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

2025年10月23日晚,比亚迪搞了个秦·宋2026款上市发布会,2026款宋Pro DM-i正式亮相,纯电续航从老款115km跳到133km,综合续航飙到1508km,亏电油耗创了个记录,百公里只要3.2L!

这消息一出,汽车之家炸锅:"这续航加得也太实在了吧?理想L6要慌了?问界M7要怂了?"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插混市场"神仙打架"的白热化阶段。

问界M8刚拿下周销冠军,理想L6靠212km纯电续航疯狂圈粉,比亚迪这时候给10万级家用SUV加续航、降油耗、升配置,摆明了是要在"10-15万插混SUV"这块肥肉市场"死磕到底"。

那问题来了: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

比亚迪这次升级是真有料,还是"挤牙膏式"应付?


限时售价9.98万起,面对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狠人",老牌劲旅比亚迪这次能不能守住10万级插混王者的位置?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续航涨了18km?比亚迪这次到底动了什么手脚?

先敲黑板划重点:2025年10月23日晚上,比亚迪在秦·宋2026款上市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2026款宋Pro DM-i。

纯电续航CLTC工况从老款115km跳到133km,亏电油耗NEDC工况低至3.2L/100km,综合续航突破1508km。

价格方面,超级置换权益后限时售价9.98万-12.28万元,比老款基本持平。

当时很多人嘀咕:"就加个18km续航,还降了点油耗,能有啥区别?"

结果仔细一算账,真香警告,这18km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具体来说,这次升级集中在三个用户最扎心的痛点:

一是纯电续航"捅破"日常通勤瓶颈:老款115km续航什么概念?

城市上下班单程20km,来回40km,开个空调、堵个车就得亏电烧油。

新款133km什么概念?

日常通勤可以实现纯电出行,一周5天通勤基本不用加油。

以深圳南山到福田距离为例,单程约18km,来回36km还剩97km余量,意味着一周5天通勤只需充电1-2次,而老款得充2-3次。

应用场景是:市区加近郊混合出行。

比如周末带全家去欢乐谷,单程30km,老款来回60km刚好耗光电,回程全程烧油,新款来回60km还剩73km电量,基本实现"周末郊游纯电往返"。


数据显示:日常通勤用家用充电桩,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比坐地铁还划算。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算下来,"5天通勤加2天郊游"的典型用车场景下,新款月均油耗可以压到0.5L/100km以下,老款约0.8L/100km,一年能省油费1500-2000元左右。

二是亏电油耗"创了全球SUV新纪录":很多人以为加续航就是"塞更大电池"。

但比亚迪这次玩了个更狠的,依托第五代DM技术升级,宋Pro DM-i亏电油耗低至3.2L/100km。

这背后是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隐藏升级":动力方面依旧沿用1.5L发动机加单电机组合,发动机功率74kW,电动机功率120kW,但通过热效率提升加电控系统优化加能量回收增强,硬是把亏电油耗从老款的3.8L/100km降到了3.2L/100km。

说白了,比亚迪这次不是"简单加电池"。

而是把发动机热效率、电机效率、能量回收三大核心全优化了一遍,用技术实力把"油耗焦虑"和"续航焦虑"一起往后推了一大步。

三是底盘"偷偷"升了个级:新款底盘硬件升级,全系标配前麦弗逊加后四连杆独立悬架,老款是后多连杆。

经过针对性调校,可有效过滤路面细碎颠簸,过减速带时悬架能过滤掉多余弹跳,高速行驶遇桥梁接缝、起伏路面,车身能稳稳承托。

这个升级看似不起眼,但对于经常走烂路、带全家出游的用户来说,舒适性提升是实打实的。

此外,新车还换装了集成式豪华电子怀挡,新增手车互联、游戏中心、无麦K歌等功能,智能化体验同步进阶。

外观方面新增"冰珀青"车色,灵感源自宋代影青瓷,颜值也跟着升了一档。

加续航降油耗,比亚迪到底在怕什么?

可能有人要问:比亚迪好端端的,为啥给宋Pro DM-i加续航、降油耗、升底盘?

难道是市场压力太大?


其实这背后藏着比亚迪对2025年10万级插混市场的"精准狙击"。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先看大环境的变化:2025年的SUV市场已经进入"电力驱动、智能引领"的新阶段。

10月销量榜显示,比亚迪凭借成熟的DM-i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让主流消费者能以亲民价格享受新能源技术红利。

但问题是,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正在疯狂下探市场:理想L6售价24.98万起,纯电212km和问界M7售价24.98万起,增程230km凭借智能座舱和高阶智驾疯狂抢市场。

