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本田中国公布了2025年8月终端汽车销量数据,当月销量为53339辆,同比下降6.36%。尽管环比增长19.01%,但下滑趋势依旧明显。
2025年1 - 8月,本田在中国终端汽车累计销量413310辆,同比下降21.35% ,已经连续八个月呈现双位数下跌。曾经辉煌的本田,如今销量成绩似乎不太乐观,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昔日辉煌不再,连续下滑成常态
回望过去,本田在中国市场也曾风光无限。2020年本田中国达到销量巅峰,全年销量高达162.7万辆,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分别创下80.66万辆和82.03万辆的历史新高。那时的本田,月均销量超14万辆。
但好景不长,从2021年开始,本田销量就开启了下滑模式,2021 - 2023年销量分别为156.15万辆、137.31万辆、123.42万辆,到2024年更是暴跌30.94% ,销量首次跌破百万辆,仅为85.23万辆,而2025年依旧延续下滑态势。与国产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相比,本田8月销量仅为比亚迪373626辆的七分之一,和吉利、奇瑞等车企相比,也大概只有人家五分之一的水平。
车型表现分化,爆款也难撑大局
8月份,本田旗下车型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曾经的“三驾马车”中,雅阁和CR - V销量勉强破万,思域却只卖出不到4千台。除了雅阁、皓影和CR - V,本田其他车型销量均未超过5千台。曾经的神车飞度,8月仅卖出23台,凌派更是只有5台。
而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型,广汽本田P7在8月卖出253台,东风本田S7只卖出64台,这样的销量成绩着实不太理想。曾经能靠几款爆款车型撑起销量大盘,如今爆款热度减退,新车型又难以快速崛起,本田在车型布局上似乎陷入了困境。
新能源转型滞后,技术差距渐显
本田销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转型滞后。2025年上半年,本田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不足14%,远低于自主品牌71%的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当竞品普遍搭载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辅助不断升级时,本田很多车型还停留在传统燃油动力阶段,像雅阁仍以1.5T燃油动力为主。
技术上的代差,使得本田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消费者在购车时自然会更多地倾向于技术更先进的品牌。
战略调整,能否扭转乾坤?
面对销量持续下滑的困境,本田也在积极做出改变。2025年5月,本田发布全球事业规划,调整四轮电动化战略。
一方面,以智能化为核心,强化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竞争力,自主研发新一代ADAS,与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共同开发适合中国道路环境的新一代ADAS;另一方面,调整动力总成产品矩阵,夯实事业基盘,强化混合动力战略,计划2027 - 2030年间在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 ,并下调2030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占比预期。
本田还计划在2026年推出 “Honda 0系列”首款车型,致力于打造软件定义汽车。这些战略调整能否让本田在未来重新找回在华市场的优势,我们拭目以待。
本田8月的销量数据,反映出其在华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合资品牌都在经历转型阵痛,本田如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提升产品竞争力,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将是其未来在华市场能否逆袭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