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销量腰斩,老车主群里炸锅:省油耐用还顶得住吗
“一日本田,终生本田”这句口号,在我家那边的汽修铺里挂了好多年。可今年上半年,这句话听起来就有点扎心了。前几天在车友群里刷到数据,说是2024年1-6月,本田在中国一共卖出去31万多辆,比去年同期少了快四分之一。有人顺嘴提起,2020年那会儿,本田一年能卖160多万辆,现在半年才刚过三十万出头,这差距也太大。
隔壁邻居老吴原来开CR-V,每次都说省油不闹心,还能保值。他上个月去4S店换新款,看见展厅冷冷清清,一问销售才知道,现在连CR-V的销量都掉到一个月一万七左右。雅阁降价也没啥人抢,说是“神车”思域,一个月还不到五千台出去。我记得飞度以前满大街都是,如今小区停车场倒是不常见,有时候晚上还能碰到冠道和奥德赛,可大家聊天时都摇头,“国产新能源现在冲劲太猛。”
其实本田当初吃香,不就是靠着耐用、省油、毛病少嘛?尤其飞度那个后排魔术座椅,我表弟大学搬宿舍全靠它,一箱油跑个700公里不带喘气。但最近几年,不管你开的是哪款本田,新势力电动车出来后,优势慢慢被磨平。有一次维修师傅小李跟我唠嗑,说现在纯电动平台比“油改电”靠谱多了。本田早期那些e:NS1、e:NP1,就是拿燃油底子硬塞块电池进去,他吐槽一句:“没专门为纯电设计,那动力响应、续航表现肯定打不过新势力。”
后来等他们终于推自家纯电平台车型,比如S7啥的,上来标价二十五六万,性价比真不咋地。我有个朋友试驾过,说空间一般般,中控屏幕反应慢半拍,对比同价位国产新能源简直落后一代人。“P7后来降到20以内还是没人买,”他补充,“智能化功能像是‘减配’一样。”微信群里有人调侃:合资品牌做纯电,要么配置拉满,要么价格打下来,否则很难让人掏钱。
说回燃油阵营,本以为混动技术还能扛一阵子。本田i-MMD混动系统确实省点儿,但市面上的插混和增程车型越来越卷,用车成本低,还有些国产品牌续航直接干到1000公里以上。这种情况下,再讲什么高保值率,也挡不住价格战带来的贬值速度。有师傅私下嘀咕:“以前二手雅阁三年只掉两成,现在跌得快,都怪厂家跟着一起拼低价。”
还有一点,以前大家买合资看重的是稳定可靠,但现在智能化配置越来越重要。本地销售小张悄悄告诉我:“客户进来看完日系再去对面看看国产新能源,同样的钱,人家给L2级辅助驾驶、大屏导航、语音控制,我们这边只能推荐经典款‘机械味’。”年轻用户要体验感和科技感,大叔阿姨图经济实惠,可惜两头都不好抓。
有意思的是,我认识一个老司机王哥,他15年的CR-V跑了17万公里,从没大修,就换过水泵皮带。他常说:“要不是想尝鲜新能源,我还真舍不得卖。”但他也承认,现在旧车出手价格压得厉害,新买的燃油SUV优惠幅度吓人,“谁还觉得保值率铁板钉钉?”
写着写着想起去年春节回老家,小舅家的思域钥匙摔坏了一次,他找镇上的锁匠配芯片折腾半天,总算搞定。锁匠叹气:“以后这些电子钥匙啊,全靠电脑编程咯!”如今时代变快,好些习惯真的留不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