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安福特开始挂牌出售自己的电池包组装线时,不少人可能会疑惑:这家曾经叱咤风云的汽车巨头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闲置三条状态良好的电池包生产线,是在断舍离,还是在向世界宣告转型之难?来,我们吃吃这个瓜,扒一扒长安福特那些年的电动化纠结。
先说挂牌出售这件事,资产清理听着像是“大扫除”,但真没那么简单。三条电池包生产线,涵盖插电混动、纯电、轻混动三种类型的产品线,“配置妥妥在线,功能一切正常”,却被贴了转让的标签。买家能用来接手继续造新能源车,长安福特自己却像甩掉拖鞋一样不愿穿了。长安福特坚守的燃油+混动路线,倒挺符合它执行副总裁杨大勇那句“做小池子里的大鱼”的策略。问题是,看起来这小池子里的鱼都快养不活了。
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5月,长安福特的销量像滑滑梯一样一路下滑,5个月足足跌了16.4%。而新能源这块最受关注的蛋糕,它更是没能分一口好,电动化代表车型福特电马在今年7月的销量直接尴尬到只有2辆,是对手企业“人手一卡车”的销量冰山下的一块冰。你说这不是在拍CEO的脸吗?大鱼池小得像鱼缸,里面还能活物吗?
更惨的是财务报表揭露的真相。同比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降了20%,净利润直接断崖式跌58%,这样的业绩曲线怎么看都让人联想到心电图上的“抢救中”。这里最扎心了:从2021到2024年,长安福特的盈利表现就像五星级表情包,翻了一轮又一轮,亏损两年,偶尔亮点,整体却陷入波动。哦,出口拉了点增长?但眼瞅着这些年亏得底裤都快磨没了,有几条出口线能够承得住这份后果?
燃油混动在支撑它销量的同时也拖了后腿。不看别的,就看新能源领域的“老朋友们”,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对手已经在开新能源“快车道”上狂飙。长安福特呢,竟然还在坚持“小池子理论”。消费群体不大,无非就是高端定位+情怀票,但海外市场再被开拓一次,情怀又能支持多久?
说到这里,聊聊人人爱看的人事变动。长安福特新晋执行副总裁王孝飞,这位老将曾在欧尚、深蓝玩得风生水起,如今转战福特,肩负的责任自然是帮他们扭转电动化转型的颓势。他一边带队搞“雷霆行动”专项安全检查,一边协助推进新能源产品研发。雷霆真能带来奇迹吗?到现在,传说中的CX810新能源车型连个影子都没放出来。而官方畅想的新能源产品线、林肯电动化计划,终极目标2028年46万辆规模,看起来有点像“画饼”,毕竟目前就连销量个位数的状态都还没跨过去。
说到底,长安福特转型之难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合资车企的观念变革、资金链压力以及行业竞争态势,都让它步履维艰。那三条转售的电池包组装线或许象征着它在新能源领域的某种遗憾,也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最后想问一句:在这个新能源黄金时代,谁不是想成为“池塘里的大鱼”?只不过有些池塘早就干涸了,再大的鱼也得想办法游出去,长安福特,你准备留得住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