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特斯拉 AI5 芯片将成史诗级产品

点击关注不迷路

马斯克:特斯拉 AI5 芯片将成史诗级产品-有驾

马斯克又画饼了?

这次是颗“史诗级”芯片,但特斯拉车主可能真 得等等。

马斯克这位首富在9月7号,也就是昨天,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激情发文,说特斯拉的AI5芯片刚刚完成了一次“非常出色”的设计评审,夸它是“史诗级”产品。

还顺带提了一嘴,说下一代的AI6芯片,可能会是“有史以来最牛的AI芯片”。

好家伙,这帽子一扣,我的耳朵立马就竖起来了。

毕竟“史诗级”这种词,从马斯克嘴里说出来,跟“下周就能上火星”差不多意思,听着就让人心里打鼓。

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老马又在给股东和粉丝们打鸡血?

别急,咱们今天不吹不黑,就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聊聊这个让马斯克如此兴奋的AI5芯片,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它凭什么敢叫“史诗级”,以及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和潜在的特斯拉车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咱得搞清楚,这个AI5芯片是干啥用的。

简单粗暴地说,它就是给特斯拉的车,或者说给特斯拉的“大脑”——自动驾驶系统,专门定制的一块“超级大脑”。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手机里的处理器,只不过它处理的不是刷抖音和打游戏,而是处理汽车周围摄像头拍到的海量画面,然后瞬间判断出前面是车还是人,该刹车还是该转弯,甚至预测旁边那辆车下一步想干嘛。

马斯克这次没光顾着喊口号,难得地给了点“干货”。

他说,AI5芯片特别适合用来运行那些参数规模在2500亿以下的AI模型。

啥叫“参数”?

你可以理解成AI模型的“脑细胞”数量,脑细胞越多,模型就越聪明,但也越“费电”,对芯片的要求就越高。

马斯克的意思是,在这个“2500亿脑细胞”级别的AI模型里,AI5芯片跑起来是最快的,同时还是最省电、最便宜的。

这就有意思了。

他没说“最强”,而是强调了“性价比最高”。

这很符合特斯拉一贯的作风:

不追求纸面数据的绝对第一,而是追求在成本、性能和功耗之间找到那个最完美的平衡点。

毕竟,车是卖出去给普通人用的,不是摆在实验室里当展品的。

那么,AI5到底强在哪?

根据各路媒体的报道和马斯克零零散散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关键点:

第一,算力暴涨。

有报道说,AI5的算力,就是处理数据的能力能达到2000到2500TOPS,是上一代AI4芯片的5倍。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你家里的电脑处理器,一夜之间从赛扬升级到了最新的i9,而且还是不锁频、水冷超频的那种。

这么强的算力,意味着车能同时处理更多摄像头的数据,看得更远、更清晰,反应速度也更快,理论上能让自动驾驶更安全、更丝滑。

第二,功耗控制得贼好。

算力翻了好几倍,如果功耗也跟着翻倍,那车里的电池可就遭殃了,续航里程得打对折。

但马斯克说,AI5在性能暴涨的同时,功耗只增加了20%左右。

这背后靠的是台积电最新的3纳米制造工艺,以及特斯拉自己设计的、专门针对神经网络优化的芯片架构。

简单说,就是用更先进的“刻刀”,在更小的“硅片”上,刻出了更多、更高效的“电路”,同时还能让它们工作时少发热。

这对电动车来说太重要了,省下来的每一度电,都能让你多跑几公里。

第三,成本砍得飞起。

马斯克反复强调“硅片成本最低”。

虽然用上3纳米工艺,单颗芯片的制造成本可能更高了,但因为性能提升巨大,摊到每一单位算力上的成本,反而比上一代芯片低了60%。

这就像你买一台新电脑,虽然总价贵了点,但它能干五台旧电脑的活,算下来还是你赚了。

对特斯拉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把省下来的钱,要么用来降价,要么用来堆更多的配置,反正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AI5确实有点东西?

