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白了,最近汽车圈最热的事儿,莫过于比亚迪方程豹10月份卖了31052辆车,钛7就占了20024辆,这数据一出来,直接把不少人看愣了。
以前大家总觉得,比亚迪出新品牌,搞新车型,肯定是主打那些黑科技、高大上的技术,实际呢?
钛7走出了一条接地气路子,销量这么猛,真不是偶然。
我先说说我的直观感受。
钛7能卖这么火,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找对了自己的用户群。
现在中国买车的人越来越年轻,家庭结构也变了,大家都不是只满足于A到B的通勤需求,而是追求那种既能家用,又能个性化的感觉。
你说钛7高端吗?
其实它定价真的不算高,17-22万之间,客均单价21万,这说明啥?
说明大多数人都选了高配版。
要是以前,大家买SUV都选低配,能省点钱就省点,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喜欢的配置掏钱。
不光是能开,还是能享受,这才叫消费升级。
再看钛7的“方盒子”造型,这玩意儿以前在国内市场其实挺小众的,大家要么买圆润流线型的SUV,要么直接选那种硬派越野老爷车。
可钛7这造型,横平竖直,棱角分明,年轻人、尤其是那种喜欢户外、喜欢自拍的,都被吸引进来了。
不是说它多好看,而是它很有个性,很容易被辨认。
方盒子外观满足了用户的面子需求,空间又实用,带家人出门也不觉得局促。
技术方面,钛7也没落下。
纯电续航200公里左右,综合续航1300公里,零百加速4.5秒,亏电油耗6.8L/100km,这些数据说出来,绝对够用。
但你要说它靠技术硬刚市场,未必。
比亚迪这几年技术迭代非常快,DM-i混动已经成了很多中国家庭的首选,这种动力组合,既能节能,又能保证动力,钛7自然也用上了。
这就像手机市场,有的人追求极致参数,但更多人看的是整体体验。
钛7各项配置,属于“全家桶级别”,你想要的基本都有,没人会觉得亏。
其实车圈每隔几年就会冒出来一两款“爆款”,大家分析原因,无非是技术、设计、价格、营销这些老生常谈。
钛7这次走火,个人觉得,除了产品本身能打,营销非常接地气也起了大作用。
方程豹定位很明确,就是硬派SUV,但没把越野这条路走死,钛7其实是“轻越野”路线,你真要去爬坡涉水,豹5、豹8更合适,钛7就是给那些想体验越野气息但又不想真下场的普通消费者。
中国市场这么大,真喜欢越野的人其实没那么多,更多人是希望自己的车看着有那种野性气质,开起来又舒服,家人也能接受。
钛7完美踩中了这个需求点。
另外,情绪价值给得足,这点不得不说。
现在年轻人买车,已经不仅仅看参数、空间、动力,还要买一个“自我标签”。
钛7这种个性化设计、丰富的选配,直接让用户有了参与感。
你喜欢什么颜色、什么内饰,都可以选,买一辆车就像定制自己的玩具一样。
很多人还在等纯电版本,等更多个性的配置,就是因为这车能让人表达“我是谁”。
这情绪价值,是别的品牌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未必能做到的。
还有一点,钛7的交付速度其实挺考验比亚迪的资源协调能力。
现在钛7火了,交付周期动不动就超过4周,这在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很罕见。
大家都知道,买新车最怕等太久,等的时间一长,消费者心里就打鼓,这也是很多人犹豫的原因。
比亚迪现在旗下新车都在排队交付,所以钛7能卖这么多,还能保证交付,说明厂家其实很重视后端资源的分配。
将来要是再有新车型爆火,得提前把生产、物流、经销商体系都捋顺了,不能让用户等太久。
再说说高端市场的定义,很多人认为贵就是高端,其实未必。
钛7这次给了很多企业一个启示,高端不在于定价,而在于用户愿意为高配买单。
用户主动提高预算,买更好的配置,说明产品力、品牌力都到位了。
比亚迪这两年在新能源、混动市场里冲出了很大的影响力,方程豹作为新品牌,钛7作为新车型,能让大多数用户觉得值得“多花几万块”,这才是真正的高端化。
反过来看,那些定价很高但用户只买低配的车型,其实是伪高端。
再看方程豹整个品牌布局,豹5、豹8主打硬核越野,小白用户可以选择钛3,钛7则平衡了家用与个性。
这条路很清晰,谁是主力、谁是补充,市场定位非常明确。
中国市场以前喜欢大而全的产品,什么功能都往上堆,结果每款车都很像。
方程豹这次通过钛7让大家看到,产品定位精准比什么都重要,你不是给所有人造车,而是把目标用户抓得死死的。
营销层面也很值得说道。
这次钛7的宣传,没一味强调技术参数,而是告诉用户这些功能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智能防晕车、TBC爆胎稳定系统、天神之眼C等等,都是直接连接用户实际体验。
你买这车,不只是为了跑得快,更是为了家人安全、自己舒心,这才是产品力的体现。
用户买车,越来越在意“买了以后怎么样”,而不是“参数有多强”。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比亚迪兜底服务让很多人买得放心。
现在大城市停车难、用车难,钛7除了好开,还好停,真的出问题了,比亚迪还能帮忙兜底,售后服务做得到位,这也是很多家庭愿意选它的原因。
买车不光是买个交通工具,更是买一份安全感。
接下来,比亚迪和方程豹要思考的问题是,到底是技术驱动还是市场驱动?
这次钛7成功,技术没少堆,但最关键是市场定位准确。
将来新车上市,得在产品定义阶段就考虑清楚到底服务谁,怎么卖、怎么交付、怎么形成品牌独特性。
这也是中国品牌未来竞争的核心:不是拼技术参数,而是拼谁能抓住用户心里真实的需求。
钛7还能不能持续火下去,关键在于用户口碑和持续交付能力。
现在不少人还在等纯电版、等更长续航版本,这说明市场潜力还没释放完。
将来如果能把纯电续航再拉长一点,或者推出更多个性化版本,销量还会再冲一波。
但前提是产品质量得稳,服务得跟得上,不然火一阵就凉了。
最后说一句,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户很聪明,信息很透明,谁能让大家觉得物有所值,谁就能赢。
不管是技术、外观、空间还是情绪价值,钛7这次是把“家庭与自我”、“主流与个性”都照顾到了。
这种车,才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代表,也是中国品牌成长的缩影。
不是一味追求参数堆叠,也不是盲目求贵,而是踏踏实实把用户需求抓住。
钛7的成功,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真抓住用户,产品自然就能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