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价格跳水,国产电车崛起,保值神话终结

如果非要给一辆车画像,我选去年交付那台汉兰达。客户足足等了三个月,提车当天,还在群里炫耀“加价两万买到大概率升值”。不到一年后,他的群消息已经被各路比亚迪、问界、极氪的晒车照淹没。相同配置,如今展厅优惠四万,销售小哥蹲在门口抽烟,表情像刚查完新股发行价。面对这种断崖式反转,谁都能嗅到点不同寻常的气息。

细节上更有意思。今年四月,有老朋友问我:“我家那台卡罗拉还能再买吗?折价太厉害了。”我拿出二手车近期成交单据,数字冰冷得像我的职业习惯——原价70%,直接砍到50%,还得看行情。朋友瞪大眼睛,嘴巴张了又张,那画面远胜他油耗表现的经济型数据。结果他跟我说:“早知道买个国产电车了。”至于老卡罗拉,最终挂在平台三周都没人问津,连收车的小老板都摆手嫌贵。这就是日系车的现在:价格下滑比钱塘江大潮还快,话语权变得像空气一样稀薄。

从冷静的专业视角来看,日系车的败退至少有三道铁锁:电动化迟缓、美国关税压顶、中国品牌崛起。电动这条线,日系车基本跑偏。比亚迪都能让普工去给电动车展示“充电15分钟,补能80%”,丰田还是在推“油电混动舒适过渡论”。连丰田章男都公开表示,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这个认知跟“诺基亚用户不用智能机”如出一辙。等他们缓过神来,发现国产新能源已完成绝地反超,才慢慢琢磨转型,算得上反应迟钝的典范。

日系车一贯追求省油、耐用、低故障率,但电车当道后,谁还会在意“一百公里省三升油”?电动车每公里成本不到一毛钱,还能上蓝牌,不限行,你的燃油经济性在这游戏里彻底沦为空谈。更好笑的是,汽油车车主在朋友圈炫技油耗数据时,电动车主顺手晒个“满电续航635公里”,还有APP远程控车、座椅按摩这种高配。技术火力全开,摆在台面上的,不止是续航差距,更多是“你有我没有”的认知壁垒。车迷调侃:日系车擅长省油,国产车擅长省心——可见,此消彼长中的真相。

全球销量的下滑同样带有强烈的证据感。2025财年第一季度,丰田净利润降了37%(严重到连高管都闭口不谈股价),本田更是暴跌50.2%,日产的巨亏堪比急诊室抢救。美国市场一向被视为日系车的养猪场,但新关税一出,2.5%直接干到27.5%;经过谈判后降到15%却依旧血流不止。这对依赖北美营收的日企来说是致命一脚,北美贡献了近四成日系车海外收入。你要是汽车分析师,可以直接把这条关税曲线跟利润线重叠,看着几家巨头的财报瞬间苍白。

日系车往东南亚撤退也遇到了路障。泰国、印尼这些本来“只认丰田本田”的市场,街头现在随处是比亚迪、长安的大广告。份额从85%掉到76%,未来还将让出15个百分点给中国品牌——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数据不会狡辩。这场全球竞争,日系车的老本行正在被层层蚕食,靠油电混动和品牌情怀拉票,不如装个大屏中控来的有效。

日系车价格跳水,国产电车崛起,保值神话终结-有驾
日系车价格跳水,国产电车崛起,保值神话终结-有驾
日系车价格跳水,国产电车崛起,保值神话终结-有驾
日系车价格跳水,国产电车崛起,保值神话终结-有驾

回到那句灵魂发问:现在,还值得买吗?职业角度讲,如果你只想从A点开到B点,路上没什么充电桩,偶尔需要刷刷加油卡,那日系车依然是个省心选择。毕竟丰田、本田的零配件供应链还在,高速服务区修车师傅也熟悉这些老伙计。但如果你在意智能化体验,或想用低成本开车,国产新能源基本能秒杀日系燃油车同价位产品。10万的比亚迪内饰、配置都能让20万的凯美瑞汗颜。有时候你难免怀念日系车的温柔、稳定、老实,但这些标签变成了褒义还是贬义,恐怕得看钱包和体验。

至于保值神话,就像加班的薪水——说归说,实际到账才算数。现在的日系车,二手价连自家销售都不敢承诺。开三年卖的钱,一夜之间蒸发掉三分之一。如果不是情怀作祟,普通家庭真没必要承受这类资产缩水。

当然,如果你喜欢“本田大法好”“丰田品质坚如磐石”,把车当精神图腾,想为情怀多付一些聪明税,我并不反对——毕竟人有信仰总好过信钱包。而真正的理性选择者,大概率还是会用脚投票,把预算转向更强的国产新能源。每一个市场大趋势,都是由这群脚步坚定的小人物推动。

至于日系车企本身,也不是全无机会。日产有个“Re:Nissan”计划,丰田在大力补课电动化,但这些动作在巨头身上总是慢半拍。转型比开卷还难,时代不等人,就像老警察赶不上人工智能的节奏。三年后,是诺基亚被淘汰,还是苹果逆风翻盘,谁也不敢下死结。

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汽车行业:风口、阵痛、棋盘都摆在眼前。如果你正犹豫一台日系车,或许更重要的是问自己——品牌情怀,维修便利,智能体验,到底哪个对你来说“值钱”?你为哪个标签花钱,决定了未来的路。毕竟风向不停在变,但选择,始终还握在你手里。你会怎样选?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