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新能源这块,感觉每天都有新花样。
咱们以前聊起电车,脱口而出的可能都是咱们自主的品牌,什么蔚来、理想、小鹏,还有后来居上的华为问界、小米汽车,一个个都跟开了挂似的,把车造得又智能又好看。
反观那些我们过去总觉得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也就是大家常说的BBA,在电动车这波浪潮里,总感觉慢了半拍。
他们之前推出的电车,要么被人说是拿油车改的,诚意不足;要么就是智能化跟不上,车机系统用着还没咱们国产几万块钱的车流畅。
很多人都觉得,这帮“老钱”是不是跟不上时代了?
是不是就要被咱们的国产品牌给拍在沙滩上了?
可就在大家这么想的时候,这三位德国巨头突然之间像是约好了似的,一下子都清醒了,还揣着各自的“看家本领”杀了回来。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地换个壳、加个屏幕,而是从里到外、彻头彻尾的全新换代。
这下子可就有意思了,当睡醒的狮子开始认真奔跑,咱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不会被搅得天翻地覆,重新排个座次呢?
这事儿得从奔驰说起。
奔驰这次带来的全新纯电GLC,那可真是把“豪华”这两个字玩明白了。
以前大家老说奔驰的EQ系列有点别扭,看着总像是油车的影子。
但这次不一样了,全新GLC EV是基于奔驰专门为电动车开发的全新平台,叫MB.EA 800V高压架构,这说明它是根正苗红的纯电车,彻底告别了“油改电”的过去。
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它那张脸。
你敢信吗,它前面的格栅上,密密麻麻装了942个能发光的小方块,晚上开出去,整个车头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屏幕,辨识度高得吓人。
奔驰说这是致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经典老车,这种把复古和未来感结合在一起的本事,确实是奔驰的强项。
车身侧面线条还是一如既往的优雅,一看就是奔驰的范儿。
但更关键的是,为了讨好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它的轴距比燃油版的GLC长了整整80毫米,这意味着后排空间大得夸张,坐进去跷二郎腿都绰绰有余,这简直是把咱们对大空间的喜好研究得透透的。
而且因为是纯电平台,车头下面还多出来一个128升的前备箱,出门旅游又能多放一个行李箱了,非常实用。
坐进车里,那才叫震撼。
一块将近40英寸的超大屏幕横贯整个中控台,几乎看不到一个实体按键,那种未来感,谁看了都得赞叹一声。
再加上奔驰最擅长的氛围灯,据说还能根据空调温度变色,这种满满的仪式感,真是把豪华体验做到了骨子里。
当然,光好看不行,实力也得跟上。
续航超过735公里,充电10分钟就能跑260公里,性能最强的AMG版本马力超过600匹,这下没人敢说它是样子货了。
再来看看宝马,如果说奔驰是位豪华艺术家,那宝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技狂人。
它带来的全新iX3,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宝马的认知。
宝马那个标志性的“大鼻孔”格栅,这次也玩出了新花样,变得更窄更立体,还能发光,而且里面藏着雷达和摄像头,是它智能驾驶的“眼睛”。
但真正厉害的在车里。
宝马这次搞了个新东西,叫“全景iDrive”,简单说,就是把原来仪表盘和中控屏上的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形成一个将近40英寸的超大画面。
导航箭头、车速什么的,都好像悬浮在前面的马路上,你开车的时候眼睛根本不用离开路面,又安全又科幻。
不过,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宝马这次彻底想通了,它知道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跟中国的科技企业深度合作。
你看看它的合作伙伴名单:座舱系统找了阿里巴巴和DeepSeek,语音助手更聪明;车机里装了华为的鸿蒙生态,能用HUAWEI HiCar;自动驾驶拉上了Momenta,专门针对咱们国内复杂的交通状况进行优化。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宝马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德国工程师了,它开始虚心学习,并且愿意把咱们中国最顶尖的科技用到它的车上。
为了让咱们坐着舒服,轴距加长超过100毫米,后排座椅都是上海团队专门加厚加长的。
这诚意,简直拉满了。
更吓人的是它的性能数据,国产版续航号称要突破900公里,充电10分钟能跑超过400公里。
宝马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不仅是“驾驶者之车”,我还要做最聪明的“智能车”。
最后说说奥迪,相比奔驰和宝马的“王炸”,奥迪的Q6L e-tron更像一个务实的先行者,因为它已经上市了,价格也摆在那儿了(限时优惠后34.88万起),让大家对BBA的电动反击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奥迪的外观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灯厂”风格,科技感十足,大灯和尾灯都能玩出各种花样,甚至还能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灯光动画来提醒后车,非常酷。
车内也是三块大屏幕加上超大的抬头显示,科技氛围营造得很到位。
但奥迪的杀手锏,同样是来自中国的智慧。
它搭载了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车上装了激光雷达、好几个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能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高阶辅助驾驶。
说白了,就是在很多地方,它都能像个老司机一样帮你开车,更安全也更省心。
这对于日常通勤来说,是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它的续航有765公里,充电速度也很快,同样是800V平台,综合实力非常均衡。
奥迪走的是一条稳扎稳打的路,用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加上华为的顶尖技术,组合成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BBA这三巨头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他们不再固执,不再傲慢,而是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赛道上,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们纷纷选择和华为、阿里、Momenta这些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合作,把最先进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装到自己的新车上。
这背后,其实是咱们国产品牌给他们施加的巨大压力。
正是因为蔚来、理想、问界这些品牌,用优秀的产品教育了市场,让消费者知道了什么是好的智能电动车,才逼得这些传统巨头不得不加速转型,迎头赶上。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是BBA的觉醒,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胜利。
现在,这些新车带着强大的品牌光环,又补齐了智能化和三电系统的短板,如果未来再定一个有诚意的价格,那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可就真的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
过去那种自主品牌和合资豪华品牌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一场真正的硬仗,就要开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