虽然价格贵了10万,但"科技感"和"豪华感"确实打动了不少预算充足的用户。

是用户需求升级:2025年上半年,23%的潜在车主将智驾列为第一购车因素。

这个比例在一年前还不到10%,2023年买插混的人还能接受"100km纯电凑合用",但到了2025年,用户变得更"贪心"。

既要便宜,预算卡死15万内,又要续航长,最好日常通勤不烧油,还要油耗低,长途出行省钱,甚至开始关注"底盘舒适性"和"智能化"。

再看比亚迪的焦虑:宋Pro DM-i本来是比亚迪的"销量担当"。

2025款上市后月销稳定在3万辆左右,但2025年上半年开始面临"上下夹击"。

向上,理想L6、问界M7靠着200km加纯电续航加智能化吸引预算充足的用户。

向下,零跑C10售价12.88万起、长安启源Q07售价13.59万起等新对手靠"性价比"抢走价格敏感型客户。

宋Pro DM-i虽然性价比高,但115km续航在一线城市用户眼里"有点不够看",3.8L/100km的亏电油耗也不是最优。

最致命的痛点来自用户真实反馈:比亚迪内部肯定做过大规模车主调研。

发现宋Pro DM-i车主吐槽最多的就是"纯电续航不够用加亏电油耗还能再低"。

上海车主说"每天通勤50km,115km续航夏天开空调只能撑2天",广州车主说"周末去长隆来回70km刚好烧油,体验不如纯电",成都车主说"亏电跑高速油耗4L左右,希望能再低点"。


技术储备到位: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搭载在秦L、宋L等新车上早就把插混系统"卷"到极致。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热效率高达45.3%,亏电油耗低至3.2-3.4L/100km,这次给宋Pro DM-i升级,本质上是把"新技术下放到老平台",用成熟技术打一场"守卫战"。

说白了,比亚迪这次升级不是"被逼无奈"。

而是拿着用户痛点清单加技术储备加市场压力,精准狙击10-15万插混市场的"续航焦虑症加油耗焦虑症"。

顺便给理想、问界、零跑这些对手立个规矩:你们能做到的,比亚迪用更低价格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133km续航加3.2L油耗能改变战局吗?新宋Pro DM-i会逼疯谁?

现在问题来了:比亚迪把续航从115km加到133km,油耗从3.8L降到3.2L,底盘还升了级,到底能掀起多大风浪?

其他品牌会不会连夜开会改方案?

从续航加油耗组合拳看,新宋Pro DM-i找到了"黄金平衡点":对比同价位竞品。

理想L6纯电212km售价24.98万起、问界M7增程230km售价24.98万起、零跑C10纯电130km售价12.88万起、长安启源Q07纯电125km售价13.59万起。

乍一看,新宋Pro DM-i的133km续航"不是最长的",但综合性价比最优:比理想或问界便宜12-15万,续航少80-100km,但日常通勤每天50km以内体验几乎一样,而且亏电油耗3.2L完胜理想L6的6.2L。

比零跑C10便宜3万左右,续航多3km,亏电油耗更低,品牌力和保值率更强,比长安启源Q07便宜1-2万,续航多8km,油耗低0.5L,产品成熟度更高。

从用户场景倒推,133km续航加3.2L油耗精准打击三类人群:一线城市通勤族占比约35%,每天往返40-60km,133km续航能实现"一周充电1次",彻底告别"两天一充"的焦虑,即便偶尔亏电,3.2L油耗也不心疼。

二三线城市家庭用户占比约40%,日常市区代步加周末近郊游100km内,133km续航能实现"90%场景纯电化",一年油费省2000-3000元,长途自驾时3.2L油耗让你开得更从容。

预算有限的实用主义者占比约25%,想要插混体验但预算卡死12万内,新宋Pro DM-i是"续航够用加油耗最低加价格亲民"的最优选择。


从竞争格局看,新宋Pro DM-i会"精准打击"三类对手:向上打,抢走部分理想L6或问界M7的"预算敏感型"潜在用户。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这些人本来想买25万车,但看到10万的新宋Pro续航够用、油耗更低,降级消费。

横向守,堵死零跑C10、长安启源Q07等同级对手的"续航牌"和"油耗牌"。

零跑C10本想靠130km续航越级打击,结果新宋Pro升到133km还便宜3万,启源Q07的3.7L油耗也被3.2L打脸。

向下压,挤压传统燃油SUV市场,比如本田CR-V、丰田RAV4这些15万级燃油车,面对"每公里不到1毛钱"的新宋Pro,优势荡然无存。

业内人士分析:新宋Pro DM-i上市后,2026款宋L与宋Pro的同步更新,是比亚迪在主流SUV市场的一次体系化升级。

两款车型覆盖10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通过提升续航、强化底盘与智能配置,比亚迪在同级别产品中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长期影响:新宋Pro DM-i把"10万级插混纯电续航"的及格线从100km拉到了133km。

把"亏电油耗"的标杆定在了3.2L,以后其他品牌想在这个价位段立足,续航低于130km、油耗高于3.5L基本没戏。

这就像当年比亚迪把纯电车续航从300km卷到600km一样,重新定义行业标准,逼着对手跟进或出局。

网友吵翻了!这些灵魂拷问你也纠结吗?

新宋Pro DM-i续航加油耗升级的消息一出,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

咱挑几个最扎心的问题聊聊。

问题1:"133km续航够用吗?会不会还是得天天充电?"

