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华为乾崑,迅速弥补智能化方面的不足。
这才是少有的突破出路。
有时候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只是因为年纪大了。腾讯集团董事长马化腾多年前的话,特别贴合如今那些百年豪华车企们的现状。
它们经过了百年的汽车工业磨砺,似乎在产业、市场和品牌等方面筑起了坚固的高墙。不过一场智能科技革命像滚滚巨浪一样,直扑而来,席卷全球的汽车行业。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汽车消费正逐渐从批发销售转向面向消费者的新型商业模式;同时,汽车产品也开始融入大量互联网思维,让用户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主导因素。车辆交互方面,沿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和智能,而驾驶方式则在AI的赋能下飞速发展,从“全国都能开”逐步走向自动驾驶的大幕拉开,未来的比赛也已悄然展开。再者,后台的生产、数据处理、开发流程以及组织架构等各个环节,也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百年积淀的豪华车企们显然没能敏锐察觉到这场变革的信号,缺乏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产品实力与一批新兴造车企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也连续受压。
以刚刚公布的半年报为例,亚洲一直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的最大市场,上半年累计售出38.90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这也让母公司的利润同比大幅减少。
宝马中国上半年的销售情况也不太理想,卖出了317,862辆,虽然仍然是宝马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但同比缩水了15.5%,降幅也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
这就让宝马集团上半年的营收也不怎么好了,总共拿了677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少了8%,税后净利润也跌了29%,变成了40亿欧元。
其实,宝马在中国的销量不怎么理想,这也跟中国豪华新能源竞品车加快推出,以及宝马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上动作慢一些有关系。
在中国这块市场上,豪车品牌们已然没有退路了。
眼下,人工智能的浪潮正泛起在中美乃至全球范围内,已然变成新一代的生产力工具。而智能科技也早就融入了咱们日常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汽车智能电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科技与奢华的结合早已深入人心。
中国的消费者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影响下,逐渐把科技感、前沿性能以及环保理念融入到汽车的选择里头。如今,买车的人更喜欢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车型,比如纯电动、插混,以及配备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车子,已经成为他们考虑的重要标准。
豪华车品牌们,面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该怎么保持品牌的热度不掉,豪华的底蕴还能继续闪耀?其实答案已经不难找了。各大豪华车企都注意到了这个变化,纷纷开始推行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的发展路线。尤其是奥迪,不仅在电动领域积极布局,也在燃油车上引领着智能化的大潮,全面开启改变的新篇章。
8月7号,一汽奥迪技术周在杭州大剧院热闹开幕。这次特别吸引眼球的是两款旗舰新车:豪华燃油轿车A5L和豪华智能电动SUV奥迪Q6L e-tron正式亮相。亮点之一就是它们都配备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不光在豪华电动车市场树立了新标杆,还带头开启了燃油车的智能时代,实现了“油电两者都聪明”。特别是奥迪A5L,装有各种传感器,包括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能支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等三大场景的高阶辅助驾驶,科技感杠杠的!
迈入科技豪华新纪元
你得有点“聪明劲儿”,这东西才算“灵魂”啊!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甚至还体现在产品的代际领先上。百年豪华品牌早就明白,自己也是依托德国工业的辉煌背景,在内燃机时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因如此,凭借发动机和变速箱方面的较高门槛,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超过20年,在汽车消费黄金时期,持续赚得盆满钵满,收获了不少利润。
