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电池新国标:生死线来了
买电动车就像抽盲盒,电池可能是最大的隐患。这句话现在成了不少新能源车主的心病。不过,明年7月,可能会有一场改变行业规则的“电池风暴”要来了——工信部搞了个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准备正式施行,圈内人都叫它“史上最严电池新国标”。
要是以前的电池标准算是“及格线”,那这个新规直接就是“生死线”了。三大关键改动,戳中了用户最担心的地方。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标准提升
首先呢,就是原来的电池安全标准规定,电池一旦热失控了,得在5分钟之内不能着火。但是现在的新规啊,把这个时间给大大延长了,要求电池热失控之后至少2个小时都不能有明火或者爆炸的情况发生,而且所有的监测点的温度都不能超过60度。
这就相当于说,现在的电池系统得有本事主动阻止热量扩散才行。像宁德时代搞的那个“仿生蜂窝结构”,还有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多维隔热技术”,这两个方案可就是在解决这个难题上走在最前面的。
新能源车电池热失控防护更严了
其次啊,关于热失控的报警和防护,新标准比旧版的要求严格多了。以前的规定是只要求电池在可能引起车厢危险之前的5分钟发出警报就行;现在的新标准呢,不仅要求报警,还特别强调在这报警前后的5分钟之内,不能让烟气跑到车厢里来。这个改动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早点知道危险,赶紧跑出来,直接针对了电动车自燃时“火势蔓延快、逃生时间短”这个问题。
严苛的电池安全新测试项目
最后加了一些新的测试项目,主要是为了覆盖更多的风险情况。其中有个底部撞击测试,就是用来模拟车子被卡到底下的那种情况。这个测试要求电池包能经受住直径30毫米的钢球,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相当于150焦耳的能量),连续撞击三次之后,不能漏液、起火或者爆炸,而且绝缘性能还得合格。
还有一个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测试,主要针对的是频繁快充可能会让电池老化的隐患。新标准要求电池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之后,还得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保证不会起火或者爆炸。具体操作是,先从20%的电量快充到80%,每次充电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新能源车电池新增两项安全测试
新加了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测试,这两个都是咱们平时开车时容易碰到的问题。比如说底部撞击测试,就是让电池更耐撞,这样在坑洼路上就不怕被磕坏,导致着火啥的。还有快充安全测试,主要是解决经常快充会不会伤电池、不安全这些问题。这两项升级一出来,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就更高了,事故风险也小很多。
哎呀,这消息一传出来,好多最近打算买电动车的人都纠结了:是不是得等等,等明年7月以后再买啊?
部分新车已提前符合2026年电池新国标
其实呢,现在已经有挺多汽车品牌公开说自己的车用的电池符合新国标了。像最近刚上市的东风日产N7、星途2025款星纪元ET,还有广汽丰田铂智3X这些车型,都特意提到它们用的电池是符合2026年的新国标的。所以啊,如果你今年想买车的话,只要选的是那些大品牌或者主流品牌,就基本不用太担心电池的问题啦。
动力电池新国标是个新起点
电池的新国标啊,其实不是终点,而是新能源变革的一个新起点。2025版的新国标呢,通过技术升级、检测更严格、监管也更给力了,让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从“出了问题再补救”变成“提前预防和控制”。这下子啊,整个行业就得赶紧跟着创新升级,小公司可能就被淘汰,大公司可能会变得更强大。咱们普通消费者呢,就能用上更安全的电池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