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各种降价、优惠的消息满天飞,搞得人眼花缭乱。
以前咱们总觉得,买车要是图个省心耐用,那丰田绝对是闭着眼都能买的牌子,开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卖二手车的时候还能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说这是“保值神话”。
可现在,你要是还抱着这个老观念去买丰田,那可真得当心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花钱买了个不舒坦,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冤种”。
时代变了,咱们买车的思路也得跟着变,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好好聊聊为啥现在有些丰田车,真的不太建议大家入手了。
咱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家用车卡罗拉和雷凌说起吧。
很多人去店里看车,预算不多的话,销售很可能会推荐那个1.5升自然吸气的版本。
听起来排量不大,好像挺省油,价格也确实是最低的。
但这里面有个事儿,咱们得弄明白。
这台1.5升的三缸发动机,可以说并不是丰田真心实意为消费者打造的,它更像是一个为了完成任务而诞生的产品。
咱们国家有个“双积分”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为了环保,要求车企生产的车平均油耗要低,还要生产足够多的新能源车。
丰田旗下像汉兰达那样的大车卖得好,油耗高,积分压力就大。
为了平衡一下,就得造一些特别省油的车来拉低平均分,这台三缸发动机就是这么来的。
它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丰田在政策上过关,而不是让咱们消费者开得有多舒服。
三缸发动机天生就有一个解决不了的物理问题,就是抖动。
你想想,四缸发动机工作起来是两两对称,比较平稳,而三缸就像一个人三条腿走路,总会有点不协调。
丰田的工程师技术再好,也只能是尽力去抑制、去优化,让它在原地等红灯的时候不那么明显,可一旦车子跑起来,那种细微的、持续的震动感,跟四缸机一比,驾驶的品质感立马就下来了。
更关键的是,它真的省油吗?
在今天看来,这个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你看看咱们的国产品牌,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 DM-i,人家是插电混动,在市区里基本用电,安静又平顺,就算没电了用油跑,油耗也比这个三缸机要低得多,而且还能上绿牌,不受限行影响,购置税也免了。
这么一对比,那台三缸发动机除了价格便宜,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好,可能有人会说,三缸我不买,那我买丰田最引以为傲的混动,1.8升双擎总行了吧?
这可是丰田的看家本领。
这话放在几年前,一点没错。
但是,现在情况又有了新变化。
为了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现在的丰田混动车,在排气管里加装了一个叫做“颗粒捕捉器”的东西,英文简称GPF。
它的作用就像是给汽车尾气戴上了一个高精度的口罩,把那些有害的颗粒物拦下来。
这个初衷是好的,为了蓝天白云嘛。
但问题在于,这个“口罩”戴久了会堵。
要想让它恢复通畅,就需要一个“再生”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发动机产生的高温把拦截下来的颗粒物烧掉。
而产生高温的条件,通常是需要车辆高速行驶,让发动机转速拉高。
这就和咱们买混动车的初衷产生了矛盾。
绝大多数人买混动,不就是为了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图个低油耗吗?
天天在市区里堵车,车速提不起来,发动机要么不工作,要么就在低转速下运行,根本达不到让颗粒捕捉器“再生”的温度。
结果就是,这个“口罩”越堵越厉害,最后直接堵死了。
车子会怎么样呢?
仪表盘会亮起故障灯,你会感觉车子没劲,踩油门不走,而且油耗会莫名其妙地飙升,比纯油车还费油。
这时候你怎么办?
只能开回4S店,花个几百上千块钱,让师傅给你进行一次强制的清洁。
本来是想省心省钱,结果多出来一个需要定期伺候的“爷”,这不就本末倒置了吗?
说完了家轿,咱们再往上看看。
丰田可能觉得卡罗拉和凯美瑞之间价格差得有点大,市场有空白,于是就推出了亚洲狮和凌尚这两款车。
它们的定位叫做“A+级”,说白了就是把卡罗拉的底盘拉长一点,让后排空间大那么一丢丢,然后换个外壳,把价格定得比卡罗拉高,向B级车看齐。
这个想法在几年前可能还行得通,但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就显得特别尴尬了。
如今的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厉害,很多主流的B级车,比如丰田自家的凯美瑞、本田的雅阁,优惠完之后的价格,已经和亚洲狮、凌尚的指导价差不了多少了。
这就让消费者很为难了,花差不多的钱,我为什么不买一台空间更大、级别更高、开出去也更有面子的正经B级车,而去选一个本质上还是卡罗拉的“拉长版”呢?
市场的销量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亚洲狮和凌尚每个月的销量都非常惨淡,基本上就是在停产的边缘徘徊。
买这种销量极低的车,后续的麻烦可不少。
首先是维修保养,因为车卖得少,很多零配件4S店可能都没有现货,万一车子出了问题,修一次车可能要等上好久。
其次就是保值率,丰田的保值神话在这两款车上是完全不存在的,等你开几年想卖掉的时候,会发现二手车商要么使劲压价,要么干脆就不收,最后只能是砸在自己手里。
最后再聊聊SUV。
威飒和凌放这两款车,从设计的角度看,确实比RAV4荣放要显得更精致、更高级一些。
但从本质上看,它们就像是“精装修”版本的RAV4。
它们的核心三大件,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和RAV4是完全一样的,车内空间也没有明显增大。
可价格呢?
却要贵出好几万。
这就好比你买房子,同一个小区,同样的户型和面积,开发商只是给你换了更好看的壁纸和灯具,就要多收你几十万,这笔账算下来其实并不划算。
用买威飒的预算,稍微加一点点钱,可能就够得着更大一号的汉兰达的门槛了,那无论是在空间、口碑还是保值率上,都是全面领先的。
或者,我们换个思路,用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买一台顶配的RAV4荣放,各种配置都给你配齐了,剩下的钱干点什么不好呢?
所以,选择威飒和凌放的消费者,可能更多是追求那份与众不同的小众感。
但小众的代价,同样是未来可能遇到的维修不便和二手车出手困难的问题。
说到底,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还是得讲究个实在。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智能化、舒适性配置和动力性能上都已经做得非常出色,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时候,丰田如果还只是抱着过去的品牌光环,搞一些定位尴尬、技术更新缓慢的车型,那么所谓的“信仰”也就没那么值钱了。
买车是件大事,花的都是咱们自己的辛苦钱,多看多比,别让一些过时的观念,影响了我们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