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别再拿我们当小白鼠了!

这事儿,我得好好跟您说道说道。

零跑汽车,最近放出个大话,说“明年智驾第一梯队”。

这口气,可不是一般的豪迈。

可底下的零跑车主们,听了之后,心里那叫一个“拔凉”。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别再拿我们当小白鼠了!-有驾

这“拔凉”,可不是说冷,而是那种从心底涌出的,对产品力真实性的质疑。

为啥?

因为在他们看来,零跑这智驾,实在是不咋地,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来形容,都算是给面子了。

就说那位新车主吧,提车才12天,智驾就“罢工”了两回。

头一回,车子驶出停车场,突然就跟“失了魂”一样,行人、车道线都认不清,两侧有没有来车、有没有行人,它也视而不见。

你想想,这刚提的新车,就这么“目中无人”,心里能不发毛吗?

没过几天,在高速出口,遇到个反光锥桶,好家伙,定速巡航、车道保持、智能领航,全给“吓”停了。

这万一真遇上点啥事儿,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零跑这“初”,开得可够悬乎的。

车主那是气得不行,直说这是把用户当“小白鼠”在做实验,拿用户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还有那位想体验一把自动泊车的主儿,结果车子直接“吻”上了柱子。

这体验,可真是“惊心动魄”。

问了4S店,修车费估计得一万出头,而且还得自己走保险。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别再拿我们当小白鼠了!-有驾

这辅助泊车,辅助得这么“神乎其神”,也是让人无语了。

我私下打听了零跑的销售,她们也承认,这城市通勤领航功能刚上线,跟那些深耕多年的老玩家比,确实存在“稚嫩”之处,以后会慢慢完善升级。

这话听着挺实在,但结合车主们的遭遇,这“稚嫩”之处,可不是一点半点。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零跑居然还计划推出30万的车型。

我查了下,他们上半年单车均价才10.9万。

你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现在突然要冲击高端市场,而且连最核心的智驾水平都还没稳固,这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很多车主都觉得,零跑这是“志得意满,不辨菽麦”了。

董事长朱江明,也是语出惊人,说明年要达到年销百万的目标。

要知道,他2021年定下的2025年卖80万辆的目标,现在看来都够呛能实现。

这目标越定越高,是不是有点“画饼充饥”的嫌疑?

咱们再聊聊这“智驾”的事儿。

你听零跑说得天花乱坠,可实际体验,却让人心惊胆战。

就拿这“城市通勤领航”来说,刚出来就敢跟老玩家叫板,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可嘉,但风险也同样巨大。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别再拿我们当小白鼠了!-有驾

这玩意儿可不是在自家后院里练手,是在真刀真枪的马路上啊!

一旦出了问题,受伤的可是咱老百姓。

我一直觉得,智能驾驶这东西,安全是绝对的第一优先级。

它考验的不仅仅是算法的精妙,还有硬件的匹配度,真实路况的适应性,以及至关重要的——安全冗余。

那些真正做得出色的,哪个不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测试、调校,才敢小心翼翼地推向市场?

零跑这上来就高喊口号,会不会有点“蚍蜉撼树”的意味?

从车主们的反馈来看,他们这智驾系统,似乎连最基础的识别能力都存在“短板”。

这就像一个学生,加减乘除还没学明白,就想挑战微积分,这不就是给用户“添堵”吗?

而且,30万的车,如果智驾还是“不靠谱”,谁会买单?

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会精打细算,衡量价值。

花30万,买个“半吊子”的智驾,还不如去选择那些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成熟的品牌的高配车型,心里至少有个底。

当然了,零跑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今年销量增长确实挺亮眼,尤其是在性价比这条路上,走得相当坚实。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别再拿我们当小白鼠了!-有驾

T03、B系列、C系列,这些车型的定价确实很有吸引力,能够触达不少预算有限的消费者。

但销量高,并不代表一切。

这销量是怎么来的,品牌能否借此实现“向上突破”,才是关键。

零跑现在面临的挑战在于,它的品牌形象和用户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高性价比”的定位上。

想靠低价走量,然后突然一跃成为高端品牌的有力挑战者,这其中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说单车均价,10.9万跟小鹏的17.28万,蔚来的27.18万,理想的27.53万,这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

零跑被调侃为“半价理想”,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说,零跑现在面临的,不光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品牌定位的“重塑”。

你想让大家愿意掏出30万去购买你的车,光靠堆砌配置、喊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得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你的核心价值,你的技术实力,你的品牌底蕴。

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这个领域,更是如此。

这玩意儿,安全是绝对的生命线。

一旦出了事故,那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升级”就能解决的。

我倒是挺好奇,零跑所谓的“明年智驾第一梯队”,他们到底是如何定义的?

零跑豪言明年智驾第一梯队,车主:别再拿我们当小白鼠了!-有驾

是能与特斯拉、小鹏、问界这些行业巨头平起平坐?

还是说,在他们自己的品牌内部,就算达到了第一梯队?

这得有个清晰、可量化的标准,不能是自说自话的“自娱自乐”。

而且,从2021年到现在,零跑的销量目标一直在不断调整。

从80万到现在的百万,再到明年的“翻一番”,这目标设定的背后,是不是也反映出一种“脱离实际”的乐观情绪?

汽车这东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什么?

安全、可靠、以及令人愉悦的用车体验。

智能驾驶,更是要把这三点做到极致。

如果连最基础的体验都无法保障,用户口碑一旦崩塌,那再宏伟的目标,也可能如同“镜花水月”,最终化为泡影。

零跑想要冲击30万价位,想要实现百万年销的目标,这决心和勇气值得肯定。

但如何在技术上、品牌上、用户体验上真正地“硬核”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这才是他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毕竟,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是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

那些被“智障”智驾折磨过的车主,他们的声音,才是最真实、最宝贵的市场反馈。

所以,零跑这番“豪言壮语”,究竟是“画饼充饥”,还是真的能“兑现承诺”,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建议大家,在看待这些“第一梯队”的口号时,多一份审慎,少一份盲从。

毕竟,安全到手,才是真正的王道,你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