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发布这件事,如今早已不再是汽车界的独家大戏,倒像是春运抢票,拼的不是速度,是话题。北京越野BJ81项目的启动,既像一声号角,又如撒下的一把钩子,牢牢将关注焦点拴住,仿佛告诉所有军迷:兄弟们,这回真有一辆“你自己人的车”来了。
什么是“Build in Public”?北京越野美其名曰,是全新BIP生产模式,用最潮的话说,叫用户共创。如果用我们家门口菜市场的话术翻译,那就是:“用户兄弟,来一起出主意,咱们搭伙弄辆车。”自诩“战术方盒子”,这定语听着像深夜剧场的热血军备竞赛,其实八成还是延续老派越野的硬派路线,只不过从此不再是高冷秀肌肉,而是全民广场舞打卡地的C位担当。
有必要先复习下前情。眼下在售的BJ80系列刚换新款,2023年末甫一上市,侠客版、至尊型、珠峰版轮番登场,价格参差不齐,区间在29.8万到39.8万元。如果你觉得这些听起来都很像武侠小说里下山闯荡的小弟,那么恭喜你,已经很接近北京越野给自己设定的“方盒子”造型和“军迷潮牌”氛围了。至于未来的BJ81,据说会采用家族最新“五孔式”前脸,不用再纠结“圆灯派”还是“方灯宗”,直接把老祖宗的图腾搬上了脸。
让我猜猜,这车多半会和家族里的兄弟们一样,继续主打大块头SUV市场。参考目前BJ80的数据:长宽高分别是4765/1955/1985毫米,比家里的洗衣机房还大。轴距2800毫米,光这后座空间,怕不是能装下几条军用水壶。珠峰版更是夸张——接近角34度、离去角27度,哪怕三轮摩托进阶版也自愧弗如。
动力方面,BJ80搭载2.3T四缸和3.0T V6两款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70千瓦和206千瓦,峰值扭矩分别为345牛·米和420牛·米。变速箱嘛,2.3T配6速自动,3.0T上8速,这逻辑类似餐馆点菜:“大杯走起,想爽——就给大份!”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后桥差速锁、低速四驱,全都标配——那种下地狱都能爬出来的底气,北京越野显然已经内置了。再看看对手,坦克500也不见得能多出彩,更多的是比谁胆子大,谁先把“铁汉柔情”四个字写在车尾上。
稍加考古,BJ80其实早在2015年首发,2016年上市,这十年间变化不大,遵守着“硬派越野”顽固守旧的路线。比价格区间(15-40万元),和自家BJ40、BJ60一起把市场包了个遍。可惜销量不争气,6月才卖了10台。用互联网大厂逻辑,这就是一个PPT招新项目,还没起飞,发动机先冒了两口烟。
但北京越野的最大牌面并不是这些冰冷参数和规格,更是那份“专为军迷打造”的定位。你以为这是在做车,其实是炒情怀,炒归属感。毕竟在如今SUV遍地、阳春白雪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档口上,敢拿“战术”当名片的产品,已经很少见了。
这不是简单的一辆新车上市,而是一场用户自上而下的“众筹修仙”。你可以参与设计,可以共创名字,甚至可以主导玩法。听起来是一辆方盒子硬派越野,实则是一次汽车新势力的社区试验田。至于是“全员造车”的开放盛宴,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自娱自乐,那就要等BJ81真面世后拭目以待。
北京越野这次玩的,不仅是产品迭代,更是一场军迷情怀的拉力赛。无论成败,它都证明了:方盒子不是老帽子,情怀也能玩出新花样。至于这车能否逆转销量颓势,成为“战术潮品”,还得看它能否走进更多人的平凡日常,而不仅是停在话题的风口浪尖上。新老更替,这届“自己人”的车,值得等等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