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越大越费油!增程车的新骗局?你还敢下单吗?

讲个笑话,现在有些增程式电动车的纯电续航,比特斯拉还长。

你没听错,我再说一遍,一个本该靠加油续命的“混血儿”,现在居然在纯电赛道上把纯电的“正规军”给干趴了。

这事儿听着就跟一个举重运动员,嫌奥运金牌不够刺激,跑去百米赛道上顺手破了个世界纪录一样,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阵妖风到底是从哪儿刮起来的?

时间往前倒腾几年,那时候的增程车,还都是一副“小媳妇”模样。

就说当年的“网红”理想ONE,官方给的145公里纯电续航,听着还行。

可真到了北京这种早高峰能堵到你怀疑人生的地方,车主们才发现,这点电量也就够上班路上耍个帅,回家的路,还得听着发动机“嗡嗡嗡”的噪音交响乐,那感觉,像极了你手机只剩1%的电,充电宝还没带。

消费者的抱怨,车企们可听得真真儿的。

你们不是嫌电少吗?

行,爷给你加!

于是乎,一场简单粗暴的“电池大跃进”开始了。

新能源车的技术路线图,一夜之间就从“小电池+大发动机”的勤俭持家模式,切换到了“大电池+小发动机”的“大力出奇迹”模式。

电池包越来越肥,增程器那个小发动机反而越来越像个装饰品,仿佛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在你质问它“你到底是不是电车”时,它能弱弱地回一句:“我……我主要是用电的。”

可这玩意儿,是进步,还是走火入魔?

咱们来算笔账。

你为了这块巨大的电池,首先付出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别听他们吹什么电池成本降了多少,那是总账。

落到你头上,就是车价比原来贵了好几万。

这波操作,车企赢麻了。

然后呢?

物理学可不惯着任何人。

你硬生生给车里塞进一块几百公斤重的铁疙瘩,车子胖了,跑起来自然就喘。

在纯电模式下,它就是个电老虎,电耗蹭蹭往上涨。

等电用完了,那台可怜的小发动机,不仅要吭哧吭哧地发电驱动车子,还得拖着这块沉重的“电池累赘”。

你猜怎么着?

馈电油耗不降反升!

有些车重得离谱的型号,馈电油耗甚至比同尺寸的燃油SUV还高。

你品,你细品,你买了个省油的家伙,结果它在某些时候比油老虎还费油,这事儿上哪说理去?

最阴险的还在后头。

你那块娇贵的电池,正在被你亲手毁掉。

这么大的电池,充电慢了你肯定急。

于是车企就给你配上了“超级快充”,半小时满血复活,听着爽不爽?

爽!

但这玩意儿,跟给人灌肠没啥区别。

北京理工大学有位教授早就说了,频繁快充,就是对电池的一种酷刑。

充电桩里那些看不见的电流杂质,就像是饭菜里的沙子,一口两口没事,天天这么吃,铁打的胃也得完蛋。

更别提,你每次在红绿灯前,为了享受那点推背感,一脚电门到底,电池内部瞬间就要承受巨大的电流冲击。

这就像你让一个心脏病老大爷,天天去参加百米冲刺,还要求他必须拿第一。

你觉得,他的“电池”健康还能撑多久?

所以你看,这“大电池增程”的逻辑,根本就是个死循环。

为了解决纯电续航焦虑,堆上大电池;大电池带来了成本、重量、能耗和寿命焦虑,然后再用快充之类的技术来“拆东墙补西墙”。

到头来,你得到的是一台成本更高、效率更低、也更娇贵的“缝合怪”。

当然,车圈里也不全是傻子。

不少坚持做纯电的车企,压根就没掺和这场闹剧。

人家就坐在边上,看着这帮增程玩家把自己越卷越拧巴,估计心里早就笑开了花。

那么,回到那个灵魂拷问:这样的增程式电动车,你还敢下单吗?

我的建议是,别光盯着宣传册上那个越来越吓人的纯电续航数字了。

你不如去查查它的整备质量,问问它的真实馈电油耗,再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别让所谓的“没有里程焦虑”,最后变成了你钱包和用车体验的双重焦虑。

毕竟,买车是过日子,不是做数学题,数字好看,不代表日子就能过得舒坦。

电池越大越费油!增程车的新骗局?你还敢下单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