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一个意大利豪车品牌的SUV,居然被经销商玩成了“白菜价”。
最近一则新闻让人咋舌,上海浦东某玛莎拉蒂店宣布,65万元起售的意大利豪华SUV,如今在上海浦东的门店竟然报出了38.88万元起步的限时价格,甚至部分车型价格低至36.96万元,相当于打了个六折,直降28万元。原本是中年男人眼中的“身份图腾”,如今却成了4S店橱窗里的“白菜价”。
看着像促销,其实是清仓;听着像活动,其实是品牌定价逻辑的系统性坍塌。
门店销售解释称,这是2023款Grecale的白色外观+黑内饰车型,由经销商包销买断,不属于官方活动,库存售完即止。这波低价刚一释放,两天内就售出十余辆,在高端车市的冷风中掀起了小范围“抢购”热潮。
然而,火爆的并不是市场,而是价格刺激下的短期反应。事实上,从品牌维度看,这更像是一场令人难堪的退潮。因为在售价打骨折的同时,玛莎拉蒂自身的销量正在持续雪崩。2024年全年,玛莎拉蒂全球销量仅为11300辆,同比暴跌57%。中国市场销量更惨,全年仅1228辆,同比腰斩不止,下滑幅度高达71%。
而进入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继续探底,仅为384辆,同比再跌44%。这样的数据,让这场“甩卖”并不令人意外,反而像是一次库存爆仓下的最后自救。
从市场表现来看,Grecale本该是玛莎拉蒂实现销量反转的关键车型,定位为“入门级豪华SUV”,打算切入宝马X3、奥迪Q5L、保时捷Macan等中产男性高频选项区间。然而上市不到两年,就陷入库存积压、价格崩盘,说明这个定价和产品逻辑从一开始就跑偏了。一边是价格在往下跳,一边是消费者对“豪车打折”的抗拒心理在发酵。
对于那些曾经咬牙掏钱购入“原价玛莎拉蒂”的用户来说,这种腰斩式的打击,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更是一种情绪上的羞辱。当初买的是“品牌价值”,现在却沦为“清仓尾货”,豪车的“身份感”一夜蒸发。
扎心的是,玛莎拉蒂这一轮降价还不是孤例,也不是短期调价行为,而是品牌整体在中国市场溃败的缩影。想当年,它曾以年销1.44万辆的成绩登顶“新贵最爱豪车榜”,而现在连1000辆都保不住,对比之下的落差感令人唏嘘。Grecale只是把这种下滑拉得更直观罢了。
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于消费者逻辑的转变。曾经,一辆玛莎拉蒂就是身份的象征,是30岁之后“打拼成功”的奖赏,是朋友圈里“跑车声浪”的社交货币。但如今,消费回归理性,那些愿意为品牌多花几十万买一个“壳子”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在新能源、高智能、高性价比新车层出不穷的当下,玛莎拉蒂那套“燃油+情怀”的旧叙事,显得越来越过时。
中年消费重身份,却也对应家庭、子女、理性投资等现实诉求。豪车不只是一辆车,更是“生活状态”的象征。你可以讲情怀,但也要明白它值什么价。中年男人需要的是 与价格、用途、品牌未来一致的决策,而不是被燃起的炫酷氛围绑着走。
毕竟,豪车不能只靠标识活着。
而对于那些仍然把玛莎拉蒂挂在梦想清单上的中年男人来说,真正需要做的,恐怕不是问“它怎么这么便宜”,而是反问一句:“我还需要用一辆豪车,来证明我是谁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