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子开得少,反而更容易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得到了一个很珍贵的东西,都不舍得用,即便用,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多年以后,这个东西还和新的差不多。但车这东西可真不一样,如果你舍不得用,或者平时用不到,每天都在那停放着,对车反而不好,寿命会缩短。

比如每天都开的车,跑30万公里才需要大修,整天放着的车,跑10万公里就需要大修了,并且中间还三天两头出毛病。出租车就是个例子,人家每天都开很远的距离,大修都要30万公里以上,之前有人跑到四五十万公里才大修,家用车大部分都达不到这个里程。那么,为什么越是开的少,反而越容易坏呢?

为什么车子开得少,反而更容易坏?-有驾

1.首当其冲的就是电瓶罢工,这玩意儿简直是停车杀手的头号选手。很多人的车一停就是半个月,结果某天急着出门,一拧钥匙“哒哒哒”,没反应了。这时候你骂电瓶垃圾,其实冤枉它了。电瓶就怕饿,就算车子停着不动,它也在偷偷掉血。现在的车电子设备多,防盗系统、行车电脑等,这些都在偷偷耗电。

长期不开,电瓶慢慢亏电,最后直接嘎掉。而且,亏电次数越多,电瓶寿命越短,完全亏电三次,电瓶直接报废。而正常开车时发电机能给电瓶补电,电瓶一直保持充满的状态,可长期停着就成了只出不进的月光族。

怎么破?

每半个月启动一次,溜个10分钟,让电瓶充充电,注意别原地怠速,容易积碳。

长期不开,超过一个月的,直接拆掉电瓶负极。

为什么车子开得少,反而更容易坏?-有驾

2.然后是机油变质这个隐形杀手。很多人觉得车子每开,机油就没有消耗,也就不用换,这想法对长期停驶的车来说是不对的。机油不仅有使用损耗,还有时间衰减。就算不开,机油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变质,润滑性能下降。特别是涡轮增压车,长期停放的机油更容易乳化,到时候发动机磨损加剧,修起来可不是小钱。如果用的是全合成机油,即便是没怎么开,时间最长也别超过一年半。

3.轮胎也是受害重灾区。轮胎是橡胶做的,不是铁打的!长期压在一个位置,受力点会慢慢变形,开起来嗡嗡响,甚至爆胎风险增加。前阵子帮朋友验车,发现他那辆停了俩月的车,轮胎侧面全是小裂纹,时间已经是五年了,但花纹还很新。这就是典型的驻波现象。轮胎长期一个姿势受力,接触地面的部位会产生永久性变形。

很多人停车图省事,随便找个地方一停就是十天半月。要知道轮胎是橡胶制品,怕晒怕冻还怕长期受力。正确的做法是,长期停车前把胎压打到标准值的1.2 倍,减少轮胎变形量。要是发现轮胎已经有裂纹或鼓包,别犹豫赶紧换,这玩意儿关系到小命安全。

为什么车子开得少,反而更容易坏?-有驾

4.橡胶件老化

车门密封条、雨刮胶条、悬挂衬套等等,这些橡胶件怕得不是磨损,而是老化。长期不动,橡胶会变硬、开裂,等你再用的时候,不是异响就是漏风漏雨。

如果你真的长期不用(比如出国半年),建议:电瓶断电或定期充电。胎压打高,定期挪车。停室内,别暴晒。回来先换机油,检查轮胎。

车跟人一样,生命在于运动。你天天躺着不锻炼,身体能好?车也一样,别等它哪天直接罢工了,才后悔莫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