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天籁装上鸿蒙系统卖20万,这套路比混动雅阁省油还能打动年轻人吗?
那天去4S店,销售顾问神秘兮兮地递给我车钥匙:“这台车的音响,你得亲耳听听。”我当时心想,一台日系B级车的音响能好到哪儿去?结果坐进驾驶位,点开《渡口》,前奏那几下鼓点直接震到胸口,低音下潜的深度完全不像是20万级别燃油车该有的水准。更离谱的是,蔡琴嗓音里那些细微的气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套华为音响确实有点东西。
这就是新天籁给我的第一印象——日产好像突然开窍了。
日系车机系统不行,这事儿圈内人都心知肚明。蓝牙隔三差五掉线,语音助手跟没睡醒似的,导航界面卡得让人抓狂。可这次天籁直接搬来了鸿蒙座舱,用的还是跟问界同款的“满血版”系统。实际体验下来,语音助手“小艺”反应速度确实快,说“打开天窗导航去最近加油站”,它真能同时把这几件事儿办了。
手机上查好的餐厅地址,上车自动弹出提示;车里没打完的电话,下车用手机接着说。这种服务流转的功能,以前在新势力车型上见过,没想到现在燃油车也跟上了。AR实景导航倒是挺实用,特别是走那些复杂的立交桥,导航箭头直接叠加在真实路况画面上,不容易走错路。
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是新增了哑光灰车漆。这种漆面在阳光下看着有股磨砂质感,光线暗一点的时候还会泛出淡淡的蓝调。不过修补成本听说比普通漆高出三成左右,日常用车得稍微注意点。轮毂升到19英寸之后视觉效果确实不错,就是过减速带的时候震动会比小轮毂版本明显一些。
尾标从ALTIMA改回TEANA,这个细节挺有意思。当年那批开过“公爵”版本的车主,对TEANA这几个字母大概率有印象。这招情怀牌玩得不算生硬,毕竟新车在智能化配置上确实下了功夫,不是单纯卖情怀。
动力系统还是那台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技术含量摆在那儿。加92号油就行,高速巡航时油耗表现还算过得去。只不过CVT变速箱的性格比较温和,全油门加速的时候能感觉到它在保护自己,不会把力气一股脑儿全放出来。这倒也符合天籁一贯的调性——开着舒服比开着刺激重要。
座椅的填充物比老款软了些,长时间坐着不会觉得累。轴距加长之后后排空间也挺宽敞,家用够了。只是市区拥堵路况下的油耗跟混动车型比起来没啥优势,这点得承认。
说实话,20万出头这个价位选择太多了。混动雅阁省油,凯美瑞省心,帕萨特空间大,新势力的智能化更激进。天籁这次把宝押在鸿蒙系统上,到底能不能打动市场,还得看后面的销量数据。
不过如果你本来就喜欢日系车那种舒适的驾驶感受,又不想开辆车机系统跟十年前似的车,新天籁倒是可以考虑。至少在智能化这块儿,它不再是那个拖后腿的了。
哑光灰配色挺适合不想太张扬又想有点个性的人。19英寸轮毂看着够精神,就是胎噪会稍微大一点点,不过增加的幅度不算太夸张,日常开着还能接受。
音响系统确实是个加分项。如果平时喜欢在车里听歌,这套华为音响的表现足够让人满意。当然前提是得开高品质音源,普通蓝牙连接会损失不少细节。
最后说句实在话,新天籁这次改款的思路挺清晰——用智能座舱补短板,用经典元素稳老客户,用新潮配色吸引年轻人。这套组合拳能打出多大效果,得市场来验证。但至少从产品力来看,它确实比前几年进步不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