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这事看着挺容易,可真琢磨起来,能出岔子的地儿出奇多。去年夏天,楼下老王新买的那台白色SUV,拿湿毛巾在太阳底下就开始擦,边上几个熟人都跟着说“刚热的时候洗车,那漆比脸还娇气”,老王还不信。没隔两天,车漆就发灰。车友群里聊起来,隔壁修车师傅老刘支着烟嘴插话:“热车别碰冷水,漆面一伤就麻烦喽。”这不是瞎传,真是踩过坑才知道。
洗车液这东西吧,有人嫌麻烦老用家里的洗洁精。去年我也这么干过,第二天车身上浮起好几块白印子,好像撒了面粉,怎么蹭都蹭不掉。后来小张去4S店问过,销售人挺随意,顺嘴说,“洗车液虽然贵点,至少不会把漆吃掉。”师傅补一句,“洗衣粉和肥皂水,碱性见不得,伤保护层,修起来费劲。”群里有新车友疑惑,还发了张照片,那车像得了皮癣似的——真不吓人笑话,这就是省小钱吃大亏。
还有老杨讨巧犯过的事儿,嫌水枪没劲,拿高压枪贴近车身一通猛喷。结果车门边漆裂口子,一道道的,像刀割的。修车店里蹭坐半天,才明白得离二十厘米远点,角度也斜着来。小区保安都调侃,“你拿水枪当铁刷子啦?”后来他干脆自备根筷子量一下距离,再也不敢贴太近。
差点给新车毁了的还有个误区:刚开回来热烘烘的,立马冷水呼过去。这回栽的是隔壁大姐,红色轿车,第三天车门边直接掉了块漆,估计她当时脸都绿了。真不是说懒,夏天车一热,最好晾一晾,等温度下来了再上手,那师傅压根不心疼,修起来才心疼。
擦车这环节,老是跟家里擦地的布混用,不知道多少人吃过亏。三年前我用擦轮胎剩下的油布抹车身,结果沙子把小黑车划的满天细痕,媳妇差点没骂死我。后来老销售劝:“一块毛巾用错地方,划出道子听声响都心疼。”现在都分开几条,内饰一块,外壳一块,底盘和轮胎另算,换水也不心疼,反正毛巾落地绝不回头用。
讲讲小区门口那自动洗车机吧,前些天小哥新提的国产小众品牌吉利星越,进自动洗车机“哗哗”一阵,结果门缝里硬泥、车漆多道花印。群里热心老司机警告:“机器转一圈,车少了百块漆,多了百道伤。”这种事,除了赶时间,真不如靠谱点去手洗,就算贵,多点心安。
对了,前挡风玻璃鸟屎一事,真有车友吃过肉疼。小姑奶夏天一擦,划得花花的,结果去修玻璃,老板顺嘴要了三百多。还有人用手抠,实在不值得,润滑剂泡泡等十分钟再擦,群里顺口说“省下点心钱换找补镑呢。”
身边有位姐姐,家里浴巾当万能布用,擦了半年车头不是炫就是灰。后来去美容店,老板直抽嘴角。“浴巾粗,咋能当车布”,讲完她才咂摸出道理。说起来,超细纤维那玩意用着过瘾,“擦完能照脸”,这词儿师傅嘴里常说。买布不图便宜,车友群有的朋友还劝,自家车都舍得花钱,毛巾省啥劲?
还有冷门的一事,没几个人留意玻璃水用错型号,结果新上市的插混威马后玻璃留下水渍印子,群里用长沙方言笑话“你这不是洗车,洗玻璃看天明区域。”后来才知道,玻璃水选错也会弄坏电路,倒换保险都闹到半夜。
偶尔还能碰见买二手车的故事,前车主嫌洗车麻烦,干脆月末一次自动机,结果新主提车细看,门把手边暗道子全是之前搓出来的。老司机劝,省下的时间不到后面修补的钱。
至于用纸巾擦车这种事,群里热议过好几回,纸屑残留不说,满车都是指印印子。修车师傅乐呵,“毛巾不会跟你计较,纸巾早晚怼你一鼻子灰。”也是个道理。
配置冷门的事,说一嘴最近的事,有台老款比亚迪F3防尘盖坏了,洗车时进水直接影响电控模块,4S说得换小模块,大部分人平时压根不留意这玩意儿。还是那句话,细致点,省下后面的大麻烦。
新老车型间硬是有点区别,新买的电车用皮革护理剂擦车,结果滑溜溜的雨天连个水珠都挂不住,老司机感慨“电车新材料说不定更娇气”,也算行业八卦。
洗车琐事多,坑常见。前阵有车主在朋友圈发图,隔壁邻居看见毛巾掉地没换,调侃一句“你是给车按摩还是打泥巴仗?”本来一笑话,车主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车这东西,看着体面,细节弄顿了,就是白瞎一身牌子。不说哪家强,就看细心得不得劲。
信源啥的,群里偶有师傅口头,车友亲历,钱老板新媒体顺嘴一提,一般都能撞上靠谱的建议。哪天真有法子,维修师傅酒后都能聊出门道。洗车小事,细细琢磨,真能把新车变老头——最多算道闲事儿,省点心,日子顺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