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长安 UNI-V 的车主常问:“防冻液到底多久换一次?”“平时没注意,会不会影响发动机?” 作为车辆冷却系统的 “血液”,防冻液不仅能防冻,还能防沸、防锈蚀,要是维护不当,轻则导致发动机过热,重则引发缸体开裂。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长安 UNI-V 防冻液的更换门道,新手也能跟着做。
一、核心问题:长安 UNI-V 防冻液,到底多久换?
不同使用场景下,更换周期有差异,别盲目照搬 “通用标准”,按这两类情况判断更精准:
1. 原厂防冻液:遵循 4 年 / 6 万公里 “双标准”
长安 UNI-V 出厂时加注的是长效乙二醇型防冻液,官方建议首次更换周期为4 年或 6 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比如 2022 年提车的车主,若 2026 年还没开到 6 万公里,也该换了;要是 2024 年就跑满 6 万公里,哪怕没到 4 年,也得及时更换。
这种长效防冻液虽然耐用,但长期使用后,防锈剂、防腐剂会逐渐失效,冷却效果下降,继续用可能导致水箱、水管生锈堵塞。
2. 特殊情况:提前 1-2 万公里换
如果常跑以下场景,建议缩短更换周期:
北方零下 15℃以下地区:低温会加速防冻液性能衰减,比如东北车主,可 3 年 / 5 万公里换一次;
频繁短途行驶(每次低于 10 公里):发动机没充分升温,防冻液中水分无法蒸发,易产生水垢,建议 3.5 年 / 5.5 万公里更换;
加过自来水 / 不同品牌防冻液:自来水含杂质会破坏防冻液成分,混加不同配方产品可能起化学反应,哪怕没到周期,也建议尽快全换掉。
二、不用等周期!3 个信号说明该换了
除了按时间 / 里程,平时观察这 3 点,能及时发现防冻液问题:
1. 看颜色:变浑浊、有沉淀就得换
原厂防冻液是明亮的粉色(部分批次为蓝色),若发现颜色变深、发浑浊,或底部有黑色 / 白色沉淀物,说明内部已滋生水垢、防锈剂失效,继续用会堵塞水箱和水管,必须立即更换。
2. 查液位:低于 “MIN 线” 要警惕
打开发动机舱,找到防冻液储液壶(壶身有粉色 / 蓝色标识,标着 “MAX” 和 “MIN” 线)。正常液位应在两条线之间,若低于 “MIN 线”,先检查有没有漏液(水管接口、水箱是否有湿痕),没漏的话可补充同型号防冻液到 “MAX 线”;若频繁缺液,大概率是漏了,修完漏点再换全新防冻液。
3. 测冰点:用检测仪快速判断
北方车主建议备个防冻液冰点检测仪(网上几十块钱),取少量防冻液滴在检测镜上,若显示冰点高于当地最低温(比如东北冬天 - 30℃,检测冰点却只有 - 20℃),说明防冻液防冻能力不足,冬天容易冻裂水箱,得赶紧换。
三、选对防冻液:长安 UNI-V 别乱加,这 2 点要记牢
选不对防冻液,比不换更伤车,长安 UNI-V 车主重点看这两点:
1. 认准 “乙二醇型 + 粉色 / 蓝色”,别用便宜货
优先选长安原厂防冻液(型号为 G12+,粉色或蓝色),也可选符合 GB 29743 标准的乙二醇型防冻液(冰点≤-35℃)。别贪便宜买丙二醇型或甲醇型,前者冷却效果差,后者易腐蚀发动机金属部件。
2. 严禁混加不同颜色 / 品牌
不同颜色的防冻液配方不同,比如粉色含有机酸配方,蓝色含无机酸配方,混加会产生絮状物,堵塞冷却系统;就算同颜色,不同品牌的防腐剂成分可能有差异,也不建议混加。如果要换其他品牌,必须把旧液彻底放干净,再加新液。
四、更换注意事项:自己换 or 去 4S 店?避坑指南
1. 自己换:3 个步骤别做错
动手能力强的车主,可按这步操作(全程冷车进行,避免烫伤):
① 打开水箱放水阀(在水箱底部,逆时针拧开),放尽旧液,同时打开防冻液储液壶盖子,让空气流通,加速排液;
② 关闭放水阀,加入清水(或专用冷却系统清洗剂),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 5 分钟,再放掉清水,重复 2 次,彻底冲洗残留旧液;
③ 加新防冻液到储液壶 “MAX 线”,启动发动机,打开暖风(最大档),让防冻液循环 10 分钟,期间液位会下降,再补加到 “MAX 线” 即可。
2. 去 4S 店:花小钱省麻烦
嫌麻烦的车主,建议去长安 4S 店更换,费用一般在 300-400 元(含防冻液 + 工时费),比外面维修店贵几十块,但有两个优势:
① 用原厂防冻液,适配性更好;
② 有专业设备清洗冷却系统,比自己冲洗更彻底,还能检查水管、水箱是否有老化漏液,避免后续隐患。
总结:别忽视防冻液,维护好能省大维修费
长安 UNI-V 防冻液的核心是 “4 年 / 6 万公里基础周期,特殊情况提前换”,平时多观察颜色、液位,选对型号不混加。看似简单的维护,却能保护发动机不受高温、锈蚀伤害,避免动辄几千块的维修费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