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从"电动车小百科"到"宝妈用车群",全在讨论同一件事——2025年12月1日起,市面上只能卖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了!
这个"大限"逼得雅迪、爱玛、台铃、小刀这四大品牌不得不加速推新品。更有意思的是,新国标2025年9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但很多门店到11月还在清旧款库存。
截至2025年11月初,全国已有99家企业的468款新国标车型通过认证,但主力品牌的重磅新品还在路上。网友们都在问:"到底该等新车还是抄底旧款?新国标车到底升级了啥?"今天咱就来扒个明白!
新国标"卡脖子",四大品牌为啥动作慢半拍?
2025年1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
这个新标准定在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了老标准GB 17761-2018。但这里有个细节特别关键——新标准给了企业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8月31日之前按老标准生产的车,还能多卖3个月。
也就是说,旧国标车能卖到2025年11月30日。12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都得符合新标准。为啥各大品牌到11月还没动静?因为旧车有库存啊,清库存的利润比推新车高得多。
新国标到底改了啥,把这些品牌吓得要"卡脖子"呢?我们来看看那些核心变化。
首先是速度限制。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必须锁死在25km/h,超过这个速度电机要自动断电。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用户通过解码改装来提速,确保安全。
其次是重量问题。这是最让企业头疼的地方。使用铅酸电池的车,整车重量从原来的60kg提升到63kg,这意味着铅酸电池可以放得更重一些。但是,使用锂电池或其他电池的车型,必须控制在55kg以内。
为啥要这么卡死重量呢?因为车太重了,老人和女生骑起来费劲,爬楼上不去。新国标一刀切,倒逼品牌们要么用更轻的锂电池,要么就得在重量上打主意。
再说脚踏。很多消费者以为新标准要求必须装脚踏,其实这是误会。新标准规定,那些仅有电驱动功能的车型,脚踏可以选装,不强制了。只有助力型电动车,也就是脚踏可以助力骑行的那种,才必须配脚踏。
最猛的改动是北斗定位。新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有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这意味着每辆新车都得配备定位芯片,增加了成本,但换来的是防盗能力大幅提升。
还有防火阻燃。非金属材料必须防火,塑料零件总重量不能超过整车重量的5.5%。这是为了防止电池起火时塑料件燃烧扩大火势。
这一堆新要求落地,品牌们就吃不消了。成本增加500到1000块钱一辆车,这不是小数目。9月份新国标一实施,很多企业的生产线就停工了,要改装设备适配新标准。
我们看看真实的市场反应。9月初新标准刚实施那几天,北京很多电动车门店还在卖旧款。为啥?因为新国标车还没铺货呢,企业都在紧急生产线改造。有的工厂停工改造,有的加班加点赶产能。整个行业就像一锅沸水,乱哄哄的。
再说一个扎心的事。很多品牌的旧款车型因为超重、不符合新标准,根本卖不动了。消费者都变精了,知道新标准车更安全,谁还买旧款呢?
所以到了9月到11月这三个月,品牌们的策略就是抓紧清库存。旧车可以降价甩卖,反正11月30日之后也卖不了。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现象:新国标实施快两个月了,很多店里还是旧车为主,新车迟迟不见。
还有一个原因,消费者的接受度问题。新国标车贵了几百块,谁乐意买呢?企业也是在观望,想看看市场反应再决定生产多少。直到11月中旬,才看到各大门店逐步上架新国标车型。
市面上的情况是这样的:雅迪、爱玛、台铃、小刀这四大品牌占了电动车市场的大头。雅迪一直是销量王,爱玛现在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台铃排第三,小刀虽然排名靠后,但这几年也在发力。这些品牌对新标准的反应,直接影响了整个市场的节奏。
到了11月底,你会发现各大品牌都在时间线上发通知,要求消费者在11月之前完成上牌登记。这是在说啥呢?就是告诉你,赶紧来买旧车上旧牌,因为12月1日之后所有新上市的车都是新国标的,旧款再也买不到了。
新国标车型陆续上市,升级点在哪?
