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战略何松松:中国车企应“联合奋战”,而非“单靠车展”

中国车企“单打独斗”时代终结?“抱团出海”才是王道! 近日,里斯全球战略委员会委员何松松的一番言论,如同平地惊雷,在2025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上引发轩然大波。

难道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真的要放弃“个人英雄主义”,改走“团队合作”路线?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秘密和生存法则? 何松松的观点犀利且直接:新能源汽车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绝佳机会。 短短一年,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看法已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从购车考虑的“无关紧要”到如今的“非它不可”,这巨大的转变,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里斯战略何松松:中国车企应“联合奋战”,而非“单靠车展”-有驾

面对这百年一遇的机遇,中国车企该如何抓住?何松松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品类创新、新品牌、全球品牌。 他以福特、奔驰等百年品牌为例,力证“品类开创者”才能成为最终赢家。

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将是“超级智能”和“超级功能”的天下。 长城汽车的Hi4技术创新令人眼前一亮,小鹏的分体式飞行汽车更是将汽车的想象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提到小鹏汽车,何松松更是眉飞色舞。 2024年,里斯战略咨询与小鹏汽车强强联手,打造全球首款AI汽车。

这款车从欧洲起步,上市3小时订单突破3万辆,直接打破了小鹏汽车的历史记录。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华丽亮相。

当然,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何松松坦言,新的技术发展必然会遇到问题和挫折,但这并不妨碍人类探索的脚步。

未来,技术创新将驱动更多元化、多功能的新车型出现,那些在燃油车时代未曾出现的新品类,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注定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旅行。

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环境、激烈的竞争以及潜在的贸易壁垒,单打独斗往往显得势单力薄。 而“抱团出海”,则能有效整合资源、分摊风险、形成合力,从而提高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那么,中国车企应该如何“抱团”?仅仅是简单的联合参展吗?当然不是。 更深层次的合作应该包括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渠道共建、品牌联合推广等多个方面。

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中国车企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

只有掌握了游戏规则,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避免被“卡脖子”的风险。 “抱团出海”并非意味着放弃自主创新。

相反,它更需要企业保持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离不开每一个车企的努力,更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协同合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车企需要摒弃门户之见,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你认为中国车企“抱团出海”是最佳选择吗?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中国车企还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