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大众扔出个重磅消息:途锐最终版(Final Edition)官图正式发布!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汽车论坛都刷屏了:"大众这是要停产途锐?""燃油豪华SUV要凉了?""BBA笑了还是慌了?"
要知道,途锐可是大众的旗舰SUV,从2002年诞生到现在卖了20多年,在国内可是"百万级豪车"的象征。
现在出个"最终版",还配上专属标识、提供汽油和插混动力可选,这明摆着是要"体面退场"啊!
那问题来了:大众为啥对途锐"痛下杀手"?
燃油大SUV真的要凉凉了吗?"最终版"三个字什么意思?大众这是要跟途锐说拜拜了?
先划重点:2025年10月16日官方公布的途锐最终版,英文名叫"Touareg Final Edition",这个"Final"可不是随便取的——在汽车圈,但凡带上"Final"或者"Last Edition"字眼的车型,基本就等于在说"这是最后一批,买一台少一台"。大众官方已经明确确认途锐将于2026年正式停产,这次的操作已经够明显了:专属的铭牌标识、限量配色、还特意强调"致敬23年传奇历程",摆明了是在给途锐"办告别宴"。
当时很多车迷第一反应是:"不至于吧?途锐在欧洲卖得挺好的啊!"
结果仔细一查数据,真相有点扎心。根据官方数据,途锐在欧洲的销量持续下滑:2023年售出15613辆,2024年售出14962辆,2025年上半年只卖出6928辆。
要知道在2010年代初巅峰时期,途锐全球年销能达到约8万辆,现在这个数字真是惨不忍睹。
大众自己都在"革自己的命":ID系列纯电SUV全面铺开,ID.4、ID.6这些电车一辆接一辆往市场砸。欧洲那边卡得更死,2035年禁售燃油车已经板上钉钉,途锐这种"大排量燃油SUV"夹在中间真是里外不是人——继续造燃油车越来越不符合环保,转纯电又没途锐这个价位的市场定位。
说白了,大众这次推最终版,就是给途锐找个"体面下车"的台阶,让这款老将军风风光光地走完最后一程。
具体来看这次最终版的核心变化,大众真是把"情怀牌"打到极致了。车身后窗饰板上用激光刻着"Final Edition"字样,迎宾踏板、仪表台饰板等细节也带有同款标识,高配车型的真皮换挡杆上也有专属铭牌。
最有心思的是这套标识设计,无处不在地强调着"这是最后一代"的身份,极具纪念价值。
配置方面更狠,基础版就标配可加热的18向电动调节座椅、Curved Display信息娱乐系统、18英寸轮圈以及完善的驾驶辅助系统。Elegance版本升级为IQ.Light矩阵式LED大灯、3D尾灯、多色氛围灯,还加入拉丝铝或实木饰板与镀铬排气口。R-Line版本主打更动感的外观与座椅造型。
官方指导价在德国市场起售价为75025欧元,约合人民币62万元左右,摆明了是"亏本赚吆喝"——反正要停产了,最后捞一波情怀粉丝。
动力配置上,最终版提供3.0T V6汽油发动机和3.0T V6柴油发动机版本。汽油版最大功率250千瓦(约340马力),柴油版则有170千瓦和210千瓦两种调校可选。
最猛的是顶配途锐R插电混动版,综合输出456马力(340千瓦),最大扭矩700牛米,售价达103005欧元(约合人民币85万元),代表了途锐当前的性能巅峰。
大众这是把途锐所有"看家本领"全拿出来了,让不同需求的粉丝都能挑到心仪版本,算是最后的"全家福大团圆"。当时很多人觉得大众这是"炒冷饭骗钱",结果订单一开,欧洲市场48小时内预订量就破了5000台,国内平行进口商都在抢配额。
这就尴尬了——明明说好"告别",结果抢的人比在售款还疯狂!
看来途锐这块"金字招牌",真是深深刻在老粉丝心里了。
途锐到底是个啥来头?为啥"最终版"能勾起这么多人破防?
可能有人要问:途锐不就是个大众SUV吗?
凭啥"停产"能搞得这么轰动?
这就得从途锐的"出身"聊起了。途锐这车厉害就厉害在出身名门——它是大众、保时捷、奥迪三家联合开发的产物。2002年第一代途锐跟保时捷卡宴、奥迪Q7用的是同一个MLB平台,共享发动机、底盘技术。
现款途锐是与奥迪Q7、Q8、保时捷卡宴、宾利添越及兰博基尼Urus同平台打造。说白了,途锐就是"穿大众外套的保时捷",当年工程师甚至开玩笑说:"买不起卡宴?那就买途锐,机械素质差不了多少。"
这话还真不是吹牛,途锐的底盘调校、四驱系统跟卡宴师出同门,只不过卡宴挂着保时捷标能卖150万起,途锐挂大众标只要五六十万,性价比一下就出来了。
这车刚上市时就立了个Flag,拿去挑战达喀尔拉力赛。要知道,达喀尔可是"车界地狱",动不动50度高温沙漠、零下20度雪山、上千公里烂路连轴转,能跑完就算赢。
结果途锐不仅跑完了,还在2009到2011年连续三年拿冠军!