这条商业规律到现在还没变,只不过呢,时代的底层技术发生了改变。工业时代的序幕慢慢拉开,转入智能科技的崭新时代。而AI和数字智能,正是现如今这段时间里的核心产业动力所在。中国市场正好是这场技术革新的主要战场之一。
因此,在汽车奢华市场上,科技高端的概念已经演变成了新的“顶级”标志。大家都觉得,科技就是新的生产动力,真正的奢华其实就是科技。
老牌车企们真得赶紧补充点“豪华新鲜血液”,给自己装上智能科技的双翅,这事儿,几乎只有华为乾崑能做到。
华为在科技时代毫无悬念地站在了巨头位置,成为中国技术崛起的重要象征。
2019年,华为开启了智能汽车事业部的建设,旨在把多年来积累的ICT技术,送到汽车行业去,赋予它们新的能力,助推众多车企完成智能化转型,“帮大家造出好车”。
到2022年,华为座舱重新塑造了座舱的交互方式,引领行业座舱的智能升级潮流。到了2023年,推出了无图版的智驾辅助ADS 2,哪儿都能开车了。2024年,华为推出了乾崑品牌和ADS 3,标志着智驾辅助开始大规模走向商业化。
现在,华为汽车BU快要变成一个独立的体外公司——引望,集聚了华为的核心智能科技,其中就有乾崑的智驾技术。
奥迪因为受到跨国企业体制和架构的限制,没能在中国本土及时打造出主流的智能科技实力。与华为乾崑智驾合作,采用乾崑的自动驾驶技术,无疑是实现智能化突破的一个 অন্যতম有效途径。
市场的反应非常明显。前几天,奥迪在微博上宣布新车上市之后,销量火速飙升,燃油豪车实现了智能化大升级,顺理成章地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豪华燃油车”,果然成为市场上的杀手锏。
一汽奥迪的发布会显示,未来他们会全部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真正做到油电同智,一步到位把自动驾驶水平推到第一梯队。
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像小米、鸿蒙智行这些凭借科技力量的汽车品牌,利用消费电子时代积累的流量资源,纷纷发力。与此同时,理想、蔚来等新兴造车企业,借助资本优势,积攒了大量资金和人气,也在努力冲刺,想在这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战场上,各个自主汽车企业都拼尽全力,把所有资源都投进去,争取在智能电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奋力突破高端市场。
过去那种传统豪华品牌靠着“躺着”赚大钱的日子,早就不复存在了。面对中国“新豪华”力量的崛起,奥迪们还拥有一些品牌底蕴和市场基础,可以用来缓冲转型的压力,不过这个黄金窗口,已经越来越缩短,時間也变得紧迫得很。
奥迪明显抢先抓住了智能化反攻的契机,拿出了最强的武器——与技术和品牌实力相匹配的华为乾崑,把中国的智能科技融入到德系的精工细作中。
操控感和智能配置齐头并进,新一代豪华的典范就这样展现出来了。
经过百多年的产业变迁,豪华品牌们都清楚,无论科技怎么不断推进,驾驶的核心——人和车的交流、驾驶的趣味和热情——都不可能被忘怀。
在2016年庆祝百年华诞的时候,宝马明确提出了“悦驾”(BOOST)和“悦享”(EASE)的整体理念,也就是既追求极致的运动感和操控体验,又通过驾驶辅助技术减轻驾驶压力,这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所以,宝马在国内市场找了一家本土的创业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想通过这个能力来弥补产品上的不足。
奥迪也很清楚这方面的套路,不过在合作伙伴的挑选上,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找来了代表中国汽车智能的华为乾崑,携手发展辅助驾驶技术。凭借华为强大的科技实力、良好的用户口碑和品牌号召力,再加上自身德系制造的精良工艺,直接冲进了豪华车的核心竞争领域。
奥迪也提前布置好了这次合作,做足了功夫。
据悉,上汽奥迪全新A5L Sportback、一汽奥迪A5L以及Q6L e-tron家族这些旗舰车型,全部都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这套技术依托奥迪的两个核心平台:PPC豪华燃油平台和PPE豪华纯电平台,同时配备了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凭借分布式平台带来的高度集成、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升级能力,不光让数据传输更快、体验更顺畅,还能保证未来车辆加入更多功能或系统优化时,跟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完美对接,实现城市导航高阶辅助、复杂匝道的汇入汇出、循迹倒车等先进功能。
你得明白,电子电气架构实际上就像汽车的神经中枢,也是所有智能化技术的根基所在。
另外,奥迪和华为乾崑技术的合作,还多亏了他们在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上的成果。这个系统把驱动、刹车和转向这三块的控制整合在一起,采用软硬件解耦的设计,实现了紧凑而又不互相干扰的控制逻辑:华为乾崑的自动驾驶技术把指令传递给VMM,后者负责调动车辆的驱动、刹车和转向等部件。
最终,这样一来,华为乾崑能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智能感”的优势,不会过多干预奥迪的机械控制部分,让奥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机械操控,展现“豪华感”。不用为了配合华为乾崑,做太多的改动,就像华为乾崑是大脑,负责思考,而奥迪则像小脑,掌管运动控制,两者配合起来,效果自然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而奥迪在它擅长的豪华品牌底盘调校和操控体验方面,的确毫无保留地投入了全部精力。
