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之体系——“丰田屋”

丰田生产方式(TPS)是工业工程(IE)在丰田汽车公司经过持续完善后形成的一套集成体系。与此不同,精益生产源于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入研究。该研究团队由53名专家组成,耗时五年,走访了14个国家的近90家汽车装配厂,对比分析了西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如福特汽车的流水线)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其研究成果在1990年以《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呈现,书中首次将丰田生产方式定义为Lean Production,即精益生产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精益生产与丰田生产方式在维度上有所不同:丰田生产方式是四维的,强调持续完善;而精益生产则是三维的,更像是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提取并扩展的一个管理体系,类似于ISO9000质量体系,但其通用性和可实施性相对较低。

丰田生产方式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座高楼大厦,称为“丰田屋”。这座大厦的地基是其稳定的基础。在最初的版本中,地基分为两层:最下层是Stability(稳定);其上一层则由Heijunka(平准化/均衡化)、Standardized Work(标准作业)和Kaizen(改善)三部分组成。这表明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在于其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通过适应和进化的标准化流程来维持这种稳定性。此外,这种稳定性也反映了企业的长期理念和企业文化。与此相对,许多“精益屋”的地基包括5S活动、改善活动和目视化管理。而其上层为安定化,即稳定。这种差异凸显了企业的长期理念——安定化——在支撑各种管理活动方面的重要性。至于“丰田屋”的第二层地基,可以由多个元素组成,或者仅由5S目视化管理单独构成,而第三层则由标准作业、改善和均衡化生产组成。

丰田屋和精益屋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两大支柱——JIT(及时化生产)和自働化——在两者中都有体现。然而,丰田屋对这两大支柱进行了扩展,将它们与高效生产运营系统和高效办公与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丰田哲学,包括尊重人性、以造人为核心、现场现物、改善与挑战以及团队合作等理念。此外,丰田屋和精益屋的屋顶下层都体现了核心理念——消除过程中的一切浪费和客户第一。屋顶中层则关注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100%安全和高士气等要素。而丰田屋的屋顶最顶层则是持续经营——百年企业,这与丰田屋的最底层基础形成了呼应。这种结构可能与丰田汽车的家族财阀式管理有一定关系。

精益生产之体系——“丰田屋”-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