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崛起后,老牌车企为何频频失眠?
那天在小区门口碰见王师傅,他边给自家油车擦玻璃边嘟囔,“你们这些开电的,把我们老伙计都逼得没饭吃了。”我笑着接茬:“现在谁还敢小瞧比亚迪啊?前几年还被人当笑话看,现在一个月能卖几十万辆。”
其实身边不少人都见证了这几年比亚迪翻身。记得2018年左右,小区里头买比亚迪的多是图便宜,尤其F3那会儿,用料一般、内饰也不讲究,就是个代步工具。谁想到短短几年,比亚迪直接从“油改电”干到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还把那些靠燃油车吃饭的大厂逼急眼了。
去年春天有次去修理厂换胎,顺带跟技师聊起最近新出的混动车型。他摇头说:“你别看咱们以前修日本、德系多风光,现在新势力一来,加上比亚迪发狠,全市面上的纯燃油越来越难卖。像咱这行,也快转型搞高压维修和软件升级喽。”他说他表弟就在一家传统大厂做销售,今年压力大得很,以前动辄月销上千台的小目标,如今连二百辆都悬。
为什么传统品牌对比亚迪这么上火?归根结底一句话——人家下定决心革你的命,还不给自己留退路。从2023年开始,比亚迪直接宣布不再造燃油,只剩新能源这一条道走到黑。当时不少群友还赌,说他们肯定撑不住会回头造汽油版,结果愣是一辆没出。这种背水一战的劲儿,让那些手里还有大量库存和产线要消化的传统品牌彻底慌神。
更要命的是,比亚迪靠垂直整合供应链,大批量生产把成本摊薄,一通操作下来,有些车型居然做到“电车价格低过同级别汽油”,连出租司机群里都有抱怨:现在拉活儿用纯电反而划算点,但老伙计总觉得开惯汽油还是踏实。有位老司机就吐槽,“以前加满一箱92号能跑700公里,现在纯电冬天掉续航,每次出远门心里打鼓。”
不过说起来,这两年新势力品牌倒没怎么公开杠过比亚迪。有一次聚餐听隔壁桌两个搞新能源销售的小哥聊天,其中一个调侃,“只要BYD扛在前面,我们这些月销几千台的新势力还能喘口气,要是哪天它真倒下了,那些做发动机几十年的大佬非回来收拾我们不可!”其实大家明白,新势力跟着一起推新能源汽车热度,对抗老牌阵营才有活路,否则单打独斗早被市场淘汰。
顺带插一句,有朋友买过某款主打智能驾驶配置的新款EV,本以为OTA升级后功能更强,可偏偏遇上一回夜间误报雷达警告,把他吓得停车查半天。售后师傅来了句地道东北腔:“哎呀,这玩意就是敏感点,下雨雾气重容易误触,你以后多注意清洁摄像头。”这种细节问题,其实很多刚转型做新能源的大厂也栽过跟头,不止一家两家吐槽APP卡顿或者语音识别飘忽。
至于维修方面,我邻居去年换了一套动力总成逆变器,本以为配件贵且等货久,结果4S店直接调拨自家工厂现货,两周不到就装好。“不像原来修变速箱动辄仨礼拜,人家自己全链条掌控就是快!”他说完又补充一句:“但保养周期长,总感觉缺点啥仪式感,以前每5000公里进一次站,现在一年进俩趟,都想念机滤味儿了。”
所以眼下局面挺微妙:曾经自主一线阵营的几个牌子,对BYD既恨又怕,因为对方不仅让他们丢掉舒适圈,更可能断送未来。而新晋玩家反倒希望它越强越好,好歹有人顶在最前线挡刀子。不信你问问各地汽车圈微信群,就没人不知道今年新能源汽车行情是谁挑起来的——甚至二手市场价钱也跟着涨跌浮动,有朋友春节准备置换旧SUV,被告知“等四五月再看看行情”,因为政策随时变化,新能源残值波动太猛。
最后想起年前去洗车房排队,一个中年汉子掏出钥匙遥控启动自家的秦EV,看旁边排队的一水BBA和日系SUV,他眯缝着眼乐呵呵地说:“现在风水轮流转喽!”我琢磨,这场暗战远没结束,也许哪一天形势又翻篇,但目前看来,大街小巷、电梯广告、小区地下库……处处都是那个蓝色LOGO晃来晃去,该习惯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