现在咱们来看看新国标车到底升级了啥,值不值得等。
说到升级,最直观的就是电池。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决定了续航、重量、成本,几乎决定了一辆车的生死。新国标下,电池的选择变得更关键了。
锂电池和铅酸电池,这是电动车圈里永恒的话题。以前各大品牌的策略是各走各的路,有的主打锂电池,有的主推铅酸电池。但新国标一来,形势就变了。
雅迪这个品牌,一直以来就是锂电池的拥护者。他们搞了个TTFAR的长续航系统,已经迭代到7.0版本了。新国标下,雅迪继续加码锂电池路线。为啥?因为锂电池轻啊,符合新标准的重量要求。一块同样容量的锂电池,比铅酸轻三成以上,这对于一个55kg的重量上限来说,多出来的重量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加强车架、优化悬挂。
爱玛走的是双线策略。中低端产品用石墨烯改性的铅酸电池,这样成本不会太高,普通消费者能接受。高端产品配锂电池,给有钱的消费者选择。为啥这么搞?因为他们要吃遍所有价位的市场,既要卖量,也要卖高端。
台铃比较有意思,他们赌的是铅酸电池的改良。新国标允许铅酸电池到63kg,台铃就在这个框架里玩,搞了"超导石墨烯"电池技术,宣称循环次数提升了,寿命更长。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控制住了,还能打出"改良铅酸"的牌子。
小刀呢,他们主打的是抗低温锂电池,专门针对北方市场。冬天不掉电,这对北方用户吸引力很大。但代价就是价格要高一些。
现在来说说这两种电池的区别,让大家明白为啥选择这么关键。
铅酸电池便宜,一块48V20Ah的铅酸电池,新旧换新补个270块钱就行了。这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很友好。但问题是,铅酸电池重啊,一块电池20多斤,女生和老人扛楼梯的时候,那叫一个累。而且寿命短,一般就能用2年左右,300次充放电循环就差不多了。最坑的是,冬天续航会大幅缩水,正常能跑50km的车,冬天可能只能跑30km。
锂电池贵,同样容量的锂电池价格大约是铅酸的1.7倍,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但好处也明显。重量轻,一块锂电池才十来斤,女生能轻松搬上楼。寿命长,三元锂能跑800到1500次循环,磷酸铁锂能跑2000到3000次,这意味着能用4到5年,比铅酸多一倍还多。冬天不掉电,低温性能远好于铅酸。
所以从算账的角度,如果你打算长期用这辆车,锂电池其实更划算。虽然前期多花几百块,但往后不用年年换电池,综合成本反而更低。
再说智能配置。以前电动车就是个交通工具,没啥智能化可言。新国标下,智能配置成了竞争的新战场。
雅迪的智能方案是车机联网加手机APP。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能在手机上查看电池电量、车的位置,还能远程锁车。有个"电子围栏"功能,你设定一个范围,车超出这个范围会自动报警,防盗效果不错。这个方案最实用,日常骑行中能真正帮上忙。
爱玛玩的是NFC刷卡解锁和语音助手。不用掏钥匙,拿卡一刷就能开车。语音助手可以导航,还能告诉你附近的充电桩在哪儿。这对经常外出的人来说,很方便。但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习惯用语音命令,有些老人可能觉得别扭。
台铃的智能配置有点缩水。基础款根本没有智能功能,只有高配版才有蓝牙解锁。这说明台铃在成本控制上下了狠劲,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很大。
小刀在北斗定位和防盗报警上下功夫。车被撬的话,会短信提醒车主。这对安全特别在意的人来说,是个大卖点。但他们的车机屏幕只有2英寸,比老年机还小,实用性一般。
说实话,雅迪和爱玛的智能功能更贴近日常。APP查电量、NFC解锁、防盗报警,这些是真正能用上的功能。台铃和小刀的智能配置,要么缩水,要么鸡肋,没啥竞争力。
然后是安全性和续航。新国标限重以后,电池不能装太大,所以续航能力就靠优化电机来实现了。
四大品牌都在前后碟刹、防火轮胎这些基础配置上没少下功夫。碟刹比鼓刹的刹车距离短,提升了安全系数。防火轮胎能耐高温,不易爆胎,这是新国标的标配。
续航方面,各家各有各的绝招。雅迪通过优化TTFAR系统,让锂电池版的车能跑60km。爱玛因为用的铅酸或大容量锂电,实测续航55km。台铃虽然用铅酸,但通过优化电机效率,也能跑50km。小刀的锂电池版最猛,能跑到65km,不过这是用更大的电池换来的。
日常通勤每天20到30km的话,一次充电能用2到3天,这对大多数上班族和宝妈来说足够了。
新国标之下,怎么选才不踩坑?
