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这边车展场地还没落成,销售那哥们一边打电话一边嘟囔:今年比亚迪展台面积得翻倍,得准备好接待潮水似的客户。我趁机随口问了句:比亚迪这次主打啥新车?他说:海洋系还有腾势D9,尤其腾势D9,卖得挺快的,毕竟MPV市场不多见好选择。
咱先不聊展台面积,这些数字总是变的。据销售体感,比亚迪今年蹭热度更多了,展位加上各种互动体验,估计展期日均访客能上万人(体感)。从研发角度看,比亚迪这家伙变形挺快,不是简单把电池放进车里,而是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搭,把续航、动力、智能全都拼进去。这就有点像咱做饭,材料不变,调味和火候一调整,口味完全不同。
说到海狮06,这车去年就烤过火,年轻人的心头好。一个朋友试驾回来直接说:操控挺灵活,方向盘不像电动车那么虚,反倒有点手感,干货不少。相比同价位某国产SUV,海狮06底盘调教明显更软但更有韧性,减震效果与舒适度兼顾。算是电动车里难得的会开的类型。但我得承认,刚才说海狮06满足年轻人需求,估计有点打高了,不是每个年轻人都爱它的外形,审美这事儿很主观。(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比亚迪设计这块能不能算是它的一大卖点,真得细品一番)
腾势D9那边又是另一套故事。它摆明了高端路线,主打宽敞和智能。从研发角度说,腾势的智能互联不像普通车型是加件高科技,更像给汽车系统做了个大升级,像给你老旧手机换了全新系统一样。结果是开起来省心、车机响应快,用户体验提升不少。和比亚迪同价位的蔚来ES6比,这辆MPV乘坐感显然有优势,毕竟空间利用率是MPV的强项。但我最近翻了翻相册,发现腾势D9的内饰某些细节做工还没达到豪华车那个梯队,可能技术上还得打磨。
我和销售聊着,突然撩起个问题:腾势D9这价格,用户真愿意冲么?毕竟高端新能源市场坑不少。销售憨憨地答:你说用户脑回路,说不清楚哈,他们往往买车讲情怀,讲品牌定位,也讲功能体验。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里面的用户心理比车架技术还玄乎,真不好摸到底。
方程豹钛7首次亮相,听起来豪横。这车面向越野新能源赛道,比较小众。供应链上,这种定位的车型零部件不可能像主流轿车标准件那么多,做起来就像定制西装,难度和成本都高。我没细想过,方程豹是不是借助了比亚迪在电池包和电机上的通用组件,减少开发成本?这是个估算,没啥数据支撑。
再说价格和成本,这两天我偷偷算了下,按目前市场售价和保值率(体感),同级别新能源中大型SUV普遍三年折旧30%-35%。腾势D9如果卖入百万元上下,三年后实际持有成本要比传统燃油车低不少。但这也取决于充电基础和政策支持,咱襄阳这样的二线城市,充电桩普及率大概在40%-50%(估算)——这还是挑战。
车展现场比亚迪设置的互动体感区挺有趣,亲测模拟驾驶环节转向和加速反应比我预想顺滑。销售小哥凑过来说:现在用户注重体验感,动手开一把,比看说明书管用得多。我也有点嫌麻烦,毕竟现场人多,排队等模拟体验块费精神。
展览区另有技术讲解,专业人士解说电池技术,简单比喻就是:比亚迪电池像厨房里的多功能锅具,不仅加热快,还能保温,关键还省电。但我对外界宣传的刀片电池是那么回事,曾经我有点乐观,觉得它万能,可后来算算,多条数据告诉我它更多是安全和寿命上的突破,性能提升其实没那么戏剧化。
我顺口问了句:这次方程豹的越野性能能让老车迷满意吗?销售愣一下:得现场试试,纸面参数是硬货,但泥地和山路上表现如何还是未知数。说真的,这我也挺好奇。
车展那边联动活动颇多,包括万人汽车团购会,销售表示:厂家直供加经销商让利,理论上是全年最有诚意的优惠。对于本地消费者,诱惑力当真不小。
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到底能多快增长?消费者真的愿意为这些技术溢价买单吗?我承认我没答案。也许得等一等后续的真实用车反馈。
走在车展现场,比亚迪新车灯光闪烁中,我突然觉得,车展不只是卖车那么简单,更多是种氛围制造。一台新车,一个互动体验,都足以让人多点期待。
对了,你们觉得,比亚迪这种多品牌战略,会不会有点像手机品牌下面推水和旗舰机的思路?这件事我还没理清楚。(这段先按下不表)
也不知道多少路人会在几天后真正记住这些车的名字,还是只记得那款外形特别耐看的方程豹钛7的粗犷轮廓。或许,比亚迪真正要的,是在人心里留下的感觉。
选择一辆新能源车,多半是选个未来感包装,对吧?但那种握在手里的方向盘呢?手感还是得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