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存活格局,是个谁能活下来,谁就算赢的局面。现在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比亚迪一枝独秀,原因也简单:市场占有率高,研发能力强,全球布局早而深。而且,价格和配置都较为平衡,尤其是在新能源这块,几乎不怕被挤兑。有人还说,奇瑞可以存活,也不是没有道理,就算它被吐槽自主品牌中作死的声音偏多,毕竟技术底子还算过得去,客户基础也扎实。
但你行业变化太快,一个产品只要能持续打动市场,什么都能打。比如说,去年我看到一个数据:80%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不是因为标榜,而是真能用得顺手,安全又省心。这个用得顺手,我觉得就是在研发这块用心——比如说,红旗天工05我刚翻了下资料,真心觉得燃起了一点点为什么国产车不能做出豪华、高端、智能这种心愿。
你知道吗,天工05的续航,官方说850km。估算下来,实际用到身边朋友那里,能跑到700多公里就算不错了(实际哪个车都要看路况、载重、空调开得猛不猛)。你也充满电只要20分钟,80%充满;这速度,跟加油没差。这点补能效率,对于我这种,每天上下班两百公里左右的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个福音。
再说技术,天工05用的是九章全域智能架构,啥叫九章?我也还在琢磨——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底层硬件、软件联动的能力。它结合了仿生双目、惯导系统,能精准识别路况。早上堵车,我闯过十几个红绿灯,自动变道、无保护左转,都能平稳搞定。像我开发软件一样,逻辑只要一出错,整个系统就得重启,安全性不容小觑。
抛开这些硬核技术,你真正关心的是,谁能存下来,是真的最会设计车,还是一直死磕价格和噱头?我觉得,红旗的策略很贴近实在的那条线。不要以为,豪华感只需外衣漂亮;它是要能用得上,安全可靠,懂得自我修炼。
我还记得一位修理工的看法,他说:这车走的安全线,能扛得住一场‘飞天’级别的意外。他们说这辆天工05的车身钢材,比起国内大部分普通车都硬得多,车身刚性堪比移动堡垒。甚至还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你知道,那些高强度钢材都是泡在烧烤汁里炖的?不,开个玩笑。一些关键部位用的2000MPa级热成型钢,难怪车的刚性那么牛。
你说,像孙颖莎那样的冠军,她选择一辆车,真的是因为配置高还是品牌吸引?我觉得,可能是两者兼顾。她不会为了个性化而拼装豪华配件,但对一辆能默默守护自己安全的车,还是讲究的。实际上,找一个全场无压力的出行伙伴,谁都想要。
要我猜测,是不是将来行业里少数几家能坚持做安全和研发的公司,会存活下来?我乱猜的,可能没太多依据。你知道,汽车设计的成本,比如说,电池组换一次在3万左右,零部件供应链补给得稳,才能保住底线。一旦政府补贴取消,天工05还能不能保持性价比?这个——我还真没细想过。
红旗的外观确实可以改进点,尤其是年轻用户群体。你觉得极光之翼LED灯,未来会不会太过老派?我个人觉得,未来的车除了用上智能,还得考虑颜值和趣味性。不然,谁会每天开它到处跑?
最后问一句——你觉得,未来还能遇到那种实操中真香的国产车吗?还是说,天工05这种用得上、用得起的智能豪华车,只能在愿景里存在?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牵扯的,是技术、自信、还可能有点赌气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我觉得,明年红旗天工05可能会带来一些惊喜,也许就是够用那点事,才是真正的核心。毕竟,谁都想不折不扣,用得安心。你会不会也觉得,用得顺手的车,比天花乱坠的配置更难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