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了!梅赛德斯-奔驰28款车成都扎堆亮相
今年的成都车展,刚好撞上七夕,场馆里人挤得跟赶集似的。奔驰一下子摆了28台车,从AMG到迈巴赫,再到G级全家桶,全在那儿排开。我是从西门进去的,一眼就被那台全新AMG CLE 53敞篷轿跑吸住——顶棚半开着,红色内饰在灯光下像一杯刚倒好的红酒。销售小哥说,这车定价78万起,“买它的人啊,不是为了代步,是为了心情”。
我蹲下来瞅了一会儿轮眉,那宽度真不含糊,比我邻居老李家的老E Coupe要壮实不少。听他说,这白车身结构还专门加固过,前后轮距也拉宽了点,所以高速变道的时候更稳当。我顺嘴问他敞篷冬天咋开,他笑,说有个叫AIRSCARF®的暖风脖套系统,“三档可调,你就算零下五度,也能吹着热风去喝咖啡”。不过他也提醒我,软顶篷虽然隔音做得不错,但暴雨天最好别长时间停外面,不然缝隙进水麻烦——这是他们售后师傅碰到过几次的小插曲。
绕过去看尾部,那扰流板和鲨鱼鳍造型挺凶,我想起群里一个哥们去年试驾SL时说的话:“这玩意儿你不开快点都对不起它。”动力方面,小哥没念参数表,而是比划着手告诉我:3.0T直六机子、四驱能随时切两驱、还有个48伏电机帮忙提速,“踩深一点,它会给你一脚助攻”,听起来像篮球场上的替补突然冲上来抢断反击一样爽快。他还提到一个细节——后轮主动转向,在地下停车场掉头特别省事,这事以前真没注意过。
再往旁边走,就是纯电CLA的新面孔。据说这是MMA平台第一台量产车型,我第一眼看的是那个封闭格栅,中间星徽呼吸灯效闪了一下,有种“欢迎回家”的意思。有位穿川话口音的大叔围着它打转,说自己平时跑成渝高速多,这续航标866公里让他动心。不过现场工程师悄悄补充,高速120巡航实测大概572公里左右,“已经很厉害了”,因为很多电动车到了这个速度掉得更快。他还指给我们看那两挡变速箱,说这种设计可以兼顾爆发力和耐力,就像骑公路自行车换齿盘一样顺畅,只不过这里全靠电脑管控。
坐进驾驶席,我发现中控屏竟然能上下调角度。这功能销售没主动介绍,是隔壁一个年轻女孩试出来的,她笑说这样夏天太阳再毒,也不怕反光刺眼。我滑动屏幕的时候,还看到导航界面用了类似游戏引擎渲染出来的三维道路模型,把周围车辆、行人甚至辅助驾驶状态都画出来,看起来比传统地图立体多了。有意思的是,他们本地研发团队主导做了城区和高速领航辅助,据说明年OTA还能升级更多功能,不过具体啥样,他们也卖关子不肯细讲。
S级依旧端坐在中央展区,人一靠近就被气场压住。今年款轴距还是3216毫米,那长条形尾灯配合动态迎宾灯效,很有仪式感。我摸了一把副驾座椅侧面的按钮区,有按摩、通风、加热齐活,还藏着个“畅心醒神”模式——据售后技师讲,有客户长途困倦按这个,比喝咖啡管用。当然安全配置依旧夸张,比如碰撞前0.1秒抬升底盘80毫米这招,就连修理厂里的老王都感叹“这才叫预防性保护”。不过他也吐槽一句:这么复杂的系统,要是真坏一次,可不是一般的钱数……
走到另一边,是迈巴赫S 680高定版,那紫色漆真是少见,在不同角度下颜色变化微妙,好几个摄影爱好者举着单反拍不停。据工作人员说,这是MANUFAKTUR特别调制色,还能选内饰绣字或者刻徽章,让整台车彻底私人化。一位女客人在方向盘位置坐了一会儿,对她朋友耳语:“这种颜色以后二手市场不好找接盘,但自己留收藏挺好。”这话让我记住了,因为确实有些高定版本就是为自用而生,不考虑转手价值。
最后逛到了G级阵地,人群明显又密集起来。从燃油版G 500,到AMG G 63,再到纯电G 580,都摆在那里硬朗如初。“越野三件套”继续保留,不过纯电版多出三个新花样,比如原地掉头(他们叫‘G-TURN’),现场演示的时候观众直接鼓掌。有维修经验的人站旁边点评:“非承载+差速锁这些经典东西,加上新科技,以后修起来估计更费脑筋。”倒也是事实,新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体验,还有养护成本的新课题嘛。
临走前路过服务展示区,看见他们模拟拆装发动机盖演示检修流程,每一步都有精确工具和数据控制,一个技师跟同伴嘀咕:“我们干活精细程度,现在比修机械表差不了多少。”想想也是,从900多个服务环节,到人才认证体系,全链条要求苛刻,对于习惯粗放维修的小店来说简直另一个世界。而且今年正好星愿基金15周年,他们特意弄了一块公益墙,上面写满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到希望小学建设等项目名字,让人驻足良久才舍得离开展馆大门口那片喧闹声里去找晚饭吃。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