这得看具体用车场景,如果是单程15km以内的通勤,比如深圳南山到福田,133km续航能撑一周5天通勤加周末市区买菜,基本实现"每周充电1次"。

但如果是单程30km以上的长距离通勤,比如住东莞上班深圳,单程50km,133km续航来回100km,还能撑3-4天,比老款115km只能撑2天强很多。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是冬季续航衰减问题:北方冬天零下10℃以下续航打7折,133km变93km左右,单程30km通勤勉强能撑2天。

南方冬天0-10℃续航打8-9折,基本不影响使用,总之,133km续航的"日常通勤纯电化"覆盖率能达到85%-95%,比115km的70%-80%高多了。

而且即便亏电,3.2L油耗也不心疼。

问题2:"3.2L油耗是真的吗?实际能开出来吗?"

宣称NEDC工况百公里亏电油耗3.2L,但要知道NEDC工况比较理想化。

实际使用中,城市拥堵路况可能在3.5-4L,高速120km或h巡航可能在4.5-5L,但即便这样也是同级最低。

很多老车主反馈:日常混合路况市区加高速油耗能控制在4L以内,比同级燃油车的7-8L省太多了。

问题3:"新款比老款贵吗?现在买老款能捡漏吗?"

新款限时售价9.98万-12.28万,和老款基本持平,但现在2025年11月老款已经进入"清库存"阶段。

部分4S店有5000-10000元优惠,算下来老款顶配约11.5万,新款顶配约12万,差价5000元。

值不值?

算笔账就知道:多花5000买18km续航加0.6L油耗降低加底盘升级。

如果你是高频通勤用户每天50km,一年1.8万km,18km续航能让你充电频率降低30%,0.6L油耗降低能让你年省油费800-1000元,5年基本回本,而且用车体验明显提升。

如果你是低频用户每天20km,一年7000km,老款优惠后性价比更高。

问题4:"比亚迪插混保值率怎么样?三年后会不会大幅贬值?"

这个得客观说:比亚迪插混的保值率在自主品牌里属于第一梯队。

根据近期数据,宋Pro DM-i三年保值率约60%-65%,同期理想L6约68%,零跑C10约50%,主要原因是:保有量大累计销量超百万,二手车市场认可度高。


三电终身质保首任车主,打消买家顾虑,维修保养便宜,比亚迪全国服务网点多,配件价格透明。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新款133km版本上市后,预计三年保值率能维持在65%-68%,甚至可能因为"续航加油耗升级"而略高于老款。

问题5:"10万买插混SUV,还是加钱上理想或问界?真有15万差价的体验差距吗?"

这个问题最扎心,理想L6纯电212km,售价24.98万起和新宋Pro DM-i纯电133km,售价9.98万起差价约15万。

体验差距主要在:续航差距,理想多79km纯电,但日常通勤50km以内,两者体验几乎一样。

差距主要在长途出行,理想能实现"200km内纯电",宋Pro只能"133km内纯电",但宋Pro亏电油耗3.2L完胜理想的6.2L。

智能配置,理想有NOA高速领航加全场景泊车,宋Pro只有基础L2辅助驾驶,智能化差一档。

品牌溢价,理想主打"奶爸车",座舱豪华感三联屏加冰箱彩电和空气悬架是核心卖点,宋Pro更偏"实用主义"。

总结:如果预算充足25万加,追求智能化和豪华感,选理想。

如果预算有限10-12万,看重性价比和日常够用,选新宋Pro DM-i,这15万差价买的不是"续航",而是"品牌调性加智能体验加豪华感"。

结语:比亚迪又给插混市场"立了个规矩"!

从2025年10月23日新宋Pro DM-i的续航加油耗双升级这一战就能看出:比亚迪早就不只是"造车的"。

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下放加精准狙击",10万的插混SUV,续航给你升到133km,油耗压到3.2L,底盘升级成四连杆,价格还死死守住9.98万起步价。

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给同行"立规矩":以后10万级插混,续航低于130km、油耗高于3.5L就别出来丢人!


战略意图:理想、问界靠着25万加的高价"吃肉",比亚迪就用10万级的高性价比"喝汤加掀桌子"。

续航从115km涨到133km,看着只多了18km,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差距有多大?-有驾

你们卖25万,我卖10万,续航只差80km,但我能覆盖90%用户的日常场景,亏电油耗还比你们低一半,还能省下15万块。

这一招"农村包围城市",逼着新势力要么降价但成本压力大,要么眼睁睁看着比亚迪吃掉10-15万市场。

当前中国插混市场竞争已从"是否混动"转向"混动品质"。

改款后的宋Pro DM-i提升纯电续航里程、降低能耗,降低使用成本,加速抢夺传统合资燃油车企的市场。

这才是比亚迪的真正目的,用技术普惠加极致性价比,重新定义10万级家用SUV标准!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你预算10-12万,想买插混SUV,你会选"续航加油耗双升级"的新宋Pro DM-i,还是等等看其他品牌会不会跟进降价?

或者咬咬牙加钱上理想或问界?

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