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

当爱马仕工匠用72小时完成一只铂金包的缝线,当苹果以iOS生态闭环定义智能设备交互标准,当波音客机每颗螺丝都需通过300项冗余测试,当百达斐丽机芯打磨坚持“看不见的地方更要精致”——每个行业的顶端,都藏着一套不妥协的标准。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整车集成及研发技术中心负责人白岳涵(Johann Buss)
在汽车领域,这份坚守同样清晰。8月7日,2025“奔驰标准”科技日在北京揭开面纱,梅赛德斯-奔驰用139年的积淀作答:真正的豪华,从不是随波逐流的炫技,而是对“好车”本质的永恒坚守。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时代在变,大家对于一台好车的理解也更加多元,但对奔驰来说,有些标准从未改变。”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白岳涵的这句话,恰是对当下汽车行业的精准锚定。在智能配置一度成为比拼焦点的浪潮中,市场正悄然回归理性:安全、操控、舒适,这些汽车诞生之初便刻在基因里的特质,重新成为衡量“好车”的核心标尺。而今年恰逢奔驰中国研发和生产20周年,这场科技日既是对过往的回望,更是对未来造车逻辑的明确宣言。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好开”,是奔驰标准的第一道刻度。在奔驰看来,底盘不是硬件的简单堆砌,而是调校赋予的灵魂。一款奔驰底盘的研发,要历经4年时光:先在驾驶模拟舱“跑遍”全球烂路,再到实地完成“两夏两冬”的极限测试。依托百年积淀,奔驰总结出覆盖舒适性、安全感、掌控感等5大维度的“驾控黄金标准”,包含超130个KPI和1000余项零部件指标——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确保车辆在拥堵城市、崎岖山路、高速巡航等场景下,都能实现“人车合一”的均衡。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为适配中国市场,奔驰将德国以外唯一的大型底盘测试台架设在中国研发技术中心。通过上万次针对中国路况的台架与实地测试,让“奔驰范儿”的操控质感,精准契合国人驾驶习惯。“底盘好不好,得开了才知道”,白岳涵的话道破本质:不追求参数表的炫技,而是让用户在日常通勤的每一公里,都能触摸到安心与乐趣的平衡。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好坐”,则是奔驰标准的另一重注解。“坐奔驰”的口碑背后,是对舒适、耐久与安全的极致雕琢。早在2014年,奔驰S级就以首创的热石按摩功能重新定义座椅体验;一把S级座椅需58块皮革精心缝制,用料相当于5个单人扶手椅,从材质到针脚都藏着对豪华的理解。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而耐久性测试近乎“偏执”:座椅骨架全方面防腐处理,表面皮革要经受超1.5万次真人上下车模拟测试,确保十年使用仍如新。更关键的是安全底线——以头枕为例,奔驰在正反两面选取超10个点位,用远超国标的冲击能量测试,只为让不同年龄、体型的乘客都能获得无死角保护。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真正打动客户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开’心与‘坐’享。”白岳涵的这句话,揭示了奔驰标准的底层逻辑:对潜在风险零容忍,对细节“不对付”。这种坚守,正通过北京与上海研发中心的“双引擎”持续深化——作为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网络,中国团队不仅为本地市场“量身打造”车型,更将中国智慧反哺全球。即将下线的全新纯电CLA,便是“奔驰标准”与“中国速度”的融合之作。
不将就的百年答案:从“奔驰标准”看豪华的本质坚守|汽车观察-有驾
封面新闻认为:从奢侈品的手工坚守到航空航天的安全冗余,行业的终极竞争从来都是标准的竞争。在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今天,奔驰用“好开”与“好坐”的平衡证明:真正的豪华,从不是追逐潮流的转瞬即逝,而是以百年标准为锚,在变与不变中,为用户雕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出行体验。这,或许就是奔驰给行业的最好答案。
封面新闻记者 李继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