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意外日产在中国销量破6万,轩逸依旧占据绝对主力位置,N7表现稳健但依赖严重,未来插混新车能否迎头赶上

意不意外!10月,中国车市的战况算得上热闹。日产的表现依旧稳稳的,销量单月突破6万大关,整体在行业里还是名列前茅的。你看数据:日产在中国10月卖了61,007辆,几乎赶上了去年同期的水平,虽然这个体感可能还是比年前少了不少(估算下,去年同期可能最高能到7万左右),但已是连续几个月维持在这个档次啦。

最吸引我注意的还是轩逸。天生的网红属性,这车在我身边的朋友、家人、邻居都能碰到。尤其是我们村里的老辈子孙,可能都还能随口说出轩逸这个名字。而且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是的,他们家乡的轩逸几乎都还能开着,九年了,谁都没换过电瓶。这个经久耐用的印象,也是老一辈开的理由。

意不意外日产在中国销量破6万,轩逸依旧占据绝对主力位置,N7表现稳健但依赖严重,未来插混新车能否迎头赶上-有驾

但是,咱们说实话,品质确实不错。村里的那辆十年前的轩逸,没怎么修过,连电瓶都没换。其实在行业内常说的保值率这件事上,轩逸也是硬货。甚至有人说,它几乎算是乡村版的代名词,耐操、不贵、油耗低(其实省油是司机口中的万能词嘛),就是市场口碑的最大资本。

最近我也在想,随着新能源的崛起,日产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高峰期能达165万辆年产销量,现在似乎已到零头。蓝鸟虽然开了九年,保值,省油,但知道吗?这车厂的鸡肋也不少,产能和布局跟不上脚步。你会发现,虽然日产N7纯电版销量还能稳稳的站住脚(6540辆这个月),但是凭这个住得了市场的表现,要持续拉长时段还挺难。

意不意外日产在中国销量破6万,轩逸依旧占据绝对主力位置,N7表现稳健但依赖严重,未来插混新车能否迎头赶上-有驾

我还注意到,日产推出了全新的插混车——N6,预售价10.69万,搭载1.5L插混系统,纯电续航180公里,续航能力还算可以(估算一下:日常上下班和市区短途都绰绰有余)。而且,听说百公里亏电油耗只要2.79L,油耗控得还挺紧的,感觉这车未来潜力挺大。

问题来了,这款车能不能在销量上冲破万呢?它的故事线还很年轻,毕竟才推出没多久,不知道市场反应会如何。对我来说,感觉是挺有潜力的,尤其是对那些还在犹豫新能源的用户——你们觉得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日产在中国市场还能走多久?这是个问题。看看其他车企,比如本田、丰田,它们都在积极推插混和纯电,日产会不会也被边缘化?这让我想到,日产的核心可能还是在线下,靠着轩逸、逍客、奇骏这些爆款支撑。你说,那些年买车的朋友,还是很相信日产的质量——毕竟,蓝鸟那帮老家伙开了九年,车看起来还算挺新。

意不意外日产在中国销量破6万,轩逸依旧占据绝对主力位置,N7表现稳健但依赖严重,未来插混新车能否迎头赶上-有驾

不过呀,想想真不容易。公司销售数据我也查了一下,去年百公里制造成本大概在2.5元左右,利润空间少,行业没细想过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现在国产车价格越来越战火一样拼杀,像奇骏、逍客这些中坚力量,价格便宜,普遍比进口便宜个七八千,但品质其实差别不大——还是那句老话:国产还要加油,虽说技术研发如火如荼,但能不能真正迎头赶上,还是要看未来。

你记得有次我跟修车工聊天,他说:日产这车,真省油,修个电瓶都几十块。听说很多车主刚买到手,平时维护也不多,算下来百公里能省几毛钱油费(不太清楚是不是哄自己),但就是觉得反正车还能开。

意不意外日产在中国销量破6万,轩逸依旧占据绝对主力位置,N7表现稳健但依赖严重,未来插混新车能否迎头赶上-有驾

这又让我困惑:如果日产还能靠耐操+省油在中国市场站住脚,那未来一两年,插混车会不会成为新的爆款?又或者,那些想买性价比高的人,会不会还是更偏爱国产品牌?毕竟,价格便宜点,品牌认知度也挺重要。

真不知道,日产的这一波稳健,能不能坚持到明年?还是会出现山穷水尽的窘境?毕竟,那个国产车还要加油这句话,估计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意不意外日产在中国销量破6万,轩逸依旧占据绝对主力位置,N7表现稳健但依赖严重,未来插混新车能否迎头赶上-有驾

你觉得呢?插混新车能不能撑起来?是不是还得靠人的认知转变和价格战?还是说,未来你更关心的是续航+充电便利?我自己也在猜测,没仔细想过,但我觉得,这个插混车,挺值期待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