靠谱,也不会弄得口干舌燥。

说白了,每个操作看着都不复杂,但小习惯一旦落下,车子省油、空调省事儿,健康也省心,将来不至于为省事“付学费”。

其实像我这种“懒癌晚期”,起先也是闭着眼就最大风地用,后来闻过几次“地狱恶臭”和加油花的钱,才慢慢长了记性。

咱们开车,总觉得“空调是标配、车载冷气要拉满才能对得起夏天”,但别忘了,这玩意儿是真费“细节”,省油省事才最顶用。

该动的小动作不能少,滤芯该换决不手软,哪怕多熬几分钟热,换来一夏天的轻松和健康,怎么算都划算。

更别说省出来的钱,可以去吃顿自助,再加油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心疼。

你看,开空调看似简单,真想用得舒服又不糟蹋车,得多几分耐心,多一丁点好奇心。

谁说“图省心”就是最大风、最短平快?细致入微才是真正的高级,日常小琐事里,多想一步,这才是咱们开车人的百宝秘籍。

说到这儿,不禁想问问身边的伙伴们:你开车吹空调是不是还只知道旋钮往死里掰?你有没有哪条“省电神技”或者遇到过什么魔幻的“空调翻车现场”?评论区敞开说,调侃、吐槽、支招都欢迎,说不定你一句话就能拯救谁的钱包和鼻子,要是觉得实用,也别吝啬那俩字——点赞收藏,转给你每一个还在琢磨“空调怎么最省事”的好朋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