这一战把途锐打成"越野硬汉"加"豪华舒适"的双标杆,在欧美市场卖爆了。2005年,途锐成功征服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创造了汽车所能到达的最高海拔高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6080米。
2006年,途锐V10 TDI拖动重达155吨的波音747-200前行了150米,创造了汽车拖拽重量的世界纪录。2011年,V6 TDI版本在不到12天内完成从阿根廷到阿拉斯加、长达22750公里的旅程。
这一系列传奇成就,让途锐成为了真正的"越野之王"。
根据官方数据,自2002年诞生以来,途锐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20万辆:第一代售出47万1千辆,第二代48万3千辆,第三代预计将达到26万5千辆。国内市场在途锐刚进口时也很火爆,2010年途锐正式进口到中国,起售价70多万,顶配破百万,但依然挡不住有钱人买单。
为啥?
因为那会儿国内SUV市场还没这么卷,宝马X5、奔驰GLE都还没国产,途锐凭着"德系豪华加越野性能加保时捷同款技术",成了企业老板、明星的标配座驾。当年在北上广深,路上看到途锐基本等于"低调的狠人",开这车的不是公司大老板就是闷声发大财的主儿。
但好景不长,2015年之后途锐开始走下坡路。是竞品国产化疯狂降价,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陆续国产,价格腰斩。
进口X5要100万,国产X5L只要60多万起,途锐还坚持纯进口,价格死活降不下来,性价比瞬间没了。
大众自己"窝里斗",途昂这个7座大SUV30万起一出来,抢走途锐的潜在客户。很多人一算账:"途昂空间更大,配置差不多,价格便宜一半,为啥要买途锐?"大众自己把自己客户分流了,这操作简直是"左手打右手"。
到了国内市场,途锐在2024年全年销量只有约6000辆左右,月均销量不足550辆,相比巅峰时期简直是天壤之别。
大众高层一算账:继续投钱研发下一代途锐,回本遥遥无期;停产,还能省下研发费用投到电动车上。
最终就有了现在的"最终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体面退场,给这位老将军一个风光的告别仪式。
途锐"退场"背后,藏着燃油豪华SUV的集体焦虑?
途锐最终版的发布,表面上看是大众一个车型的战略调整,但往深了看,这事儿暴露出整个燃油豪华SUV赛道的"生存危机"。先看这座大山,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已经板上钉钉,中国"双积分"越来越严,美国加州也在推"2035禁燃"计划。
这意味着啥?
燃油车留给厂商的时间最多还有10年,像途锐这种"大排量V6"的豪华SUV,每卖一台就得交高额碳积分罚款。在欧洲,一辆途锐的碳税能顶好几辆小型电动车,车企一算账:继续卖燃油大SUV,利润全被罚款吃掉;不如赶紧转型电动,省钱还能拿补贴。
这账算下来,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市场端的变化更狠,全球电动SUV销量快速增长。特斯拉Model X、宝马iX、蔚来ES8这些纯电大SUV,加速性能、静谧性、智能化全面碾压同价位燃油车。
消费者的口味也变了,以前买百万SUV的人,看重的是"排量大等于有面子",3.0升V6起步才叫牌面。现在买百万SUV的人,更在乎"智能座舱加续航加零到百加速",发动机几个缸已经不重要了。
途锐引以为傲的"3.0T V6发动机加机械四驱",在电动车面前成了"上个时代的古董"。电车3秒破百很正常,途锐V6拼命踩油门也得接近6秒;电车OTA升级车机系统随时进化,途锐的车机用三年还是那个样。
同行也在集体"认怂"。路虎卫士在2024年底宣布推出"卫士130 Final Edition",暗示燃油版即将停产,后续主推纯电卫士。
奥迪Q7在2025年换代砍掉3.0T V6,只保留2.0T加混动,为2027年纯电Q7让路。奔驰GLE在2024年中期改款取消4.0T V8 AMG版本,主推插混版本。
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燃油大SUV"能省则省",把资源全砸到电动化上。原因很简单,燃油车研发周期长,一代车型得4到5年,投入高,一个全新平台动辄几十亿欧元,回本还慢,销量逐年下滑。
电动车就不一样了,迭代快,1到2年就能升级一次,软件还能持续赚钱,OTA订阅服务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支持给补贴。
途锐"退场",本质上是整个燃油豪华SUV时代的"集体谢幕"。
有意思的是,途锐销量跌了,但豪华SUV市场总盘子没跌,钱都流向了三个地方。第一是纯电豪华SUV,特斯拉Model X、宝马iX、奔驰EQS SUV销量持续增长。
买家逻辑很简单:"同样100万,电车智能化吊打油车,加速还更快,为啥不买电的?"
