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车市整体遇冷,不少豪华品牌销量下滑,市场弥漫着“过冬”的寒意。但就在这个寒冬里,雷克萨斯却逆势增长,成为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车品牌,半年销量突破8.5万辆,稳坐进口豪华车销量冠军宝座。这不仅是一组数据的胜利,更是一场关于产品力、品牌力与战略布局的全面胜利。作为一位常年跑试驾车的“老司机”,我一直在想:在特斯拉、比亚迪、BBA轮番上阵的今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车友愿意为一台“不打价格战”的进口车买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不激进、不盲从”的日系豪华品牌——雷克萨斯。
一、设计不止于美:从ES的“纺锤形格栅”说起
先说说雷克萨斯的门面担当——ES。新款ES全球首发选在中国,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雷克萨斯正在“为中国而变”。我第一次见到实车时,最抓眼球的还是那个标志性的“纺锤形格栅”。很多人说它夸张,但你走近细看,会发现它的每一根镀铬饰条都经过精密计算,曲面过渡极其顺滑,远看像一把张开的弓,近看则像丝绸褶皱,充满东方美学的“留白”与“流动感”。
这不仅是视觉设计,更是空气动力学的杰作。官方公布的风阻系数仅为0.24Cd,比很多纯电轿车还低。低风阻意味着高速更稳、更省油、风噪更小。我在沪杭高速上试驾时,120km/h巡航,车内交谈几乎不用提高音量,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堪称同级标杆。
再看车身线条,没有刻意堆砌肌肉感,而是用“L-finesse”设计理念勾勒出一种“静中有动”的姿态。车尾的贯穿式尾灯点亮后像一束光刃,细节处的雕刻感十足。雷克萨斯的设计哲学,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追求“人车合一”的和谐感——这一点,在内饰上体现得更彻底。
二、坐进去才懂:雷克萨斯的“匠”在哪?
坐进ES的驾驶舱,第一感觉是“安静”。不是死寂,而是一种被精心调校过的静谧。中控台用的是半苯胺真皮,触感温润,不像某些豪华车那样冷冰冰的塑料感。木纹饰板是真正的“黑胡桃木”,经过多层打磨和防裂处理,阳光下能看到天然木纹的呼吸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细节:比如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轻轻一拨就能精准调节角度,阻尼感恰到好处;方向盘加热是分区的,只加热握持区域,避免烫手;座椅记忆联动外后视镜和方向盘位置,真正做到了“一人一设定”。
雷克萨斯的豪华,不是堆料,而是“体贴”。它不像德系车那样强调“驾驶者中心”,而是营造一种“全员舒适”的氛围。后排乘客有独立空调、遮阳帘、甚至座椅角度调节——这在同级进口车里极为罕见。
三、动力与操控:混动才是“真香”?
说到动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电动才高级”。但雷克萨斯偏偏坚持混动路线,而且走得极稳。以ES 300h为例,2.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电机的组合,系统综合功率218马力。官方百公里油耗低至4.8L(WLTP工况),实测城市路况也基本能控制在6L以内。
我特意在拥堵的北京三环跑了三天,发现它的混动系统调校极为成熟:起步纯电,安静丝滑;中段加速发动机介入几乎无感;刹车能量回收也调得非常线性,不会像某些电车那样“点头”。
更关键的是,雷克萨斯是混动技术的“鼻祖”之一。从2005年RX 400h开始,它就在深耕这一领域。如今,LSS+3.0智能安全系统全系标配,包含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预碰撞系统等,在J.D. Power 2025年美国新车质量调查(IQS)中,雷克萨斯位列全品牌第一,问题数最少,可靠性可见一斑。
至于操控,雷克萨斯不追求“赛道级”激进,而是强调“稳中带韧”。转向手感轻盈但不失精准,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时滤震干净利落。它不是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车,而是能陪你长途驾驶不累的“伙伴”。
四、用户怎么说?一位老车主的真实故事
我认识一位杭州的ES车主,张先生,开了五年,跑了12万公里。他跟我说:“当初选ES,就是看中它的省心。五年里除了正常保养,没进过一次修理厂。去年想换车,试了BBA的几款新车,总觉得‘太吵’、‘太硬’,最后还是回购了一台新款ES。”
他还特别提到雷克萨斯的售后服务:“汽油车4年10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混动车6年15万公里,这政策从2018年就开始了,比新势力早了好几年。” 这种长期承诺,极大降低了用车焦虑。
五、横向对比:ES vs 宝马5系 vs 奔驰E级
我们拿三款中大型豪华轿车来比一比:
保值率: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精真估发布的《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雷克萨斯ES三年保值率达63.89%,位居进口中大型车第一;宝马5系约58%,奔驰E级约56%。开三年少亏10万,谁不心动?
能耗:ES 300h百公里油耗4.8L,530Li约7.5L,E 300 L约7.8L。按每年2万公里算,ES每年能省下近万元油费。
静谧性:三车在高速巡航时,ES的胎噪和风噪控制明显更优,尤其在粗糙路面,宝马和奔驰的底盘会传递更多震动。
智能化:宝马iDrive和奔驰MBUX系统在交互上更炫酷,但雷克萨斯的LSS+3.0在主动安全实用性上更胜一筹,且系统稳定性高,极少卡顿。
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更适合的选择。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5系是首选;如果看重豪华氛围,E级不遑多让;但若你想要一台“省心、省油、保值、安静”的车,ES依然是那个“水桶型”选手。
六、电动化转型:全新ES纯电版来了
今年最重磅的消息,是全新一代ES首次推出纯电动版本,并将在上海金山工厂生产。这意味着雷克萨斯不再只是“进口车”,而是真正开始本土化电动布局。
虽然目前暂无纯电ES的试驾数据,但从品牌一贯的调性来看,它大概率不会追求“堆电池、拼加速”,而是更注重续航扎实性、充电安全性与驾乘舒适性。雷克萨斯的电动化,不是简单“油改电”,而是“理念重塑”。
七、后市场布局:官方易手车,解决信任难题
买车容易,卖车难。传统二手车市场信息不透明、估价混乱,一直是痛点。今年5月,雷克萨斯推出官方易手车直营业务,并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合作,建立“品牌+行业”双认证体系。每一台认证二手车都经过165项检测,提供1年不限里程保修,甚至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
这不仅是服务升级,更是品牌自信的体现。它在告诉消费者:我们不怕你买二手,因为我们知道车有多可靠。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雷克萨斯真的能打赢这场电动化转型战吗?面对特斯拉的科技感、比亚迪的成本优势、蔚小理的迭代速度,它的“慢哲学”还能走多远?
我的看法是:市场需要“快”,也需要“稳”。雷克萨斯不靠低价换销量,不靠营销造话题,它用2500万辆的在华销量(截至7月中旬)证明了:总有消费者愿意为可靠、安全、省心买单。
它或许不是最炫的,但很可能是最让你放心的那一台。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你会为一台“不打价格战”的进口车买单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有问必答,咱们下期见。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