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个岗位蒸发!比亚迪西哥工厂为何倒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

7月1日,巴西巴伊亚州工厂的欢呼声传遍车间,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首座乘用车工厂正式投产,首辆新车缓缓驶下生产线。 同一时间,墨西哥新莱昂州的选址地却一片沉寂。 就在两天后,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面对镜头坦言:“墨西哥建厂计划无限期推迟。 ”她身后的巴西工厂机械臂挥舞,而千里外的墨西哥,三处已考察的厂址被贴上“待定”标签。

去年9月,比亚迪团队穿梭于墨西哥新莱昂州、普埃布拉州的工业区,为规划年产能超10万辆的工厂紧急选址。 然而考察刚结束,项目突然冻结,美媒曝出比亚迪决定“等待美国大选结果”。 11月特朗普胜选后,局势急转直下。 这位前总统公开威胁:“若中国车企在墨西哥造车,我将征收200%关税! ”墨西哥官员连夜开会,州政府悄悄撤回给比亚迪的税收优惠和水价补贴。

1万个岗位蒸发!比亚迪西哥工厂为何倒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有驾

更大的压力来自《美墨加协定》谈判。 2025年协定更新在即,特朗普团队多次警告墨西哥:“别做中国商品避税的后门! ”为表“忠诚”,墨西哥政府转头对中国钢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5%-20%关税。 比亚迪墨西哥总经理邹舟曾承诺的“1万个就业岗位”,在墨总统辛鲍姆口中成了泡影:“比亚迪从未提交正式投资申请。 ”

技术泄露恐惧:中国为何按下暂停键?

比亚迪工程师在墨西哥城谈判时,北京总部正经历另一场争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中国相关部门多次否决建厂提案,核心顾虑是:“墨西哥可能允许美国介入工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DM-i混动技术将毫无保留曝光。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特斯拉在墨西哥的超级工厂距离比亚迪选址仅30公里,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2023年已要求墨西哥建立“中国投资审查机制”。更现实的威胁来自贸易规则。 《美墨加协定》要求北美汽车75%零部件需本地生产,这意味着比亚迪必须公开供应链。 一位参与谈判的人士直言:“在墨西哥组装中国半成品? 特朗普团队早盯死了这条路。

1万个岗位蒸发!比亚迪西哥工厂为何倒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有驾

当墨西哥计划陷入泥潭,比亚迪的巴西工厂正全速运转。 李柯在首车下线现场宣布:“这里将年产15万辆,两年内扩至30万辆。 ”工人正在焊接从中国运来的车身骨架,车架、电池包等核心部件在中国预装,巴西工厂仅完成最后组装。 这种“半成品进口”模式让单车关税成本降低40%。为争取更大利益,比亚迪高管已向巴西政府递交申请:要求12个月内减免半组装车进口税。 巴西公司高级副总裁巴尔迪态度强硬:“如果对半成品征整车关税,我们来这儿毫无意义! ”内部文件显示,该厂远期产能目标锁定60万辆,远超墨西哥计划的10万级规模。

行业地震:谁在偷笑? 谁在哭泣?

墨西哥汽车城普埃布拉的劳工代表坐不住了。 当地大众工厂工人胡安抱怨:“我们以为能进比亚迪拿高薪,现在只能继续领大众的底薪。 ”新莱昂州经济发展局官员更焦头烂额,特斯拉工厂虽在建,但比亚迪承诺的就业岗位是特斯拉的两倍。

中国车企的出海逻辑则彻底改写。 比亚迪在泰国投产、匈牙利工厂加速建设,印尼基地即将动工,全部位于“一带一路”合作国。 而墨西哥的教训让更多中企转向“巴西路径”:上汽在智利采用零件分装模式,奇瑞在阿根廷复制比亚迪的半成品组装策略。

1万个岗位蒸发!比亚迪西哥工厂为何倒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有驾

李柯的采访录音仍在媒体循环播放:“我们仍想进军美洲,但新增投资? 没有时间表。 ”巴西工厂的机械轰鸣声中,墨西哥土地上的野草已长到齐腰高。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悬在头顶,墨总统的沉默震耳欲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