现在问题来了,四款车价格从2000多到4000多不等,到底哪款更值得买?这得看你的真实需求。
先说预算。如果你手里只有2000到3000块钱,那就看台铃的铅酸基础款。价格便宜,续航50km够日常代步,而且是四大品牌里最便宜的。缺点是没有智能功能,电池重,但如果你只是短途代步每天不超过10km,这款车够用。
如果你的预算是3000到3500块钱,爱玛的石墨烯铅酸版是个不错的选择。带NFC解锁和语音导航,智能功能够实用。续航55km,适合日常通勤。唯一的坑是电池重,女生搬上楼会很累,高层住户要考虑好。
预算3500到4000块钱的话,建议看雅迪的锂电池版。轻便快充,一二小时能充到80。智能配置全,APP功能强。特别适合住楼房或者经常骑长距离的人。这个价位算是一步到位的选择,用个3年5年都没问题。
预算4000块钱以上,小刀的锂电池版和雅迪的高配版都值得看。续航长,安全配置齐全,北斗防盗加分。适合对续航和安全都有高要求的用户,或者北方用户冬天续航有顾虑的。
现在来讲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旧国标车能不能抄底?
11月底之前,旧车会有一波降价。但我要劝你慎重。首先,12月1日以后旧车卖不了了,你买来就是自己用,没有出手的机会。其次,旧国标车缺少北斗定位、防火材料这些新增的安全配置,长期来看,安全隐患更大。还有,旧车的铅酸电池基本都到了寿命末期,买回来立刻要换电池,这笔钱不省。所以,与其图便宜买旧车,不如咬咬牙等新车便宜一点儿。
网友高频疑问解答
最近评论区炸锅,我来回答几个最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新国标车限速25km/h,还不如骑共享单车快?"
别杠,限速是为安全,这个理由充分。但实际骑行体验完全不同。新国标车的电机经过优化,动力足,爬坡轻松,带人也不费力。共享单车呢,冬天冻手,雨天淋湿,没有脚蹬架。电动车遮风挡雨的优势还在。而且25km/h的速度骑上一小时,累不累?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你是否每天都要骑那么快,大多数人的通勤时速根本不需要超过25km/h。
其次是"锂电池贵那么多,真的比铅酸值吗?"
这个要看你的使用情况。如果你住平房,只是偶尔骑骑,铅酸电池也够用。但如果你住在高层,要扛电池上楼,或者想用3年以上,锂电池绝对值。一块铅酸电池2年就得换,换一次要花200到300块。锂电池虽然前期贵,但往后不用这么折腾。而且冬天续航更稳定,这对北方用户特别关键。
还有"智能功能是不是智商税?老人骑会不会用不来?"
基础智能功能其实对老人友好。NFC解锁不用记钥匙,刷卡就走。防盗定位让子女能远程知道车在哪儿,老人被偷车的概率大幅下降。北斗防盗报警,车被撬会短信提醒,这也保护了老人的车。只有那种带大屏幕的车机才鸡肋,因为屏幕太小,显示的信息有限,还不如直接看仪表盘来得快。
最后一个问题是"旧国标车能不能趁最后机会抄底?"
前面说过了,不建议。等新车便宜不是不可能的事儿。12月1日以后,旧车彻底退场了,各大品牌会加大新车的生产和销售力度。到时候新车的利润空间会缩小,价格也会有松动。而且新年之前,各种优惠活动会多起来,这时候买新车反而更划算。
结语:新国标不是"限制",是"安全升级"
从2025年9月到12月这四个月的市场演变,我们能看出一个清晰的趋势。新国标不是在限制产业发展,反而是在倒逼品牌们卷技术。
那些能在安全性、轻量化、智能化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品牌,就能赢得市场。雅迪在智能和轻量化上下功夫,爱玛在成本控制和智能配置之间找平衡,台铃死守成本,小刀走差异化路线,各有各的杀手锏。
但最终还是一句话:别只看价格,要按自己的真实需求选。你是短途代步,铅酸车够用。你是长期骑行或住高层,锂电池值这个钱。你重视防盗和安全,选配置齐全的大品牌。你追求智能体验,选功能完善的。
最重要的是,买新国标车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车上有没有GB 17761-2024的认证标识和CCC认证。这两个标签是安全的保证,没有它们的车,再便宜也别碰。
12月1日的大限就要来了,整个电动车市场会迎来一个新阶段。那些早早做好准备的品牌,会吃到红利。消费者呢,只要搞明白自己的需求,就不会踩坑。新国标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清楚该买啥。这次选购指南收好,该下手就下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