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售价38.98万的比亚迪腾势N9为何销量低迷,或是价格歧视和配置未能精准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导致的

这几天除了看朋友圈,车子没少想,特别是腾势N9那个价格,真是压得我晕乎乎。它38.98万的售价,看着就挺心疼,想想同级的领克900才不到30万,这差价一看,几乎可以多买个配置。试驾那次还挺满意的,开起来平顺,动力是真的猛,零到百公里只用了3.72秒,说速度快的其实也不算虚话。价格就像个高墙,挡住了不少想试试的家庭。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那次拍的图片,N9后排大腿托的皮质还挺舒服,座椅的腿托调节也挺顺滑。像这种大六座布局,问界M9那种零重力座椅,舒适性也不差,明显比普通座椅要实用,但售价却差了十万,价格真是个巨大的门槛。

一款售价38.98万的比亚迪腾势N9为何销量低迷,或是价格歧视和配置未能精准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导致的-有驾

我在想,腾势的配置放在家用车里是不是太专业了?比方说,后排都标配五区空调和多层隔音玻璃,听着挺加分,但普通家庭要用到这些吗?还是什么都装算了,我觉得他们可能对高端客户期待的太高级了,普通家庭还是更看重价钱和实用。

一个朋友在销售点说了句:要不然,换个思路,把双电机放到入门版,就能拉近跟领克900的差距。我当时想,嗯,这个提议挺有道理。定位不精准,价格再高,也抵挡不了实用本能吧?我觉得,别看腾势N9那性能,按理说动力表现绝对是顶尖,470+千瓦的后电机,扭矩上千,追求速度人也没少说我家门口开过的车,不敢这样开。能耗不低,估算下来,就算油电混动,百公里综合油耗在6.3升左右(体感这油耗还算合理),但你让个普通家庭,把这些电机、三电配置理解成实用配置了吗?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它的性能是不是过剩?家用这个角度理解的话,真需要弄得那么专业吗?像个跑车一样的加速,现在想想,好像也不太适合家庭用车的生活场景。座椅舒服,空间大,这些才是核心。

一款售价38.98万的比亚迪腾势N9为何销量低迷,或是价格歧视和配置未能精准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导致的-有驾

我一直对这个价格困惑。为什么一台大SUV,配些基本配置,价格还能这么高?为什么不直接像领克900一样降低门槛?84.98万的标价还算合理(这段先按下不表),但38.98万的起步价,从供应链角度看,成本一部分走量,一部分走溢价——用生活比喻,就是在家庭厨房里,食材贵到有点意外。

问题是,市场是不是还在舍不得花这么多买车?或许,老一辈受家庭观念影响,觉得大价钱买个车值得,但年轻一代更在乎实用。曾经有人说,家庭用车,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省心。那腾势N9的科技感和豪华感算得上省心吗?还是说,配置越多越复杂,反而让人觉得麻烦?

我还记得一个修理工说:这车的电池,个别地方品质其实还算靠谱,就是那些复杂配置,出了点问题,修起来就费劲。我想,这就像手机里那些多层优化和算法,走得越深,出了错就越难调试。

很多时候这些配置堆叠,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理账。我们都知道,家庭用车,最关键的是稳和实用。那个试驾后的小伙伴说:如果能把双电机价格降到35万以内,我就要考虑了。这句话从逻辑上讲,确实很有说服力。你想,一个家庭买车,能省个十万,用在孩子教育、房贷上,明显更实际。

一款售价38.98万的比亚迪腾势N9为何销量低迷,或是价格歧视和配置未能精准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导致的-有驾

你还会不会觉得,市场上大多家庭其实要的,就是买得值的感觉?不要说3秒多的加速,有没有想过,家里载个娃,能不能用得上这些猛性能?而且,反正现在的车,性能越强,扯皮的时候就越多——电池策略、动力调校、软件升级。

说到这里,我有个疑问:是不是我们太过追求燃料和速度了?或许,越是豪华配置,反而越像个炫耀品。所以我常想,一个家庭看车,究竟看重什么?是价格还是实用?

临场小计算:站在成本角度,美式做法,油电混合两头用,百公里如果算1.2元油费,电费算0.5元,综合成本大概6块多。在这个级别,谁还能真正省钱?

一款售价38.98万的比亚迪腾势N9为何销量低迷,或是价格歧视和配置未能精准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导致的-有驾

你会不会觉得,车到最后其实像是谁在拟定一个价格公式,某些配置还真用不到,反倒让心疼钱包。

问句来了:你觉得,腾势N9的豪华感够用吗?还是说,过犹不及的设计太偏向性能导向?

我一直在想,那个家庭用户的定义到底变了没有?用料成本摆在那里,厂商拼命想卖价格的又没想过,到底谁是最后的买单者。

一款售价38.98万的比亚迪腾势N9为何销量低迷,或是价格歧视和配置未能精准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导致的-有驾

也许,最后能用上几次的配置,才真实地算得上所需。但下一次,我会不会还是那个只看价格和配置合理性的普通买家呢?那个最直观的感觉——新车的那点味,心里还真清楚得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