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这座常住人口超过2147万的超大城市,汽车保有量稳居全国前列。
截止到2025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08万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15.1%,非限购城市第一!
这数据,够唬人吧?
眼瞅着马路上跑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有网友坐不住了,在四川省相关网络平台上提了个建议:要不,新能源汽车也跟燃油车一样,按车牌尾号限行?
甚至有网友“支招”,家用新能源车可以网开一面,但那些跑运营的,必须限!
理由嘛,简单粗暴——占道!
要知道,当年成都为了治空气污染,限制燃油车通行,这事儿大家都理解。
可现在,新能源车数量蹭蹭往上涨,道路拥堵问题又冒头了。
加上成都公共交通也挺发达,地铁、公交、出租车,选择多得很。
所以,新能源车限行,这事儿,真就不能提上日程?
当然,也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外地车。
建议成都学习上海,工作日高峰期,直接对外地车牌say no!
对于这些“扎心”的建议,成都市相关部门的回应也挺直接:国家有规定,新能源车不能限行限购,成都也得遵守。
至于外地车限行?
暂时不考虑!
因为国内搞外地车限行的城市,都配套有限购政策。
成都要是只对外地车下手,那外地车牌还不得“蜂拥而至”,往成都户头上转?
到时候,限行就成了一纸空文!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有车的嫌堵,没车的嫌挤。
但话说回来,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为啥?
还不是为了环保!
可这量一上来,问题也来了。
你想啊,等将来燃油车都停产了,新能源车成了绝对主力,到时候,限行这把刀,会不会也砍向新能源车呢?
这还真不好说。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想,也挺有意思。
当年,燃油车是“香饽饽”,谁家有辆车,那叫一个风光!
现在呢?
新能源车成了“新宠”,各种优惠政策往上堆。
可谁又能保证,将来新能源车不会重蹈燃油车的覆辙?
说白了,城市交通管理,就是一场“猫鼠游戏”。
政策变来变去,老百姓跟着跑。
但说到底,还是得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环保,又能缓解拥堵,还能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就看成都,能不能找到这个“最优解”了。
毕竟,这关系到2147万人的出行体验,可不是闹着玩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