比方说在操控方面,奥迪的汽油车配备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采用500Bar直喷技术和VTG可变截面涡轮,搭配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和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换来毫无延迟的动力反应和精准的扭矩分配。全解耦双叉臂前悬挂和五连杆后悬挂,再加上新一代CDC悬架系统,使得弯道中的车身姿态控制达到了极致。渐进式转向系统,让车辆在低速时灵活自如,高速时又稳健如山。
在电动车方面,奥迪Q6L e-tron的续航能力最高能跑752公里,而奥迪Q6L Sportback e-tron的续航更是达到765公里,配备了107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组,支持800伏高压快充技术,充个十分钟就能多跑294公里,表现真算得上挺不错的。
要说嘛,跟新兴品牌比起来,奥迪不仅有深厚的底蕴、出色的品质、豪华的配置,再加上流畅的操控表现,还轻轻松松就补充了顶尖的高端自动驾驶功能,真正拿得出手。
德系工艺的实力和底蕴真是毫无保留,华为乾崑作为中国汽车智能科技的领军代表也是风头正劲。奥迪将“智能”和“驾控”完美结合,一下子就成了传统豪华车品牌转型的典范。
华为乾崑,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德系的精工经过一百多年的打磨,护城河都很深,而那些高级智能科技的门槛也一样很难跨越。
你瞧这一组挺普通的数字,在汽车智能化的圈子里,华为乾崑一直都没闲着,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24年光研发预算就超过了100亿,整个集团资产差不多1800亿,还配备了8000名研发团队成员,专注于底层核心技术,不断增强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就拿华为乾崑智驾来说吧,团队规模已经超过2000人,云端算力的投入也超过了10EFlops,每年在算力方面花费的资金也达到了几亿元人民币。
再说华为乾崑智驾,不仅仅是把资源和人才堆得越多越厉害,关键还得靠精准的技术判断、浓厚的企业文化,以及从技术到产品落地的商业生态支持。在ICT行业和消费电子市场,经过多年的磨炼,华为已经建立起了非常成熟的智能科技研发系统。
正是因为有大量资源和人才的投入,才把技术推到前沿,带动了产品体验的不断提升。根据公开资料,到了2024年,华为乾崑的业务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部件出货量突破了2300万套,还合作了超过6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第三方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国城市区的辅助驾驶装载量会接近400万辆,未来两年里,这个数字几乎每年都翻一番,三年下来总数会超过2700万辆。
现如今,人工智能的热潮已经快速蔓延到汽车辅助驾驶领域。原本的辅助驾驶技术模式,也逐渐从规则算法转变为AI算法,迈向了新的阶段。
在AI的新格局中,智能辅助驾驶的关键资源其实就是数据、模型和算力,这可是一场不停地消耗巨量资源的激烈角逐。那些在这场竞争中打拼的豪华车企,既不需要也没有能力反复投入,只要把一辆车做好,把智能科技的部分交给华为乾崑就行。
华为乾崑经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已经实现了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代际飞跃。
据说,华为乾崑的ADS 4自动驾驶技术将在今年开始大面积推出,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技术框架得到了全面升级,叫做WEWA架构。这套架构由云端的“世界引擎”WE(World Engine)和车载的“世界行为模型”WA(World Action Model)组成。
和上一代的ADS架构比起来,ADS 4中的WEWA架构在体验上可是大大提升了。从测试数据显示:端到端的延迟减少了一半,响应速度更快了,变道过程也更顺畅,几乎没有卡壳;无效变道的次数越来越少,整体通行效率提高了20%;采用预见性驾驶,急刹的频率降低了30%,已经越来越贴近老司机的水平啦。
这套技术架构也让华为乾崑有了底气,直接开启自动驾驶的帷幕,带头推动L3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实现。
也正是在这六年的成长里,华为乾崑逐步打造出了涵盖电动到燃油的全方位赋能实力,能跟各种架构和平台完美结合,帮豪华车搞定智能化升级,迈出突破的那一步。
靠着中国科技巨头的背景,华为乾崑依旧是汽车智能科技不断前行的旗帜和招牌,体现出科技水平、产品体验的代际先进性,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现在中国车市的战火是真的激烈,给传统豪华品牌争取的时间也不多了,要想突围,选华为乾崑快速补足智能化的短板,打造出品质、底蕴、操控和智能的“六边形”实力,才是为数不多的破解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