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什么名:国产车怎么越叫越难懂?你也这么觉得吧

最近逛车市,感觉不是在挑车,倒像是在参加一场摸底考试,而且是开卷都找不到答案的那种。

极越、极狐、极氪、极星、极石…… 你在展厅里走一圈,感觉就像过年回家,突然多了五个叫不上名字的外甥,个个看着脸熟,可就是对不上号。这股风气不知道从哪儿刮起来的,国产新能源车,技术是越来越硬核,配置堆得跟小山似的,可这名字,怎么就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就说长城吧,一个把皮卡卖到市场占有率快一半、浑身散发着硬汉荷尔蒙的牌子。结果你看他现在的高端系列,wey,搞出了圆梦、蓝山、拿铁、玛奇朵、摩卡。说实话,这感觉就好像一个天天在健身房举铁的壮汉,突然有一天翘着兰花指跟你说,他想聊聊最新的烘焙心得。这种反差,不是惊喜,是惊吓。对咖啡文化不熟的人,谁分得清拿铁和摩卡在车上到底有啥区别?这名字,听着就没有爬山涉水的感觉。

这不是个别现象,你再看看这一串名字:昊铂、埃安、智己、高合、腾势、享界、岚图。它们听起来都挺有科技感,像是什么未来实验室里出来的代号。可问题是,它们也像。太像了,没有辨识度,冰冷得像一串代码,你记不住,更别说产生什么情感联想了。

这都什么名:国产车怎么越叫越难懂?你也这么觉得吧-有驾

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深入人心的名字,奔驰、宝马、奥迪。抛开它们本身豪华车的定位,光是这几个汉字,就透着一股子稳重和大气。就算是从外语音译过来的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自带一种异域风情的光环。

说到底,问题出在哪?似乎是我们的品牌,在表达自己的内核时,显得有点不自信,甚至说是迷失了。小鹏、哪吒,名字简单直接,一下子就记住了,可总觉得离高端这两个字还差了口气。蔚来和理想算是其中的优等生,好记,上口,虽然也谈不上惊艳,但至少稳妥,比那些让人费解的新词要亲切得多。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好名字。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解放、东风、长安,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响当当,充满了时代的力量和民族的记忆?它们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梦想和人民的期望。

一台车能成为爆款,好开好玩是基础,但名字和造型绝对是临门一脚的关键。名字,是品牌和市场沟通的第一道门槛。一个好的名字,能自己长腿跑,形成二次传播,省下千万的广告费。它能在消费者心里悄悄种下一颗种子,建立起最初的品牌形象。

这都什么名:国产车怎么越叫越难懂?你也这么觉得吧-有驾

你看人家比亚迪,这方面就清醒得多。王朝系列、海洋系列,两条线清清楚楚。王朝系列下的秦、汉、唐、宋、元,哪个中国人不熟悉?这些名字自带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都不用多解释,那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就出来了。这就是文化自信,是深挖自身品牌价值的结果。

车企在起名字的时候,真得从自己的根上出发。长城,明明可以把我们古代那些雄伟的关隘拿来用,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哪一个不比现在的大狗、咖啡听起来更雄浑有力,更符合它的品牌调性?长安汽车,坐拥长安这么一个意蕴无穷的名字,历史上盛唐的一百零八坊,随便挑几个出来,都比现在这些模糊不清的子品牌名来得有故事感。

说到底,造车,技术是骨架,文化才是灵魂。当我们的国产车已经开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更需要一个能代表自己、能被记住的名字。一个好名字,就是最好的通行证。这无关什么玄学,这是对品牌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市场最起码的真诚。车造得越来越好,别最后却倒在了取名字这件小事上。

这都什么名:国产车怎么越叫越难懂?你也这么觉得吧-有驾

你觉得呢?哪个国产车名字让你觉得这名字起绝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