第二是插混豪华SUV,理想L9、问界M9、宝马X5 xDrive45e,能油能电没续航焦虑,销量爆发式增长。买家心态是:"不想赌纯电基础设施,插混先过渡着,万一充电桩不够还能加油。"
第三是国产平替豪华SUV,仰望U8、坦克700、红旗LS7,30到50万就能买到"百万级配置",把BBA燃油SUV客户截胡了一大批。
途锐这种"纯进口加纯燃油加百万级"的组合,在2025年已经成了"三无产品"——年轻人不买更爱智能电车,老钱也不买转投插混或者纯电,性价比党更不买国产车香多了。
大众看清这个趋势,干脆主动"认怂",给途锐画上句号,省得继续赔本赚吆喝。
网友吵翻了!这些灵魂拷问你也想问吧?
途锐最终版发布后,评论区吵成一锅粥,有人说"情怀无价赶紧抢",有人说"都2025年了还买油车脑子瓦特了",还有人担心"买了会不会成绝版升值"。
咱挑几个热度最高的问题聊聊大家到底在纠结啥。
第一个问题就是"最终版会不会成绝版以后能涨价收藏吗"。从历史经验看,汽车"最终版"确实有升值空间,但得满足三个条件:品牌足够经典,限量够少全球不超5000台,机械素质过硬有独特黑科技。
老款甲壳虫最终版就是例子,二手市场有一定溢价,因为甲壳虫这个IP本身就是情怀象征。
途锐最终版前两条勉强沾边,大众这个牌子够硬,限量版配额也不多,订单只开放到2026年3月底。但第三条有点悬,它的V6发动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没啥"绝版黑科技",再加上燃油车大势已去,10年后能不能正常上路都是问题。
很多城市可能会限行燃油车,到时候买了也开不了,停在车库吃灰。
所以收藏价值有,但别指望暴涨,更多是"情怀溢价",真想投资还不如买茅台股票靠谱。
第二个问题"国内还能买到吗价格会不会炒上天"。这个得先说清楚,国内途锐早在2022年就停止官方进口了,当时大众给的理由是"市场需求不足"。
大众中国计划于2025年11月停止供应途锐。
现在想买途锐只能找平行进口商,就是那种专门从海外运车回来的渠道。最终版理论上能通过平行进口渠道进来,但价格肯定要加价。
德国官方指导价起售价7502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2万元。但平行进口得加上关税、运费、黄牛加价这一套组合拳,落地至少80到100万起步。
而且限量版配额有限,国内能进来的估计只有几百台,想买得拼人品加拼钱包。那些手里有闲钱又特别爱途锐的老粉丝,估计早就托关系找渠道预定了。
普通消费者想捡漏基本没戏,除非等二手市场有人转手,但那时候价格只会更离谱。
第三个问题"途锐停产大众还有旗舰SUV吗ID系列能接班吗"。短期内大众确实没有"百万级旗舰SUV"了,途锐退了,ID系列最贵的也就ID.6,30万级别根本撑不起门面。
但大众已经在憋大招,计划将"途锐"品牌应用于电动车型,新车型可能命名为ID.途锐,基于最新SSP纯电平台开发,预计2029年发布。SSP平台是大众专为电动车设计的架构,将提升生产效率与车辆性能。
这车主打"超长续航700公里以上加L4级自动驾驶加豪华内饰",算是电动化时代的"途锐接班人"。
只不过到那时候,燃油途锐这个时代可能真的成为历史了,新车会以全新的纯电身份回归市场。
最后一个高频问题"为啥不继续出插混途锐留条后路不行吗"。其实途锐已经有插混版本了,就是这次最终版里的途锐R插电混动版,综合功率达340千瓦,最大扭矩700牛米,代表了途锐当前的性能巅峰。
但为啥不继续大力发展插混呢?
原因很现实,第一是插混研发成本高,途锐销量又低,投入产出比算不过来账。第二是大众已经全力押注纯电,ID系列投了那么多钱,资源有限不想在插混上继续深耕。
第三是插混只是"过渡方案",2030年之后可能也不支持了,不如跳到纯电赛道,一步到位省得走弯路。
说白了,大众觉得燃油途锐"使命已完成",与其吊着一口气慢慢耗,不如赶紧结束战斗,把资源全投到未来能赚钱的纯电业务上。
商业决策就是这么现实,没有永远的情怀,只有永远的利润。
途锐"退场",燃油时代真的要翻篇了!
从2025年10月16日途锐最终版发布这一战就能看出:燃油豪华SUV的黄金时代,真的快结束了。大众用一个"Final Edition",给途锐23年传奇画上句号,但同时也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警钟——再牛的燃油车,也扛不住"加市场加技术"的三重围剿。
那些还在坚守燃油大排量的车企,要么赶紧转型拥抱电动化,要么就等着步途锐后尘,被时代狠狠抛在身后。
途锐的退场不是终点,而是整个燃油车时代落幕的缩影。未来几年,咱们还会看到更多经典燃油车推出"最终版""告别版",这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大势所趋。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你有100万预算买豪华SUV,你会选"绝版"的途锐最终版当情怀收藏,还是上手宝马iX、理想L9这些电车或者插混?
是坚守燃油车的机械美学,还是拥抱电动化的智能未来?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