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

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

那天在亦庄的奥迪店,我看见展台上摆着台新车,车标位置只有“AUDI”四个字母。旁边站着个老销售,抽着烟自言自语:“干了十五年,头一回见咱们把四个圈摘了。”他弹弹烟灰,又补了句:“隔壁日产更狠,直接把人家东风eπ那套电池系统拿过来用,连供应商都不换。”

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有驾

这话要搁2022年说出来,估计第二天就得被总部约谈。但现在是2025年3月,4S店里的空气和三年前不太一样了。

我在店里转悠的时候,碰见两拨客户。一拨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盯着降价近五成的奔驰C级算账,嘴里念叨着“二十万出头能买BBA”;另一拨是小两口,媳妇儿拉着老公往日产轩逸那边走,说“你看人家五万多,一个月油钱省三百,够孩子两罐奶粉了”。销售在旁边插不上话,就低头刷手机。

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有驾

我凑过去瞄了眼他的屏幕,是个经销商群,置顶消息写着“本月任务未完成扣底薪”。

朗逸换1.5T那会儿,我专门借了台车跑了趟京港澳高速。说实话发动机比以前那台1.4T顺溜,深踩半脚油门就能超货车,DSG低速那股顿挫劲儿基本消失了。后备箱里多了挂钩和照明灯,这种小心思反而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大屏更打动人。只是一上100码,胎噪就把好感冲淡了一半,像有人在耳边嗡嗡念经。看在五万二的裸车价份上,这毛病似乎也能忍。

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有驾

锋兰达混动那套系统,车主群里传得神乎其神,说油耗能到4.2升。我一开始不信,真拿到手跑了两箱油,市区工况下确实能摸到这数。起步那股轻快劲儿,电机驱动占了八成,有点像开电车的意思。但一跑高速,风噪就暴露了,120码的时候副驾得提高嗓门说话。群里有人建议换米其林静音胎,算了算又是两千多块出去。

威朗Pro那台1.5T四缸机配9AT,零百7秒7,这参数放十万级合资车里头算降维打击。试驾那天销售故意在高速上踩到120,然后突然深踩超车,推背感确实超预期。只是油耗这事儿,美系车的基因大概改不掉,市区7.8升,比日系多喝一升半。养车成本敏感的话,这车不太适合。

开了十几年车,我发现个规律:市场越乱,买车的人越容易摇摆。看见德系日系降价,觉得捡了便宜;看见新能源涨势猛,又担心油车要淘汰。静下心算笔账,混动和纯燃油的用车成本差距,可能没想象中那么大。就拿轩逸和锋兰达比,月油费也就差个三百,但轩逸那个零重力座椅,带娃跑长途的舒适度,这钱花得不冤。

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有驾

豪华品牌的价格战更魔幻。奔驰C级降了快五成,裸车价都到二十万内了。我一哥们儿观望了两年,本打算买国产电车,看到这价格又动摇了。但他心里清楚,这种“以价换量”的玩法,背后可能是库存压力。买是买得起了,可三年后保值率能不能撑住,谁也说不准。

在4S店转了一圈,我反倒没之前那么笃定。合资品牌这波操作,表面看是技术下放、配置跟进,实际上可能在重新定义生存逻辑。以前靠品牌吃饭,现在得拿产品说话;以前玩技术封锁,现在得开放供应链。这转变到底是妥协还是进化,短期内看不出来。

奔驰C级直降49.3%还卖不动,4S店销售说漏嘴:奥迪连四个圈都不要了,日产在抄东风的作业-有驾

有一点挺明确:2025年买车,可能真得放下执念了。德系不再等于“高级”,日系也不是省油的唯一选项。那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跨界合作,没准就是下个爆款的起点。这盘棋走到这步,谁输谁赢,或许还得再看三年。临走时那个老销售又点了根烟,看着空荡荡的展厅,说了句:“反正我是看不懂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