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元上下的轿车市场,说句实在话,比过年回老家进站的高铁还要挤。
从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爱车,到给爸妈选的趁手代步工具,或者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咬咬牙想要有点“仪式感”的那一刻,这个价位区间基本就是大部分家庭的第一选择。
但真要问一句,现在谁才是紧凑型轿车领域的“流量王”?7月数据凉凉地摆在人前,答案居然还带点经典和戏剧性。
这榜单咱得从头看,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这两台油车,死死咬着第一第二的位置。
轩逸卖了26337台,朗逸差点,23081台,认真数一数,满大街跑的这俩见怪不怪。
都什么年代了?新能源都铺天盖地了,轩逸、朗逸还在舞台中央?
莫非油车到了最后疯狂反扑的阶段?还是说,咱们消费者其实心里根儿还是信赖那股熟悉感——别出幺蛾子,省油耐造,修得起、开得安稳。
可气可泣的地方来了。
比亚迪秦PLUS DM跑出21463台,乍一看排第三,可人家秦PLUS家族还有EV版本,单月又甩出9774台。
你要是不把两兄弟加一块,那榜单就真说不过去。
合着油车的传统和新能源的革新,中间站着一个秦PLUS把格局搅得天翻地覆。
这家伙就像那种班里安分守己的学霸,明明总分都第一了,还低调得不行。
这是不是就是新能源汽车对老油车的“绊马索”?
说到接下来的席位,大众速腾拼一把,17524辆,嗓子眼还停着。
但再往后看,第五到第十,真的是国产齐聚——什么小鹏MONA M03、长安逸动、艾瑞泽8、吉利星瑞、比亚迪海豹05DM,最后还有吉利帝豪,各守一方。
有没有发现个有意思的苗头?
十强里,国产车跟雨后春笋一个劲儿往上冒。
不是说合资车不行,而是时代氛围变了,大家买车更讲究性价比、智能配置还有后续的用车成本了。
说白了,谁的智能互联做得好,谁的核心部件能自研,哪家品牌敢给用户亮明底气,市场就愿意把票子投给谁。
你看小鹏MONA M03,15704辆进账,这家以造智能汽车起家的新势力,在“卷外观、拼交互、比科技”那一挂里可混得风生水起。
往年提到智能驾驶,普通用户一脸懵圈,觉得离自家还早着呢,结果现在街头巷尾的新能源车动不动能开自动辅助,大家还真就适应了这种“懒人模式”。
正是凭着这一点,小鹏杀进前五,说实话,谁还能污蔑国产没技术?
再往下看,长安逸动、艾瑞泽8、吉利星瑞这波油车完全没给合资留啥情面,分别都是14000+、11000+和10000+的成绩单。
三台“老劳模”,叠加出来的市场口碑跟“三好学生”似的。
省油啊、空间够、配置全,这些国产轿车在十万级比赛里,活脱脱看到当年日系混江湖那一套。
现在的新车,智驾功能和智能座舱是标配,之前大家想都不敢想。
再细抠,还有比亚迪海豹05DM和吉利帝豪,前者也是混动车型,10426辆,跟秦PLUS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帝豪10076辆,压哨守住前十,十年如一日的人气选手。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油电混战已经是市场常态,“两条腿走路”反倒让国产品牌变得越来越会玩。
那阵被大家奉为信仰的日系三强:丰田卡罗拉、雷凌,本田思域,咋突然间不见踪影?
大众宝来也吃了闭门羹。
无数人心心念念的合资神车,早几年还风光无限,今天却悄悄滑出了头部榜单。
有人说这是国产崛起,也有人唱衰日系、德系靠情怀和老本混日子。
但要说本质,消费观念和技术红利是这场“江湖大洗牌”中推手。
以前选车,大家脑瓜里条件反射——合资靠谱、保值率高、开出去有面儿。
现在呢?
你开国产新能源,智能导航、舒适空间、炫酷氛围,别人还羡慕你的科技感和实用性,这不是实打实的市场转变又是啥。
更要命的是,像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品牌,三年五载一升级,配置、安全、颜值跟着狂飙,老百姓的眼睛哪能不雪亮?
老实讲,不用啥高深经济学分析都看得出来,消费升级带动国产崛起,技术创新则让国产可以站到更高台阶上。
之前真有人觉得国产只能在低价位低配置里摸爬滚打,可现在,十万级市场愣是让咱自家通过卷、拼、比擂台打下了势头。
再讲点心里话,其实大家还是挺念旧,有点合资情怀的影子,但没办法,市场只有一头热,谁跟不上潮流谁就会掉队。
不少家里长辈选车的时候,还愿意信赖日系德系车。
结果小辈们看来看去,全都被国产新势力、混动车、EV吸了眼球。
春节一聚会,有没有发现?
家里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姑娘,看车的第一反应就是:续航多少、能不能语音操控、手机投屏是不是无卡顿。
今年加速的趋势更明显,销量就是硬杠杠。
油车没死、合资没垮,国产也没得意忘形,反倒是三大阵营头头是道、谁也别想轻易吃下谁的市场。
名次翻腾,一边是轩逸、朗逸靠耐用和保值扛住最后阵地,另一边混动、纯电全面起飞,比亚迪一家就把榜单搞得天翻地覆。
这局势,简直像围棋比赛,老将能提气,新秀能攻杀,倒也乐得看个热闹。
其实你仔细想,咱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本质就是三件事:省钱、省心、长脸。
这三点,国产品牌已经能大大方方挺胸对外。
新能源智能化也好,做工用料也罢,说白了,谁舍得下本钱,谁能比出新意,销量照样能砸碎老套路。
不要误会,轩逸和朗逸这种销量依然有它们的生存土壤,毕竟一部分人习惯了那种稳健。
但市场洪流推着新趋势走,不进步就掉队,哪怕你是曾经的销量神话。
最后再大白话总结一下,7月紧凑型轿车冠军争夺战,不再是一家独大。
国产品牌集体逆袭,新能源穿云破雾杀到前列,传统油车死守老本营,各有拥趸。
买车这事,不是非黑即白,只看你喜欢啥、你家用谁顺心、钱包答不答应。
时代在变,国货崛起,合资要思变,买车嘛,开心最重要。
咱们聊了这么多,大家怎么看紧凑型轿车格局的这波新变化?
是看重老本还是更愿意尝鲜?留言说说你的观点呗。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