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是BBA阵营中的品牌之一,不少中国人渴望拥有宝马车,然而其高昂价格使许多人难以承受。
当下,宝马市场地位有所下滑,价格也随之降低。9月下旬,宝马i7运动套装版价格骤降至90.38万元,此价格已低于一辆宝马5系的售价。
更让人意外的是,宝马i3的裸车价格直接降至17万即可购得,但多数人已恢复理性,不再因宝马的傲慢态度而消费。
【宝马价格“过山车”】
回顾宝马近期价格调整情况,其变动幅度犹如过山车般剧烈,令消费者目不暇接,情绪随之起伏不定。
今年3月,宝马3系价格骤降,降幅近乎腰斩,令人震惊。
短时间内,宝马展厅内人群密集,众多消费者前来询问、体验试驾,期望把握此次难得契机,将心仪的宝马车购入。
当时,宝马实施降价策略成效显著,既吸引大量消费者目光,又成功提高产品销量,使宝马在豪华车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但美好局面难以长久维持。正当众人认为宝马会持续沿降价路径推进时,宝马却突然转变方向,宣布提价。此举令众多消费者意外且困惑。
在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下,提高价格无疑属于一种冒险举措。
消费者展开讨论,部分人表示理解,觉得宝马作为豪华车品牌,要维护自身高端定位,不可持续降价;另一些人则表达不满,认为宝马此举是摆架子,未考虑消费者感受。
宝马实施涨价策略后,销量并未达到预期增长效果。宝马集团财报数据表明,2024年上半年,其在全球市场售出车辆121.3万辆,同比减少0.1%。
尽管降幅看似微小,但在豪华车市场,每个百分点的变动都会带来销售额的显著差异。在中国市场,宝马销量下滑尤为明显,总销量为37.64万辆,同比下降4.3%。
该数据显然给宝马带来不利影响,促使其重新评估自身市场策略。
宝马面临销量降低局面,显然心生焦虑。毕竟,豪华车市场中,销量是品牌实力有力佐证。因此,宝马只得再次采取降价举措。
此次,宝马价格下调幅度尤为显著。
9月下旬期间,宝马i7运动套装版价格由原先的145.9万元骤降至90.38万元,降幅显著。同时,宝马i3裸车价格也下降至17万元,该价格水平已接近部分普通品牌中型车售价。
宝马此举无疑是对市场作出妥协,承认其涨价策略并未成功。
宝马实施的“过山车”式价格策略,既引发了消费者的困惑与不满,也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影响。价格频繁变动使消费者难以判断宝马的真实意图,品牌忠诚度也因此面临一定考验。
部分消费者对宝马品牌价值产生怀疑,觉得它已非可靠豪华车品牌。还有部分消费者开始寻求其他替代选项,选择了其他豪华车品牌或新能源汽车品牌。
实际上,宝马价格策略呈现出的“过山车”式变动有其深层因素。一方面,宝马需应对新能源汽车兴起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
另一方面,宝马需保持高端品牌定位与利润水平。为此,在实施降价策略的同时,宝马着力推进新产品开发、品牌价值提升及技术研发强化等工作。
【降价背后的无奈】
宝马为何选在当下实施大幅降价策略?其背后成因多元,既包含市场环境所迫,也涉及宝马自身存在的因素。
新能源汽车兴起,无疑给宝马等传统豪车品牌带来巨大挑战。
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如同后起之秀,快速占据市场,并在消费者认知中构建起全新品牌印象。
以特斯拉作为范例,其Model S、Model X等车型,依靠优异的续航能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等长处,获得消费者普遍认可。
比亚迪旗下唐、汉等车型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亦占据一定份额。这些新能源车企的迅猛发展,不仅挤占了宝马等传统豪华车品牌的市场空间,还在消费者观念中树立了“新能源汽车更具先进性、更环保”的认知。
面临当前市场压力,宝马只得采取降价策略。降价有助于宝马吸引更多消费者注意,增加销售量,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自身地位。
但降价不能作为持续策略。宝马应认识到,唯有持续创新并提高产品质量,方可在市场中维持优势地位。
其次是其自身存在的弊端。一方面,宝马身为豪华汽车品牌,要维护自身高端、奢华的品牌定位。但在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若不进行价格调整,就会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局面。
此外,宝马需应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迅猛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技术持续进步,给宝马这类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带来技术更新方面的压力。
若宝马无法紧跟技术发展,将极易遭市场摒弃。为此,宝马在实施降价策略之际,同步强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投入,力求推出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
宝马实施降价举措后,销量虽有一定程度增长,然而也引发了诸多问题。
宝马降价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消费者认知里,宝马向来属于高端豪华品牌。
然而,宝马多次降价使消费者对其品牌价值产生质疑。部分消费者觉得,宝马已非可靠的豪华车品牌。品牌形象受损,对宝马长期发展显然不利。
价格下调致使宝马利润空间被压缩。豪车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利润空间本就有限。宝马实施降价举措虽使销量提高,却也导致其利润空间再度缩减。
若宝马无法借助其他途径提高利润,未来市场持续发展将面临困难。所以,宝马在降价之际,需探寻新的利润增长途径,例如提升产品质量、增添附加值等以扩大利润空间。
最终,价格下调使宝马承受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挑战。宝马决定降价后,其他豪华汽车品牌也会相应采取对策进行回应。
这些品牌或会采取降价、促销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使宝马承受更强的竞争压力。因此,宝马降价的同时,需强化品牌塑造与市场推广,以增强品牌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新浪热点消息:宝马汽车再度投身价格竞争?以i7车型为先锋,最高降幅达55.5万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