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

说起玛莎拉蒂这个汽车品牌,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它是个顶级豪车的印象里。

那个海神三叉戟的车标,一听就感觉特别有档次。

可要是看看现在的数据,那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就在今年,头五个月里,玛莎拉蒂在中国一共就卖了三百八十多辆车,平均下来一个月还卖不到八十辆。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有些造车新势力,哪怕是已经传出经营困难、甚至申请破产的,比如哪吒汽车,销量都比它高。

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如今沦落到要靠大幅度打折来清理仓库里的车,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它从云端跌落到谷底?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整个过程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商业反面教材。

想当年,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可是风光无限。

这个牌子历史悠久,1914年就在意大利诞生了,天生就带着赛车基因,和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超跑品牌齐名,被车迷们称为“两皇一后”。

它真正能在中国火起来,最关键的一步棋,是和法拉利搭上了关系。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玛莎拉蒂被卖给了法拉利,到了2002年,两家公司一合计,搞了个发动机共享计划。

这一下可不得了,相当于给玛莎拉蒂装上了一颗“法拉利的心脏”。

对很多爱车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可以用比法拉利便宜得多的价格,享受到法拉利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发动机轰鸣声。

这个卖点,简直是太有吸引力了。

玛莎拉蒂也抓住了机会,它看准了当时中国正在快速崛起的一批中产和富裕阶层。

这些人手里有钱了,也想买台豪车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品味,但可能又觉得直接上法拉利、兰博基尼有点太高调或者预算还差一点。

玛莎拉蒂正好卡在了这个位置上。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它在2013年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先是把它的旗舰轿车“总裁”,以前落地价怎么也得两百多万,一下子把起售价降到了140万。

没过多久,又推出了专门给年轻人设计的轿车“吉博力”,外形又酷又时尚,起售价更是拉到了89万,这是玛莎拉蒂头一回把价格降到了一百万以内。

“不到一百万开玛莎”,这个口号在当年简直是爆炸性的。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那一年玛莎拉蒂在中国的销量猛增了三倍,接近四千台。

接下来的几年,它乘胜追击,又推出了SUV车型莱万特,继续走亲民路线,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到了2016年和2017年,玛莎拉蒂在中国连续两年销量都突破了一万台,中国市场贡献了它全球销量的三成,成了它在全球最大的金主。

那时候,开一辆玛莎拉蒂,绝对是身份和成功的象征。

然而,就在玛莎拉蒂销量最好的时候,危机也悄悄埋下了。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最大的问题,出在了品牌形象上。

2016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一位做微商的负责人,花了八百多万,一口气买了十台玛莎拉蒂,用来奖励给手下的代理商。

这件事之后,玛莎拉蒂这个品牌,就莫名其妙地和“微商”这个群体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一时间,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恭喜某某喜提玛莎拉蒂”的宣传文案,配图就是一群人围着车拉横幅。

微商们把玛莎拉蒂当成了一种炫耀财富、吸引别人加入的工具。

实际上,真正能全款买下玛莎拉蒂的微商并不多,很多人都是租一辆车,或者干脆就是去4S店门口拍个照发朋友圈。

更离谱的是,有些经销商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竟然还推出了“欢迎微商拍照,一次200元”的业务。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这一下,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算是彻底被拉下水了。

你想想,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花了一百多万买这车,结果开出去总被人误以为是搞微商的,心里能舒服吗?

豪华品牌之所以贵,卖的就是一种稀缺性、一种品味和一种圈子认同感。

当它变成了一个谁都能花两百块钱合影的“道具”时,它在真正有购买力的客户心中,就已经掉价了。

除了外部形象受损,玛莎拉蒂自己内部的决策也出了不少问题。

比如,它的母公司菲亚特集团,把另一个意大利品牌阿尔法·罗密欧也引进了中国,为了省事,就让这两个品牌在同一个店里卖,还宣传说它俩是“同胞兄弟”。

阿尔法·罗密欧的车虽然也不错,但价格主要在三四十万的区间。

这就让消费者很困惑,一个准备花一百多万买玛莎拉蒂的人,一进店看到旁边摆着一台外形有点像、价格却便宜了一大半的“亲戚”,心里难免会犯嘀咕,觉得玛莎拉蒂的含金量是不是没那么高。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它曾经最大的靠山——法拉利。

2019年,法拉利宣布,不再给玛莎拉蒂提供发动机了。

这一下,玛莎拉蒂最核心的卖点,那个“法拉利的心脏”,就这么没了。

没有了法拉利光环的加持,人们就开始用更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这台车本身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问题还真不少。

最被大家吐槽的就是它的内饰,很多人开玩笑说这是“一百万的车,十万的内饰”,用料和设计跟同价位的保时捷等对手比起来,显得非常老旧,缺乏科技感和豪华感。

不仅如此,玛莎拉蒂的车型更新换代速度非常慢,产品线也比较单一。

车子还时不时爆出一些质量问题,比如天窗漏水、仪表盘失灵等等。

微商神车跌落神坛!玛莎拉蒂月销不足80辆,翻身无望?-有驾

更麻烦的是,它的售后服务网络很不完善,全国的维修站数量很少,车主一旦需要修车,往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拿到配件,这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口碑。

从2018年开始,玛莎拉蒂在中国的销量就开始直线下滑。

为了挽救销量,它能想到的办法似乎也只剩下打折降价了。

于是,旗下车型动不动就优惠几十万,但这并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反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老车主看到自己的车子贬值这么快,感觉自己成了“大冤种”,心里很不满。

而那些想买车的人呢,看到它天天降价,反而不着急买了,都抱着“再等等,说不定还会更便宜”的心态在观望。

频繁降价,让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廉价化。

更重要的是,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中国的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以及其他传统豪华品牌都在拼命地发展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用大屏幕、智能语音、自动驾驶这些新东西来吸引消费者的时候,玛莎拉蒂的反应就显得太慢了。

它的技术和产品,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无法满足现在消费者对于一辆新时代豪车的期待。

这样一来,它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最终就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