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秒破百只是开胃菜?这台25万的国产车,让特斯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沉默了30分钟

3.49秒破百只是开胃菜?这台25万的国产车,让特斯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沉默了30分钟

上周在京沪高速某服务区充电,旁边停着台Model 3 Performance。车主斜靠着充电桩刷手机,我这边插上枪不到十分钟,续航表显示跳了快300公里。那哥们儿抬头看了眼我的车标,又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充电进度条,点了根烟没说话。

这场景其实挺有意思。前些年咱们聊电动车,总绕不开那几个进口牌子。现在路上跑的这些国产货,账面数据写得再漂亮,真拉出来溜溜才知道成色。就拿加速这事儿来说,破4秒的车现在遍地都是,但高速上120往上再踩一脚,能持续输出不掉链子的,真没几台。

3.49秒破百只是开胃菜?这台25万的国产车,让特斯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沉默了30分钟-有驾

前阵子试了款双电机的轿车,四驱系统调校得还算地道。超车那一下挺爽快,大概比我之前开的2.0T响应快了三四成的样子。关键是后段加速不疲软,这点在高速并线时候特别明显。电机扭矩特性摆在那儿,物理优势用好了确实省心。

充电焦虑这事儿,说实话现在没前两年那么夸张了。有些车搞了高压平台,理论上十来分钟能补个两三百公里续航。实际体验下来,得看充电桩功率和电池温度,冬天或者电量太低的时候,这个速度会打折扣。不过话说回来,长途跑一趟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点吃的,十几分钟也就过去了。

倒是智驾这块儿,现在各家都在往下压价格门槛。以前得三四十万的车才有的激光雷达配置,现在二十来万也能见到。城区那套无图导航辅助,复杂路口表现确实比前两年强了不少。暴雨天试过一次,车道线都快看不清了,系统还能稳住方向盘,这种场景下人的信心会足一些。当然,该接管还得接管,别太依赖机器。

MPV这个品类最近挺热闹。以前五十万买台商务车,基本就认准那几个进口牌子。现在国产也有能打的了,后排那套座椅调节按摩功能,配上几块大屏幕,接待客户或者家用长途都够格。混动版本跑长途省心,纯电版本市区通勤安静。有朋友买了台搭激光雷达的版本,说是城里堵车路段开自动驾驶,比自己踩刹车油门轻松太多。

3.49秒破百只是开胃菜?这台25万的国产车,让特斯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沉默了30分钟-有驾

十来万的电混SUV其实是个好赛道。纯电续航两百公里出头,市区代步基本不烧油,周末出趟远门也不用担心找桩。那个亏电油耗数据,实测下来确实能控制在四五升左右,比同级别燃油车省不少钱。空间做得也还行,后排放倒能塞下冲浪板露营装备,年轻人喜欢这种灵活性。

微型电动车这两年开始堆配置了。七万块的小车装上高速辅助驾驶,这事儿放以前想都不敢想。续航四百公里够用了,城市通勤一周充一次电。有些车主反馈说,语音控制挺好使,开车时候动动嘴就能调空调导航,比伸手按屏幕安全。

跑车这块儿,自主品牌算是补了个空白。四十多万的价位,三秒破百的加速,配合那套快充系统,玩性能的年轻人多了个选择。赛道圈速数据我没去验证过,但从电机功率扭矩参数看,理论上确实能跑出成绩来。碳纤维车身轻量化做得到位的话,操控应该不会太肉。

3.49秒破百只是开胃菜?这台25万的国产车,让特斯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沉默了30分钟-有驾

改装车市场也在起来。十二三万买台方盒子造型的SUV,原厂就给你准备好各种套件选项,宽体轮眉战斗前杠随便搞。这种玩法以前得花大几万去外面改,现在原厂质保还在,省心很多。越野通过性提升个三成,周末去野地撒欢够用了。

家用车的情绪灯语设计挺有意思。车内摄像头读取表情然后调整氛围灯,听着挺科幻,实际体验下来确实能感知到一些变化。疲劳驾驶的时候灯光会变柔和,这种细节上的用心,或许就是所谓的情绪价值吧。

市场这两年变化挺快。以前看车主要看三大件可靠性,现在得加上智驾能力、补能速度、座舱体验一堆东西。价格下探速度也很猛,去年三十万的配置,今年二十万就能拿下。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选择多了,厂家也得拿出点真本事才能站住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