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江淮/雷达混战:高端插混皮卡靠什么打开22万+新市场?

2025年的皮卡市场,插电混动车型成了不折不扣的“流量担当”。前7个月国内皮卡市场虽整体微降4.1%,但新能源皮卡渗透率已攀升至8%,其中插混车型贡献了主要增长动能,仅下半年就有江淮、雷达、长城、郑州日产等5款新品密集上市,市场呈现“油退电进”的鲜明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同期国产皮卡出口18.05万辆,同比增长27.6%,而插混皮卡凭借“油电双优”特性,正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长城/江淮/雷达混战:高端插混皮卡靠什么打开22万+新市场?-有驾

从市场表现看,这些新品上市即引发关注:江淮悍途PHEV上市首月订单破3000辆,郑州日产锋坦插混版预售一周订单超1500辆,长城山海炮Hi4-T更是跻身高端皮卡销量TOP3。笔者认为,插混皮卡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技术适配需求、政策红利释放和消费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彻底打破了皮卡“工具车”的单一认知。

插混皮卡能快速崛起,核心在于其技术特性精准匹配了皮卡用户“重载+长续航+低油耗”的核心诉求。与纯电皮卡相比,它解决了长途运输和充电不便的痛点;与燃油皮卡相比,又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这种“中间态”优势,让其在商用、家用、越野等多场景中实现全覆盖。

评价插混皮卡的核心指标,莫过于动力输出与能耗控制的平衡能力。这一点上,江淮悍途PHEV的表现颇具代表性。该车搭载行业首发的4DHT+解耦式电混系统,由2.0TGDI汽油机+双电机组成,全动力模式下最大功率385kW、峰值扭矩1000N·m,这样的参数足以支撑满载爬坡、重载运输等高强度场景。

长城/江淮/雷达混战:高端插混皮卡靠什么打开22万+新市场?-有驾

更关键的是能耗控制,其纯电模式可满足市区短途通勤,油电并驱模式下长途运输无续航焦虑,官方数据显示综合油耗较同级别燃油皮卡降低40%以上。笔者认为,这种“按需分配”的动力模式,精准击中了皮卡用户“既要多拉快跑,又要省钱省心”的痛点。从技术逻辑看,4DHT变速箱的解耦设计实现了油电高效协同,避免了传统混动系统的动力损耗,这也是当前插混皮卡的核心技术突破点。

如果说动力能耗是硬实力,那场景适配性就是插混皮卡的“破圈密码”。过去皮卡多作为商用工具,而现在插混车型通过配置升级,实现了“商用+家用+户外”的全域覆盖,雷达双车和长城山海炮Hi4-T就是典型案例。

雷达品牌推出的金刚EM-P和地平线EM-P,形成了“商用+乘用”的产品矩阵。金刚EM-P定价13.98万元,主打货运场景,货箱尺寸和承载能力优化后,满足个体商户的运输需求;地平线EM-P则增加了14.6英寸中控屏、银河OS车机系统和21kW外放电功能,露营时可带动烤箱、投影仪等设备,完美适配家庭户外场景。而长城山海炮Hi4-T更将场景延伸至高端越野,3.3吨拖挂资质、6kW外放电和密封货箱设计,让其既能拉房车越野,又能保障户外装备安全,22.88万元起的定价也打开了高端皮卡市场。

长城/江淮/雷达混战:高端插混皮卡靠什么打开22万+新市场?-有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场景化设计并非盲目堆砌配置。郑州日产Z9 GE PHEV搭载的科大讯飞语音助手,支持主副驾双音区控制,方便驾驶员在运输中快速操作;江淮悍途PHEV的分时四驱系统,针对工地、山区等复杂路况优化,这些设计都源于对用户实际需求的调研。

从行业发展来看,插混皮卡的爆发具有多重意义。对车企而言,它是皮卡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提质竞争”的关键抓手,江淮、长城等企业通过电混技术研发,打破了合资品牌在高端皮卡市场的垄断,郑州日产锋坦作为全球车型推出插混版,更体现了中国皮卡技术的国际化认可。

插混皮卡的普及推动了“皮卡进城”政策的落地。其低排放特性符合城市环保要求,而多场景适配能力让皮卡从生产工具转变为生活载体,既能服务于乡村振兴中的物资运输,也能满足城市家庭的户外消费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笔者认为,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完善和电池技术进步,插混皮卡的续航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放大,未来有望占据皮卡市场半壁江山。

长城/江淮/雷达混战:高端插混皮卡靠什么打开22万+新市场?-有驾

当然,市场发展仍需解决一些痛点,比如部分地区插混皮卡路权尚未明确,售后服务网络在三四线城市仍需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插混技术已为皮卡市场注入新动能。

如果您考虑购买皮卡,是更看重动力性能、续航能力还是场景配置?在您所在的地区,皮卡路权是否顺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皮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