别急,马斯克这次放的大招,还不止是芯片本身。

他还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调整:

特斯拉决定不再同时搞两种芯片了。

之前,特斯拉有一条线是做“训练芯片”,比如Dojo项目,专门用来在数据中心里“教”AI模型开车,另一条线是做“推理芯片”,比如FSD芯片,装在车里,负责实际开车。

现在,马斯克说,这样分散兵力不好,干脆把所有搞芯片的牛人,全都集中到AI5和AI6这一条线上来。

这个决定很“马斯克”。

他喜欢“All in”,喜欢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把这个篮子做到极致。

他觉得,AI5和未来的AI6,不仅能装在车里负责“推理”,在数据中心里负责“训练”也完全够用。

这样一来,软硬件的结合会更紧密,开发效率会更高,最终产品的体验也会更好。

用他的话说,就是“现在回想起来,这无疑是个显而易见的正确决策”。

这个调整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特斯拉的Dojo芯片项目负责人离职了。

不是项目失败了,而是战略方向变了,资源要集中了。

那么,这么牛的芯片,啥时候能用上?别急,还得等。

根据目前的消息,AI5芯片预计要到2026年底才开始量产。

也就是说,最快也得2027年,我们才能在新款的特斯拉车上看到它的身影。

所以,那些指望马上就能体验到“史诗级”自动驾驶的朋友们,可以先缓缓了。

而更牛的AI6芯片,现在连样品都还没完全搞定。

首批样品据说会在三星韩国的工厂试生产,等2025年三星在美国得 州的新工厂投产后,再进行大规模量产。

AI6的定位更高,它不仅仅是为了车,马斯克说它还要用在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上,甚至可能用在AI数据中心里,去跟英伟达那些顶级的AI训练卡掰掰手腕。

它的设计是“可扩展”的,意思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组合出不同大小的算力模块。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跟我有啥关系?

我又不买特斯拉,也不搞AI数据中心。

关系大了去了。

首先,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特斯拉这步棋走得相当狠。

自研芯片,意味着特斯拉把最核心的“大脑”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就像苹果自研A系列芯片一样,只有自己设计的芯片,才能跟自己的软件、自己的算法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性能榨干到极致。

其他车企,比如小鹏、理想,现在大多还在用英伟达或者高通的通用芯片。

这些芯片当然也很强,但它们是为所有人设计的,不可能专门为某一家车企的算法做深度优化。

这就像是你买了一台顶配的组装电脑,硬件参数很漂亮,但系统优化没做好,实际用起来可能还不如一台硬件稍弱但优化到位的品牌机。

其次,AI5瞄准的“2500亿参数”这个门槛,正好卡在了目前大多数车企AI模型的“脖子”上。

国内很多车企的自动驾驶模型,参数规模就在1000亿到2000亿之间。

这意味着,在未来两三年内,如果他们想追上特斯拉的水平,要么就得自己砸钱搞芯片,要么就得在算法上想别的办法,否则在硬件层面就天然落后一截。

这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可能会加速国产芯片的追赶步伐。

最后,对消费者来说,这最终会带来更好的产品和可能更低的价格。

更强的芯片意味着更安全、更可靠的自动驾驶功能,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而更低的成本,意味着特斯拉有更大的空间去调整售价,或者在不涨价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这对于整个电动车市场,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当然,我们也不能光听马斯克的一面之词。

毕竟,这位老哥的“史诗级”承诺,向来是带着点水分的。

还记得当年他说的全自动驾驶(FSD)吗?

说了好多年,到现在还是个“测试版”。

所以,对于AI5芯片,我们最好的态度就是:保持期待,但别太上头。

等它真正量产装车,经过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之后,再下结论也不迟。

总的来说,特斯拉的AI5芯片,确实展现出了很强的技术实力和清晰的战略思路。

它不是在追求纸面上的“世界第一”,而是在追求实用性、成本效益和系统整合上的“最优解”。

这很“特斯拉”,也很“马斯克”。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打算买一辆支持高阶自动驾驶的电动车,而你又不是特别着急,那我的建议是:不妨再等等。

等AI5芯片上车,等特斯拉把它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打磨得更成熟。

到那个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更聪明、更省心、甚至可能更便宜的特斯拉。

技术的进步,有时候就是需要一点耐心。

马斯克画的这张“饼”很大,也很诱人,但能不能完美地烤出来,我们拭目以待。

毕竟,对于科技产品来说,最终的裁判,永远是时间和用户的钱包。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

你觉得马斯克这次是真有料,还是又在吹牛?

欢迎在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