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召回背后,藏着新能源巨头不敢明说的痛
我刚翻完比亚迪那十一万辆唐和元Pro的召回公告,发现个让人后背发凉的事实——新能源车企把车卖给你的时候,压根没打算管你十年后怎么活。
这次召回覆盖2015年到2022年的车,最老的唐已经跑了近十年。你猜官方解决方案是什么?2015款唐给驱动电机控制器更新软件,元Pro补密封胶。听起来挺负责是吧?但仔细想想,这些车最早一批都快报废了,现在才来补窟窿。有车主在论坛吐槽:“当年买唐的时候销售吹刀片电池能用二十年,现在连电路板都要靠软件打补丁。”
更绝的是元Pro的电池密封问题。生产线上的工人少打一道胶,消费者就要承担电池进水的风险。有维修师傅私下说,有些泡过水的电池包拆开来,线路板都长绿毛了。而比亚迪的补救措施是——免费打胶。要是电池已经进水?给你换新的。听起来很厚道,但有没有人算过,这些车在召回前已经顶着缺陷跑了多少公里?
我特别想问比亚迪一句话:你们每年研发投入上百亿,为什么连基础工艺都要消费者用生命安全来试错?看看召回时间线,2015年生产的车等到2025年才处理,这十年间有多少车主开着可能突然失速的车在高速上狂奔?
现在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在比谁跑得快,月销几十万的成绩单确实漂亮。但你们发现没有,车企的召回公告越来越像“售后服务升级通知”。今天给你OTA升级,明天给你加强密封,就是不肯承认当初出厂时就是半成品。有业内人士说得更直白:“现在造车就像搞内测,用户都是付费测试员。”
最该警惕的是,这种“先上市再修补”的思路正在成为行业潜规则。当年特斯拉被骂品控差,现在国产车学会了更聪明的玩法——用终身质保和免费召回包装质量缺陷。但消费者要的不是事后补救的诚意,而是出厂时就不用提心吊胆的产品。
那些还在吹捧比亚迪“负责任”的人醒醒吧。真正的负责任应该是在工厂里就把密封胶打够,而不是等车主反映电池进水才来补课。新能源车要想真正替代燃油车,先得学会对八年十年前卖出去的车负责。
现在去4S店维修的车主们,你们真的相信这波操作之后,手里的比亚迪还能再战十年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