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

全新问界M7比M8少了啥?10万元差价背后,是空间、是体验,但不是核心价值。

成都车展上,问界M7展台人头攒动,不是因为价格揭晓,而是悬念本身就在吊着胃口。大家都想知道:比M8便宜10万的M7,到底少了些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些“少”的东西,是你真正需要的吗?作为一个跑过不少试驾车、坐进过M8后排也体验过M7实车的人,我今天就想和各位车友掰扯清楚:这10万块,到底买的是什么?

外观:小一号的M8,但气场不输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第一眼看到全新M7,我的反应是:“这不就是M8缩小版?”前脸采用扁平化大灯+贯穿式日行灯,家族化语言拿捏得死死的。5080mm车长、3030mm轴距,放在中大型SUV里是什么概念?比理想L6整整大一圈,和L7比也毫不逊色。风阻系数虽然暂无官方数据,但从流畅的车顶线条和隐藏式门把手来看,空气动力学肯定下了功夫。

M8呢?5190mm车长、3105mm轴距,多了110mm长度和75mm轴距。别小看这75mm——它直接决定了第三排是“能坐”还是“敢坐”。我在M8上试过第三排,腿能伸直,头不顶棚;而在M7上,成年人短途应急还行,长途?那真得靠“感情”撑着。

所以第一个答案来了:10万差价的第一笔账,买的是“真正的6座舒适性”。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内饰:冰箱彩电大沙发,M7一个没落下

走进车内,我差点以为自己上了M8。三块独立大屏、鸿蒙座舱丝滑流畅、主驾零重力座椅一键放倒——这些该有的都有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排吸顶屏和7.3升冷暖箱,夏天冰可乐、冬天热牛奶,带娃出行的老铁们懂这有多香。

但坐进M8,差距就出来了。32英寸可升降激光投影巨幕一降下来,影院感直接拉满;68英寸AR-HUD把导航、车速甚至车道线都“投”在路上,科技感爆棚。多区空调更精细,氛围灯玩法更多,连尾灯都能编程显示图案。这些配置,就像饭店里的“精致摆盘”——不吃饱你,但让你觉得值回票价。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所以第二笔账:10万块的第二部分,买的是“豪华仪式感”和“家庭娱乐天花板”。

动力与续航:兄弟同源,差别在“长途焦虑”

M7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选择。增程版用1.5T发动机+36kWh或52kWh电池组,WLTC纯电续航165-251公里,馈电油耗6.2-6.5L/100km。这意味着什么?日常通勤基本纯电,一周充一次;跑高速也不怕,加油即走。

纯电版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后驱227kW,四驱387kW,性能足够“踹”你一把。而M8纯电版搭载100kWh宁德电池,CLTC续航最高705公里,比M7多出近200公里。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这里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M7的电池容量选择更灵活。36kWh版本适合城市代步,成本更低;52kWh则兼顾长途。M8直接上大电池,追求的是“无焦虑出行”,但代价是车重增加、价格上扬。

所以第三笔账:10万块里,有一部分买了“多出来的200公里续航”和“更大油箱带来的补能便利”。

智驾系统:兄弟俩用同一套“大脑”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这才是最让我意外的地方——M7和M8都配备了192线激光雷达、后向固态激光雷达、4D毫米波矩阵,搭载乾崑ADS系统。这意味着什么?无论是自动变道、匝道通行,还是城区NCA,两车的智驾能力几乎一致。

我在重庆试过M7的城区领航,面对复杂立交和突然加塞,系统反应果断,刹车柔和。一位M8车主告诉我:“开了半年,智驾使用率超80%,上下班基本不用接管。” 这说明什么?华为的智驾系统已经下放到了M7这一级别,不再是M8专属的“高岭之花”。

所以第四笔账:这10万块,没花在“主动安全”和“高阶智驾”上。M7的核心技术,一点没缩水。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空间与家用场景:5座够用,6座才叫“全家安心”

我们来算一笔现实账。如果你家是三口之家,偶尔父母搭顺风车,M7的后排宽敞得像客厅。后备箱放婴儿车+露营装备绰绰有余。但如果是二胎家庭,加上双方老人偶尔同行,M8的第三排就是“刚需”。

我问过一位M8车主:“第三排你常用吗?” 他说:“不常用,但每次用,都觉得这钱花得值。去年春节回老家,爸妈坐第三排,腿能伸开,下车不喊腰疼——这就是孝顺的成本。”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而M7的第三排,更适合孩子或短途接驳。它不是不能坐,而是“坐得舒服”和“坐得将就”的区别。

所以第五笔账:10万块,买的是“全家人长途出行的尊严”。

和竞品比,M7的杀手锏是什么?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我们拿理想L6(指导价约25-30万)来比。L6轴距2920mm,车长4908mm,比M7小一圈。虽然也有冰箱彩电,但智驾硬件上,L6用的是128线激光雷达,而M7是192线,感知精度更高。更重要的是,M7的智驾系统来自华为乾崑,算法迭代更快,实际体验更接近“老司机”。

再看理想L7(约32万起),尺寸接近M7,但价格已逼近M7顶配。而M7一旦定价在26-33万区间,就等于用L6的价格,提供了L7的尺寸+M8的智驾。

一句话总结:M7是用旗舰技术,打中端市场。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怎么选?

如果你是:

年轻家庭,主力5座,追求科技感和性价比 → M7完全够用

三代同堂,经常长途出行,追求极致舒适 → M8才是归宿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商务接待为主,要气场要排面 → 那得看M9

M7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在核心价值上妥协。 它把M8的“大脑”和“骨架”拿过来,砍掉一部分“面子工程”,塞进一个更亲民的价格区间。它不是M8的“缩水版”,而是“精准裁剪版”。

9月23日价格揭晓后,我相信M7会成为问界的销量担当。因为它做对了一件事:让消费者明白,10万差价买的是“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你觉得第三排空间值不值10万?

你会为AR-HUD和激光巨幕买单吗?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如果M7定价26万起,你会考虑它还是理想L7?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是爱开车也爱琢磨的XXX我,下次试驾见。

价格相差10万 全新问界M7比M8差在哪-有驾

(P.S. 展台上有个细节:M7的冷暖箱支持手机APP远程调温。我试了试,提前半小时把饮料调到冰镇——这小功能,真挺戳人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