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2周纯电车销量,星愿丢冠,ModelY第5,智界R7第34

纯电销量榜大洗牌! 海鸥登顶小米逆袭,Model Y跌出前三引热议

6.98万起的小车掀翻全场,21.59万的黑马杀出重围,特斯拉神话破灭?

4月第二周(4.7-4.13)纯电销量榜引爆车圈:比亚迪海鸥以8095辆逆袭夺冠,6.88万起步的吉利星愿退居第二,五菱宏光MINIEV守住第三。 最劲爆的是深陷舆论漩涡的小米SU7,价格站稳21.59万高位,销量却逆势暴涨23%冲上第四,而特斯拉Model Y暴跌至第五名仅售3912辆,昔日王者光环尽失。

4月第2周纯电车销量,星愿丢冠,ModelY第5,智界R7第34-有驾

比亚迪海鸥(6.98万起)与吉利星愿(6.88万起)的缠斗堪称惨烈。 前者凭借刀片电池技术和单周8095辆的爆发力重夺王座,后者则以7683辆咬住不放。 五菱宏光MINIEV(3.28万起)靠极致性价比守擂成功,但周销6747辆的数据背后,是价格门槛不断下探的无奈——这已是微型车市场连续三个月出现「万元降幅」。

小米SU7上演绝地反击,在「刹车门」「自燃门」等负面热搜围攻下,周销量逆势增长23%达到6287辆,21.59万的起售价硬是比Model Y便宜近5万。 反观特斯拉双雄集体哑火:Model Y周销3912辆排名第五,Model 3更是滑落至23名仅售1426辆。 有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工厂产能转向Robotaxi项目,现有库存优先供应海外市场」。

4月第2周纯电车销量,星愿丢冠,ModelY第5,智界R7第34-有驾

当榜单前二十名出现深蓝S05(7663辆)、小鹏P7+(9202辆)等新势力车型时,传统豪强集体隐身。 蔚来ET5勉强挤进前二十,智界R7(900辆)直接掉到34名,极氪7X、AION RT等车型在30名开外挣扎。 更尴尬的是汉EV(10444辆)这类曾经的顶流,如今周销量不足巅峰期四分之一。

1. 技术普惠改写游戏规则

海鸥搭载的刀片电池、星愿标配的Tai-Link智驾系统、小米SU7的超级电机,这些曾属于高端车的技术正在下放。 当6万级小车都能做到300km真实续航,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毕竟谁愿意为「品牌溢价」多掏5万?

4月第2周纯电车销量,星愿丢冠,ModelY第5,智界R7第34-有驾

2. 政策红利催生新战场

全国334.1万辆以旧换新补贴,叠加新国标清库存压力,直接点燃价格战。 五菱缤果(1.41万辆)、元UP(1.63万辆)等车型疯狂促销,甚至出现「买车送全年充电卡」的奇观。 有销售直言:「现在卖车像卖白菜,不求利润只求冲量」。

3. 口碑反噬敲响警钟

特斯拉的暴跌绝非偶然。 Model Y周销环比暴跌82%,与其说是产能调整,不如说是「自动驾驶事故」「频繁降价伤老车主」等负面累积的爆发。 反观小米SU7,虽然深陷舆论危机,但「30天无理由退车」「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等兜底政策稳住了基本盘。

电车江湖没有永远的王者

4月第2周纯电车销量,星愿丢冠,ModelY第5,智界R7第34-有驾

这场洗牌暴露了残酷现实:当技术壁垒被打破,品牌光环正在快速褪色。 海鸥用6万价格证明「小车也能玩科技」,小米用21万定价打破「新势力必死」魔咒,而特斯拉的跌落神坛警示所有人——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迟早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当比亚迪狂卖4.5万辆蝉联周冠,当吉利银河靠7万级星愿杀进前三,当五菱把微型车价格打到3万底线,这场厮杀早已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是全产业链的生死时速。 那些还在死磕「高端故事」的车企,是时候看看榜单前十里清一色的「实用主义战士」了。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花21万买小米SU7的人是真头铁,还是看透了电车市场的生存法则?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拍砖!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