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台阶上的思考 汽车营销的边界在哪里
那排被撞坏的护栏。那阵刺耳的车轮摩擦声。那团升起的白烟。2025年11月12日,奇瑞风云X3L在天门山999级台阶上的这次意外,成了汽车营销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样本。
风险与收益的天平
天门山天梯是什么概念?150米垂直落差。平均坡度45度。局部超过60度。这是连专业登山者都要谨慎对待的地形。
路虎曾在2018年成功登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路虎封闭测试整整一个月。失败过无数次。最终成功的,是顶级赛车手。
奇瑞这次选择了公开测试。在5A级景区。在游客往来如织的场所。一个卸扣的意外脱落。防护绳缠绕车轮。车向后滑行。护栏被撞开缺口。
准备工作的小小疏漏。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
营销的异化
如今车企的营销越来越像一场军备竞赛。爬楼梯。跳伞。沙漠穿越。冰面漂移。极限程度不断刷新。
但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些吗?
你买车时最关心什么?是这辆车能否爬上45度的台阶?还是它的日常驾驶体验、油耗表现、售后服务质量?
极限测试只能证明极端性能。而99%的消费者,一生都不会遇到需要这种性能的场景。
当营销脱离了用户真实需求,它就成了一场自嗨的表演。
公共空间的商业边界
天门山是公共景区。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在这里进行高风险商业活动,涉及的不只是品牌自身。
游客体验受影响。公共设施被损坏。安全风险不可控。
这不是说公共空间应该完全拒绝商业活动。而是需要更清晰的边界意识。更充分的风险评估。更完善的应急预案。
商业活动与公共空间可以共存。但前提是——尊重公共属性。确保安全底线。维护公众利益。
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营销?
这次事件后,奇瑞迅速道歉。承诺修复护栏。承担赔偿责任。这些善后措施值得肯定。
但比善后更重要的,是事前思考。
一次成功的极限挑战,不如一款可靠的产品。一场轰动的营销事件,不如一次满意的用户体验。
营销应该回归本质——连接产品与用户。传递真实价值。建立长期信任。
汽车终究是交通工具。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安全可靠地将人们送达目的地。而不是成为杂技表演的道具。
天门山的台阶依然在那里。它提醒着每一个品牌:营销要有度。创新要有界。任何时候,都不该让噱头压倒实质。
毕竟,最好的营销,永远是过硬的产品本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