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暴跌,比亚迪慌了,新能源车市新老大要上位?

最近这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这块,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了,变化快得就像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

咱们老百姓买车,以前总听人说“蔚小理”怎么怎么样,特别是理想汽车,靠着那几款大空间、带个小油箱能发电的增程式SUV,成了好多家庭的首选,销量一直红红火火。

可谁能想到,就在刚过去的8月份,理想汽车的销量一下子就掉得厉害,一个月卖了还不到三万辆,具体数字是两万七千多台,这个成绩不仅让它在“蔚小理”里排到了最后,跟去年同期比,更是直接少卖了一半多。

理想暴跌,比亚迪慌了,新能源车市新老大要上位?-有驾

这可不是个小波动,简直就是一次大跳水,让所有关注这个市场的人都捏了一把汗,这到底是怎么了?

咱们先来仔细看看理想汽车这边。

理想的这次销量下滑,其实背后有好几个原因。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它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个个都学到了它的精髓。

想当初,理想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组合,再加上增程式技术解决了大家的续航焦虑,可以说是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里,自己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那个时候,买三十多万的家用SUV,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理想L系列。

但是,市场是不会给你永远安逸的。

你这套打法既然这么成功,那别人肯定会学。

你看现在,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新款车型从产品定位到价格,几乎就是照着理想来的,而且还多了华为强大的智能驾驶和鸿蒙系统的加持,吸引力非常强。

还有像零跑汽车,直接走起了极致性价比的路线,用更低的价格,提供和理想差不多的空间和配置,让很多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动了心。

这么一来,原本属于理想的客户就被分流走了。

理想的L系列车型已经上市销售了不短的时间,在设计和技术上没有做出大的更新,消费者看多了,新鲜感自然也就下降了。

更关键的是,理想自己也想突破,不想只靠增程式一条腿走路,于是就花了大力气去研发纯电动车。

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那款旗舰MPV,理想MEGA,就是他们冲击高端纯电市场的希望。

发布之前,宣传造势做得很大,号称是“公路高铁”,大家都非常期待。

可结果呢,上市之后先是它那个独特的外形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紧接着又因为一些网络上的碰撞测试视频,让大家对它的安全性产生了疑问。

这么一折腾,本想用来提升品牌形象、打开新局面的高端车型,反而成了个烫手山芋,最后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处理,对品牌的伤害不小。

这一步棋没走好,让理想陷入了增程车市场被围攻、纯电车市场又没打开局面的尴尬境地,销量下滑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理想暴跌,比亚迪慌了,新能源车市新老大要上位?-有驾

说完了理想,咱们再来看看现在市场上的老大哥——比亚迪。

从数据上看,比亚迪8月份卖了三十七万多辆车,这个数字依然是遥遥领先,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

但是,我们不能只看这个总量,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比亚迪的日子也并非高枕无忧。

首先,它的销量增长速度明显慢下来了,甚至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环比下降。

这说明市场给它的压力越来越大,它不可能像前两年那样轻松地高速增长了。

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呢?

主要就是像吉利、奇瑞这些咱们非常熟悉的传统车企。

就拿吉利来说,它现在的新能源产品线非常齐全,从低到高有好几个品牌在同时发力。

比如吉利银河系列,最近几个月卖得特别火,8月份整个吉利系的新能源车销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一万辆,追赶的势头非常猛。

而且吉利的策略很有针对性,你看比亚迪卖得最好的车型是哪些,吉利就会推出相对应的竞品。

比亚迪有海鸥,吉利就推出了星愿;比亚迪的销量支柱是宋系列,吉利就拿星舰7来竞争。

这种贴身紧逼的打法,让比亚迪在最核心的十到二十万价格区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外部竞争,比亚迪自身也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品牌如何向上走。

比亚迪也知道,光靠卖十几万的车,利润空间有限,品牌形象也难以提升。

所以它推出了腾势、仰望和方程豹这几个高端品牌,希望能打开局面。

但从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算特别理想。

腾势品牌里,除了MPV车型D9卖得还不错,其他的车型都没能成为爆款。

仰望U8虽然技术很先进,但上百万的价格决定了它只能是极少数人的选择,更多是用来展示技术实力。

理想暴跌,比亚迪慌了,新能源车市新老大要上位?-有驾

而方程豹品牌,上市没多久也面临着不小的市场压力。

这说明,在大部分消费者心里,比亚迪依然是一个主打亲民和性价比的品牌,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花更多的钱去买一辆比亚迪旗下的高端车,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建立信任。

如果高端市场迟迟打不开,光靠中低端市场和对手拼价格,长久下去,领先的优势也可能会被逐渐蚕食。

就在理想和比亚迪感到压力的时候,另外一些品牌却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活得越来越明白了。

最典型的就是零跑汽车,它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在现在这个大家都捂紧口袋、理性消费的大环境下,零跑的策略非常奏效。

它不讲太多花哨的故事,就是实实在在地给你更多的配置、更大的空间,然后定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

结果就是,它的销量稳步上升,8月份已经突破了五万辆,更难得的是,在价格战打得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它居然还实现了盈利。

这说明,只要产品真的有诚意,价格真的有优势,老百姓是愿意买单的。

还有蔚来汽车,这个以前一直走高端路线、服务特别好的品牌,现在也开始变得更加务实。

它推出了一个新的子品牌叫乐道,主打二十多万的主流市场,第一款车就是冲着特斯拉Model Y去的。

这个转变非常明智,既能保住蔚来主品牌的高端形象,又能通过乐道去争取更广大的消费群体。

这个策略一出,市场的反响很不错,也带动了蔚来整体销量的回升,8月份重新站上了三万辆的台阶。

就连之前一直比较挣扎的小鹏汽车,也凭借十万出头的MONA M03这款新车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信心都回来了。

这些现象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市场趋势:那就是咱们老百姓买车越来越理性了,不再轻易地为一些虚无的品牌光环或者过度包装的概念买单,大家更看重的是这辆车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它的配置、空间、安全性、用车成本是不是真的划算。

所以,现在车企想要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就不能再端着架子了。

要么就像吉利那样,布局非常全面,从几万块的入门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车全都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要么就像零跑那样,认准一个方向,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对于曾经的领先者理想和比亚迪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市场的牌桌正在重新洗牌,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未来,如果不能尽快调整策略,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新产品来应对挑战,那么今天的位置,明天就可能被更努力、更懂得市场的对手所取代。

毕竟,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没有谁能永远躺在功劳簿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